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刘智鹏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劉智鵬
Remove ads

刘智鹏BBSJP(英语:Lau Chi-pang,1960年),现任香港立法会议员(选举委员会)、岭南大学协理副校长(学术及对外关系),以及华南及香港历史研究所主任和历史系教授,从教数十年,主要研究方向是香港历史。2020年10月获颁铜紫荆星章[3]

事实速览 香港立法会议员, 选区 ...
Remove ads

生平

刘智鹏祖籍广东揭阳,于香港出生和长大,就读新法书院[1],在校时一度无心向学[1],读至高中时才开始发奋读书[1]。后来他于香港大学中文系取得学士(1984年,因受日本文化吸引而副修日语[1])和硕士学位(1987年)后,及后于香港树仁书院任职老师,教授中文,英文。于2000年赴美国华盛顿大学历史系修读博士,回港后任教于岭南大学,及后曾任屯门区议会委任议员,2011年7月起曾出任屯门区议会副主席。2016年5月被委任保育历史建筑咨询委员会主席[4]

2019年7月27日下午,身为岭南大学协理副校长的刘智鹏陪同校长郑国汉、副校长莫家豪等到元朗区视察市民参与“光复元朗”游行的情况,沿途受到市民欢迎[5]

个人言论

皇后码头于2008年拆迁时,刘智鹏在电台说:“中环码头多,不需要加插一个规模小的码头,皇后码头不如重置于大屿山美利楼由中环迁去赤柱,是‘成功例子’。”此言引起社会反响,其言论亦于社交网络广传。

在2014年雨伞运动前后,猛烈批评参与者分裂祖国不切实际[6],被网民质疑为“梁粉学者”。

司法参与

刘智鹏曾于香港国安法首案唐英杰案中为控方作专家证人,其专家报告以中国古代例子诠释“分裂”、“破坏”这些字眼的意思;解释“光复香港,时代革命”标语以及当中字词的起源与意思;并解释“光时”怎样带有政治意图[7]。刘智鹏在庭上解释“光时”口号“意指港府是被敌人(中国政权)操控的政府,并从当权者手上夺回香港政权”。他称,“光复”意思是取回或恢复失去的国土、政权等;“革命”指推翻政府并取而代之。又引用2016年梁天琦例子,指口号“可解读成鼓吹港独[8]

著作

Remove ads

参考资料

外部链接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