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北大西洋公约组织

国际军事联盟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北大西洋公约组织
Remove ads

北大西洋公约组织(英语:North Atlantic Treaty Organization,缩写为NATO;法语:Organisation du Traité de l'Atlantique Nord,缩写为OTAN),简称北约组织北约,是欧洲北美洲国家为实现防卫合作而建立的国际组织,其成员国拥有大量核武器、常规部队,是西方世界重要的军事同盟。北约为二战后西方阵营在军事上实现战略同盟的标志,亦是马歇尔计划在军事领域的延伸、发展,是以美国英国法国为首的欧洲防务体系。1949年3月18日,美国、英国、法国针对以苏联东方集团,公开建立北大西洋公约组织,各创始成员国于同年4月4日于美国华盛顿特区签署《北大西洋公约》,宣告组织正式成立,而后者于1955年成立华沙条约组织与其抗衡。1990年代华约解散、苏联解体后,北约成为联合国打击国际性恐怖组织的主力之一和地区性防卫协作的组织。北约的最高决策机构是北约理事会。理事会由成员国国家元首及政府高层、外交部部长国防部部长组成。总部设在比利时首都布鲁塞尔。最新成员瑞典于2024年3月7日所加入,至此北约总共由跨域欧洲和北美洲的32个国家组成。[3]

事实速览 北大西洋公约组织North Atlantic Treaty Organization(英文)Organisation du Traité de l'Atlantique Nord(法文), 总部 ...
Remove ads

北约军事开支占世界国防开支的70%以上[4],成员一致认为,到2024年要达到或维持至少占GDP2%的国防开支目标。[5]根据《北大西洋公约第5条》之规定,一旦确认其任一成员受到攻击,则视为针对全体成员之攻击,其他成员需作出即时反应。该条款一般被解读为各国部队将自动参战,并不再需要各国政府授权参战,即集体自卫权。该条款于九一一事件期间被首次激活[6]

北约曾协助反海盗行动,在联合国要求下打击亚丁湾非洲之角印度洋海盗[7],并在2011年根据联合国安理会1973号决议将利比亚上空设为禁飞区

Remove ads

组织

该组织的主要机构为北大西洋理事会(部长理事会)、防务计划委员会、计划与分析委员会、常任代表理事会、国际秘书处和军事委员会。北大西洋理事会为北约的主要决策机构,它经常举行大使级的会晤,每年至少举行两次外长级会晤,必要时举行元首会议。军事委员会为北约最高军事指挥机构,下辖欧洲盟军最高司令部美国加拿大区域联合防空计划小组等,军委会每年开会两至三次,负责就北约防务问题向部长理事会和防务计划委员会提出建议,其主席由军委会成员选定,任期两到三年。除法国西班牙冰岛外,所有成员都指派一些本国军队由北约统一指挥。1991年12月,北约设立了北大西洋合作委员会,作为同它原来的东欧集团对手中的国家进行对话的一个论坛。

北约成立以来的主要活动是通过部长理事会和防务计划委员会就高级国际重大政治问题密切磋商、协调立场;在军事方面研究和制定统一战略和行动计划;每年举行各种军事演习。

Remove ads

历代领袖

秘书长

更多信息 编号, 姓名 ...

副秘书长[10]

更多信息 编号, 姓名 ...
Remove ads

起源

Thumb
1949年北约在美国华盛顿签署协议成立
Thumb
1960年在中欧前线的德国联邦国防军

1949年4月4日,美国加拿大比利时法国卢森堡荷兰英国丹麦挪威冰岛葡萄牙意大利在美国华盛顿特区签署北大西洋公约,决定成立北大西洋公约组织,同年8月24日各方完成批准手续,北约正式成立。希腊土耳其于1952年2月18日、西德于1955年5月6日、西班牙于1982年5月30日正式加入。

发展

二十世纪末期

1990年代,随着华沙公约组织解散和苏联解体,欧洲的政治和安全角势发生很大变化,北约面对的议题从过去的军事威胁扩散到全球恐怖主义能源安全全球暖化疾病网络攻击大规模杀伤力武器扩散等各种问题上。

北大西洋合作委员会

1991年12月,北约首创成立由北约国家、前华约国家、独联体波罗的海三国组成的北大西洋合作委员会。1994年1月在布鲁塞尔举行的首脑会议一致通过了同中欧东欧国家和俄罗斯建立和平伙伴关系的方案。

欧洲北大西洋伙伴关系委员会

1997年5月,为把北约与伙伴的政治军事合作提高到一个新水准,加强欧洲和大西洋地区的安全与稳定,北约国家与伙伴国家外长共同决定成立欧洲北大西洋伙伴关系委员会。该组织的宗旨是缔约方实行集体防御,任何缔约方同他国发生战争时,必须给予援助,包括使用武力。华约解散后,北约增加其使命,如维持和平和通过对话促进地区稳定等。

第一轮新成员加入

1999年接纳波兰匈牙利捷克为北约新成员。

二十一世纪

Thumb
2004年北约首脑会议

九一一恐怖袭击

北约于2001年10月4日第一次引用北约宪章第五条,认为九一一袭击事件应视为对全体成员的攻击。2003年8月,北约进入阿富汗,开始了欧洲境外首次军事行动。北约亦参与伊拉克的军警培训工作。

第二轮新成员加入

2002年11月21日布拉格召开的北约高峰会议,接受了第二波的申请,2004年正式接纳爱沙尼亚拉脱维亚立陶宛罗马尼亚保加利亚斯洛伐克斯洛文尼亚

第三轮新成员加入

2009年4月1日阿尔巴尼亚克罗地亚加入北约。

东欧导弹拦截系统

就北约计划在波兰捷克建立导弹拦截系统,俄罗斯称这样部署可能导致新一轮的军备竞赛。2009年9月17日,美国总统奥巴马宣布不再继续运行部署在波兰和捷克的远程导弹拦截系统,转而部署由拦截对短程和中程导弹使用的神盾战斗系统代替,北约秘书长呼吁,明确北约和俄罗斯的导弹防御系统合作。

第四轮新成员加入

2017年黑山加入北约;2020年北马其顿加入北约。

第五轮新成员加入

2014年克里米亚俄罗斯并吞以后,芬兰瑞典开始考虑是否寻求加入北约。芬兰政府谈论就加入北约展开“公开讨论”。

2022年5月,由于俄罗斯入侵乌克兰,促使本来加入意愿不高的芬兰瑞典决定申请加入北约,并于9月获得土耳其匈牙利除外的所有成员国批准加入法案。 2023年3月27日,匈牙利议会通过批准芬兰加入北约,3月30日土耳其议会通过相关法案。最终芬兰于4月4日正式加入,成为北约第31个成员。 2024年1月23日,土耳其议会通过批准瑞典加入北约,而匈牙利议会2月26日通过相关法案。最终瑞典于3月7日正式加入,成为北约第32个成员。

批评

  • 法国总统马克龙2019年11月7日提出“北约正在脑死”,认为已经没有太多功能,有些意图但由于内部分裂也没有可行性,发言后多国政要表示反对,并表示马克龙发言有点过度,[11]但三日后美媒曝光称多名欧洲官员私下或公开同意马克龙的说法。卢森堡外长让·阿塞尔博恩公开支持马克龙说法并告诉德国《明镜周刊》马克龙说的95%都是对的,美国基本利用北约攫取自身利益,土耳其这几年也比照办理,其他定期交钱的成员却基本被放置一旁无人闻问。[12]
  • 德国议员、左翼党议院外事务代表亚历山大·诺伊表示,美国土耳其是“北约的掘墓人”将这组织完全当成自身利益背书机器,[11]欧洲没理由继续维持这种无利益组织。
  • 美国总统特朗普批评“美国花了太多钱保护欧洲盟友”观点,正被越来越多的美国国会议员所支持,他要求北约成员提高开支,并在2019北约领导人会议上暗示可能离开北约。[13]直到一些国家提高了向美买武器的预算后才暂时搁置,法国媒体表示美国此后这种“勒索”将成常态。
  • 土耳其2018年起与西方交恶后决定购买俄国S-400导弹,2019年4月17日土耳其总统发言人易卜拉欣·卡林强势表示北约有若干国家一直威胁不准买俄军武器否则将土除名,土方不会理会这种干预内政的言论,S-400导弹购买计划将持续进行。[14]有军事分析家认为基本上是欧美更需要土耳其在中东的位置,否则北约在中东毫无角色,因此这种威胁只是外交辞令没有实行可能[15]。2021年10月,土耳其被踢出美国主导的F-35战斗机生产项目[16]

战争

巴尔干内战

冷战后北约的第一个军事行动是于1993年6月至1999年4月期间介入前南斯拉夫的内战。

阿富汗战争(2001年-2021年)

9月11日在美国发生的袭击导致北约在该组织的历史上首次援引《北大西洋公约》第5条。该条规定,对任何成员的攻击应被视为对所有人的攻击。2001年10月4日,当北约确定这些攻击确实符合北大西洋公约的条款时,该调用得到确认[17]。北约针对袭击事件采取的八项官方行动包括“雄鹰行动”和“积极奋进行动英语Operation Active Endeavour”,这是一项在地中海开展的海军行动,旨在防止恐怖分子或大规模杀伤性武器的移动,并加强航运的总体安全 ,从2001年10月4日开始[18]

2021年4月14日,北约秘书长延斯·斯托尔滕贝格表示,该联盟已同意在5月1日之前开始从阿富汗撤军[19]

利比亚革命

2011年3月27日,北约决定全面接管联合国安理会决议授权的所有针对利比亚的军事行动。

成员

更多信息 北约欧洲伙伴地图, 北约全球伙伴地图 ...
Thumb
一个北约雷达站系统
Thumb
北约欧洲发展图
Thumb
截至2024年3月欧洲各国拥有成员身份的地图:
  仅拥有欧盟成员身份
  仅拥有北约成员身份
  同时拥有欧盟与北约成员身份

创立组织成员(1949年)

冷战期间加入

俄罗斯入侵乌克兰后

潜在成员

成员国行动计划

  •  波黑(2018年12月5日)

机会增强伙伴计划

独立伙伴行动计划

其他

2022年6月,南韩计划在北约总部布鲁塞尔设立驻北约代表处[27]

2023年6月,北约计划在日本东京设立驻东京办事处[28]

军事支出

更多信息 成员, 人口[注 2] ...

相关争议

2019年11月28日,北约宣布同意降低美国的分摊费用。预算新规定已于2021年生效,美、德各负担北约预算的16%,过去美国分摊占比为22%,北约每年预算约25亿美元。另外,成员国也同意在2024年达到军事支出占国内生产毛额(GDP)2%的标准,至2019年时,32个成员国中仅6国达到该目标[32]

注释

参考文献

参见

外部链接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