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国立美术陈列馆旧址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国立美术陈列馆旧址
Remove ads

国立美术陈列馆旧址位于江苏省南京市玄武区长江路,是中国近现代第一座国家级的美术馆——国立美术陈列馆所在,由奚福泉主持设计[1],现为江苏省美术馆陈列馆,又称老馆[2]

事实速览 国立美术陈列馆旧址,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 ...

与西侧的国民大会堂(今人民大会堂)为同一时间所建[1]

历史

1930年代,中国社会舆论要求建立一座国家级美术馆。1935年3月7日,中国国民党第四届中央执行委员会第161次中央常务会议,通过六项决议要案,第一项决议要案决定“设立国立戏剧音乐院及美术陈列馆”,以于右任孔祥熙等19人为筹备委员。指拔建筑费20万元。3月11日,在香铺营公余联欢社举行国立美术陈列馆、戏剧音乐院第一次筹备会议。7月,在国府路(今长江路)石板桥购妥场馆用地,计10.78[3]:16—17

1935年8月27日,经过一个月的评选讨论后,美术陈列馆、戏剧音乐院设计方案揭晓。奚福泉获得一等奖,关颂声赵深张家德张至刚王华彬苏复轩依次获得第二至六等奖。以奚福泉方案和其它方案的优点,经综合修改确定最终的设计方案。9月5日,中国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常务委员会第473次会议,决定戏剧音乐院同时作为国民大会临时会场[3]:17—18

1935年10月至11月间,筹备委员会进行建筑招标,六家投标建筑公司中,陆根记营造厂中标。11月30日上午11时,在国府路(今长江路)石板桥举行奠基典礼,由司法部长居正主持仪式。原计划国立美术陈列院应在1936年4月竣工,戏剧音乐院在1936年9月竣工。因各种原因,国立美术陈列馆推迟至1936年8月底竣工,工程费用为大洋11万元。国民大会堂于9月竣工。11月12日,国民政府主席林森带领吴稚晖冯玉祥等人,以及三百余名各界代表,进行两处场馆的工程验收[3]:18

1936年12月27日,中华民国教育部发布“第二次全国美术展览筹备委员会组织大纲”。1937年1月10日,第二次全国美术展览筹备委员会正式成立。名誉会长林森,名誉副会长蒋中正蔡元培。会长为教育部部长王世杰,副会长为教育部次长段锡朋钱昌照。主任委员为张道藩,别聘请46名全国一流画家和学者为审查委员。筹备委员会先后召开十次筹委会。在征集5545件作品中,选出书法国画、古书画、西画雕塑等1913件展出。4月1日,正式举办“中华民国教育部第二次全国美术展览”[4]:64—65,并正式追称1929年在上海谱育堂举办的美展为第一次全国美术展览[5]。展览原定于4月20日结束,后因中途列换第二期入选作品,延长至23日结束。因全国第二次美术展览的成功,结束后的第三日,中华民国教育部决定:“全国美展以后间年举行一次”。5月20日,举行全国首次手工艺品展览。6月20日闭幕,日平均参观人数二千余人,共计不下十余万人次[4]:65。12月13日南京沦陷后,一切美术活动停止。至1949年政权更迭,“中华民国教育部第二次全国美术展览”是国立美术陈列馆唯一举办的美术展览[5]

1937年12月13日南京沦陷时,国立美术陈列馆的院墙、馆前园林被日军炸毁[3]:19,主体建筑幸免于难。1940年汪精卫国民政府成立之前,国立美术陈列馆曾移作他用。汪伪时期,国立美术陈列馆是否物归原用,有待考证[4]:65

1945年8月日本投降。1946年5月5日,国民政府陪都重庆还都南京。国立美术陈列馆先被立法院占用,后移交国民参政会秘书处。制宪行宪国民大会期间,国立美术陈列馆作为大会附属建筑使用。1949年4月,中国共产党取得渡江战役胜利,在南京城设立中国人民解放军南京市军事管制委员会,接管国立美术陈列馆[4]:65

1954年,江苏省文物局收回做为图书馆书库的国立美术陈列馆旧址,筹备江苏省民间工艺美术陈列室[6]。10月1日,对外开放。1956年6月,江苏省人民政府成立江苏省美术陈列馆筹备处。1960年9月,江苏省美术陈列馆正式更名为江苏省美术馆[5],成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个省级美术馆[7]

2008年,江苏省美术馆兴建新馆舍后,又称老馆[2]。2011年12月,以国立美术陈列馆旧址之名,列入第七批江苏省文物保护单位。总序号:769,分类号:Ⅴ—8,时代为民国[8]。2013年,国立美术陈列馆旧址进行内部设施修缮、改造,以及使用功能调整完善工程。2016年,完成改造提升工程。2017年1月20日起,重新对公众开放[2]

2018年11月,国立美术陈列馆旧址入选“第三批中国20世纪建筑遗产项目[1]。2019年10月,以国立美术陈列馆旧址之名,列入第八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Remove ads

建筑

国立美术陈列馆旧址坐北朝南,主楼立面为“山”字形。主楼主体为四层楼房,两翼为左右对称的三层楼房[1]。占地面积约4165平方米,建筑面积为1326平方米[3]:18。建筑整体为现代主义风格,造型类似奚福泉设计的上海浦东同乡会大厦。建筑的四个面上开设大片规整对齐的横向长窗。用中国传统建筑元素对建筑立面的多个局部进行点缀。场地采用围合的形式,“塑造中国传统院落的空间感”[9]:103。由国民政府主席林森题写“国立美术陈列馆”七个楷体字[3]:18

1936年建成后,为满足建筑疏散和增加的使用功能需求,建筑有多次改扩建。建筑两翼部分为后期扩建,主要包含两侧凸出的体块和东西两边的楼梯间,以及东北角的电梯间。有研究者指,建筑北立面上的两部室外楼梯应是后期加建,时间早于两翼部分[9]:103

注释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