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基孔肯雅症

病毒性疾病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基孔肯雅熱
Remove ads

基孔肯雅症[9][10][11][12](英语:Chikungunya[1][2],中国大陆、香港、澳门作基孔肯雅热[7][8],台湾作屈公病[13],也作基孔肯亚热[14]奇昆古尼亚热[15]等)是一种病毒性疾病,以狒狒为动物宿主,其病原体披膜病毒科甲病毒属的基孔肯雅症病毒(Alphavirus chikungunya[16],CHIKV),可引起发热周期呈双峰型)、皮疹和多发性关节炎等临床表现[4]。主要流行于非洲印度菲律宾等部分亚洲国家[5]

事实速览 基孔肯雅症, 症状 ...
事实速览 基孔肯雅症病毒, 科学分类 ...

此病首先于1952年在坦桑尼亚发现[5],其名源自马孔德语英语Makonde language,意为“痛得将身体弯起来”[5][17][18]。一般于感染病原体后2-12天内会出现症状[5]。其他症状可能包括头痛、肌肉痛、关节肿胀及红疹,还有眼部炎症,恶心以及呕吐。大部分人的病情在一周后会好转,偶尔关节疼痛会持续到几个月。此病的致死率约为0.1%[6],非常年幼、年长或是有其他健康问题的人有引发其他严重疾病的风险[4]

基孔肯雅症病毒会透过白纹伊蚊埃及伊蚊传播[5],牠们主要是在白天出没寻找猎物叮咬[17]。病毒的自然宿主包括有鸟类及啮齿目[5]。此病的诊断方式可以借由检查血液,看是否有病毒的RNA或是对抗病毒的抗体[5],但其症状有可能会和骨痛热症兹卡热混淆[5]。一般认为大部分患者经历一次基孔肯雅症毒感染后就会免疫[4]

预防此病的最佳方式是蚊虫防制英语mosquito control,并且避免在流行基孔肯雅症的地区被蚊子叮咬[6]。减少蚊子接触水的可能性,并且使用防蚊液或是蚊帐对于防叮可能会有帮助。截至2025年,已有两款基孔肯雅症疫苗在部分国家获批使用,但暂时没有特异性的抗病毒治疗方法[5]。建议的治疗方式包括休息、补充流体、以及用药物来改善发烧及关节痛的情形[5][4]

基孔肯雅症通常出现在非洲亚洲,但在2000年代也曾经在欧洲美洲暴发[5]。2014年基孔肯雅症即有超过一百万宗疑似病例,美国本土佛罗里达州在同年也曾出现过病患,不过在2016年时美国本土已未出现本地感染的病例[19][20]。2025年初,基孔肯雅症在留尼汪岛再次爆发疫情[注 1][21],蔓延至南美洲、欧洲和南亚东南亚国家[22][23](全球病例主要分布于巴西玻利维亚阿根廷等国;印度洋法属留尼汪岛、马约特岛、毛里求斯等地疫情蔓延至亚洲印度2025年截至7月逾三万例病例[24]),近似于2004至2005年期间在印度洋区域国家的病例爆发,2025年7月初开始,此病在中国大陆佛山市顺德区引起该市数千人确诊[25],但据称其中有 95% 的患者症状轻微[26]

Remove ads

传播

此病主要通过雌性伊蚊的叮咬传播,最常见的是埃及伊蚊白纹伊蚊[27]叮咬主要发生在白天[28],尤其是清晨和傍晚。[27]其在白天活动的特性也限制了蚊帐的实用性。[28]

症状

人类被带有基孔肯雅症病毒的蚊子叮咬后,便会患上基孔肯雅症。患者会持续发高烧、脱水[来源请求]和严重出疹。“Chikungunya”源自非洲马孔德语英语Makonde language,意指“弯曲的东西”,描述了感染者因严重关节疼痛而扭曲的姿势。[29]大多数患者可以完全痊愈,关节痛持续数天至数周后就会消失,但有些人的关节痛或会持续更长时间。此病的严重并发症不常见,但老人有可能因此病致死。[30]

87-98%的病例报告有关节疼痛,并且几乎总是发生在不止一个关节[31],但关节肿胀并不常见。 通常,受影响的关节位于手臂和腿部。如果关节之前曾因关节炎等疾病而受损,则它们更容易受到影响[32],疼痛最常发生在外周关节,例如手腕、脚踝和手脚关节以及一些较大的关节,通常是肩部、肘部和膝盖。 疼痛也可能发生在肌肉或韧带中[31]。 在超过一半的情况下,正常活动受到明显疲劳和疼痛的限制。 不经常地,眼睛的炎症可能以虹膜睫状体炎或葡萄膜炎的形式发生[32],并且可能发生视网膜病变[33]。 可能会对肝脏造成暂时性损害。

基孔肯雅症患者偶尔会出现神经系统疾病,最常见的是大脑肿胀或退化、神经元周围的髓鞘炎症或退化、格林-巴利综合征、急性播散性脑脊髓炎、新生儿的肌张力障碍和视觉处理问题[34]。在特别罕见的情况下,人们可能会出现行为改变、癫痫发作、小脑或脑膜刺激、动眼神经麻痹或眼部肌肉麻痹。

新生儿容易受到基孔肯雅症感染的特别严重影响。感染的迹象通常始于发烧、皮疹和四肢肿胀。大约一半的新生儿患有可自行消退的轻度病例;另一半患有严重的疾病,伴有脑部炎症和癫痫发作。在严重的情况下,受影响的新生儿还可能出现出血和血流问题,以及心脏功能问题。

除了新生儿、老年人,以及患有糖尿病、心脏病、肝肾疾病和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感染的人,基孔肯雅症往往更严重。每1,000名有症状的基孔肯雅症患者中约有1至5人死于该病。

Remove ads

预防

疫苗

基孔肯雅症疫苗是用于对基孔肯雅症病毒产生后天免疫疫苗[35][36]

常见副作用包括头痛、疲倦、肌肉与关节疼痛、发烧、恶心,以及注射部位的压痛[37]

首款基孔肯雅症疫苗于2023年11月在美国获准使用[37],并于2024年5月获欧盟批准[38][39][40]

2025年5月,美国食品药物管理局(FDA)与疾病管制与预防中心(CDC)建议暂停为60岁及以上人群接种“Ixchiq”疫苗,原因是部分接种者出现严重的神经系统、心脏及其他不良反应[41]。该暂停措施于2025年8月解除[41]。同年5月,欧洲药品管理局也暂停为65岁及以上人群接种该疫苗[42],并于7月恢复使用[43]英国药监局则于2025年6月采取类似措施,暂停为65岁及以上人群接种[44][45]
Remove ads

分布及疫情

Thumb
深绿色表示截至2019年9月(依据美国疾病管制与预防中心资料)目前或曾经有基孔肯雅症病毒本地传播的国家。

截至2025年4月,全球有约56.6亿人(95%信赖区间为56.4亿至56.8亿)居住在适合基孔肯雅症病毒毒传播的地区。[46]

非洲

非洲疫情在2005年12月开始突然迅速扩大。除留尼汪,同样位于非洲东岸对出的塞舌尔毛里求斯马达加斯加科摩罗群岛等亦受波及。法属马约特岛1月底才得56宗个案,目前已激增至1350宗。塞舌尔和留尼汪等均为旅游胜地;留尼汪是欧洲游客钟爱地,亦有少数华人居住。

坦桑尼亚

此病于1952年首次在坦桑尼亚联合共和国南部被发现[30][47]

法属留尼汪

香港明报》报导,法国卫生部部长贝特朗表示,留尼汪仅2006年1月已有77人直接或间接死于此病,从2005年3月,先后有15.7万人感染,占总人口两成。贝特朗说:“现时的致命情况前所未见。”他又称病原蚊子在法国东南部亦有发现,但拒谈详情。

2024年,法属留尼汪岛约三分之二的人口感染了基孔肯雅症,马约特毛里求斯岛也出现了大规模疫情。[48]

自2025年初至7月底,留尼汪岛已确认5万4410宗基孔肯雅症病例,其中2860人曾前往急诊室,578人住院,并造成28人死亡[48]

美洲

2013年底,美洲首次出现基孔肯雅症病毒的本地传播,最早在加勒比地区的国家和属地被发现。[49]2013年12月至2023年6月,美洲地区已有50个国家或属地通报了368万4554宗基孔肯雅症疑似及实验室确诊病例。在北美洲,基孔肯雅症病例占美洲通报总数的0.3%(368万4554宗中的1万2172宗),其中墨西哥占北美病例的92.7%(1万2034宗)。[50]

阿根廷

阿根廷于2014年首次在返国旅客中侦测到基孔肯雅症毒病例,但直到2016年才首次通报本土病例,仅影响西北部的萨尔塔省胡胡伊省[51]阿根廷自2016年首次爆发基孔肯雅症疫情后,经历六年疫情空窗期,于2023年再度通报1336宗基孔肯雅症病例。[50]

巴西

巴西是基孔肯雅症的重灾区。基孔肯雅症于2014年首次在与法属圭亚那接壤的阿马帕州(亚洲型病毒株)以及东北部的巴伊亚州(东/中/南非型病毒株)被引入。[52]

2014年至2017年,该疾病的重灾区为巴西东北部,该地区特征为高温、频繁缺水及明显的社会脆弱性。[52]自2016年以来,巴西成为美洲基孔肯雅症疫情的中心,累计通报病例达165万9167宗,为该地区报告数量最多的国家。巴西每年都爆发基孔肯雅症疫情[50]

2018至2019年,疫情中心转移至人口密度高、夏季气温高且湿度大的东南部地区。[52]

2024年,巴西通报25万4000宗基孔肯雅症病例,造成161人死亡。大多数感染者为女性,占病例总数的60%。就种族而言,66.7%的病例为棕色人种,其次是白人占24.4%、黑人占7%、亚洲人占1.5%、原住民占0.2%。年龄方面,受影响最严重的族群为20至29岁,其次依序为40至49岁、30至39岁及50至59岁。根据巴西卫生部的数据,米纳斯吉拉斯州集中最多基孔肯雅症病例,共15万9844宗。其次是马托格罗索州(1万9018宗)和巴伊亚州(1万5508宗)。[53]

Remove ads

巴拉圭

2023年,巴拉圭通报了8万5889宗基孔肯雅症病例(年累积发病率为每10万人口1154宗)。[50]

墨西哥

2014年5月,墨西哥首宗基孔肯雅症旅客病例在哈利斯科州通报,而首宗本地感染病例则于同年11月在恰帕斯州沿海地区确诊。[54]

美国

美国自2019年以来未再出现本地感染病例。然而,与旅游相关的病例正在上升。2006年以前,美国极少出现基孔肯雅症病例,但在2006至2013年间,每年约有28人确诊。2014年,与旅游相关的病例激增至近3,000宗,之后逐年下降,至2021年仅剩36宗,随后又逐渐回升。2024年录得199宗病例,而2025年截至8月已得46宗。[47]

亚洲

孟加拉

孟加拉国,首宗经确认的基孔肯雅症疫情于2008年爆发,地点位于该国西北部、毗邻印度边境的两个村庄[55]。2011年[55]及2012年[56],农村地区又先后发生了两次小规模疫情。

2017年4月至9月期间,孟加拉国爆发大规模基孔肯雅症疫情,首都达卡有超过两百万居民面临感染风险[57]。其后,一项涵盖1,326例患者的研究于2017年7月24日至8月5日间进行,旨在探讨基孔肯雅症患者的临床特征、经济负担以及生活品质[58]

柬埔寨

2012年,柬埔寨爆发了一场基孔肯雅症疫情,至少确认了1,500例病例。确诊受影响的省份包括:柏威夏省马德望省磅同省磅清扬省干丹省磅士卑省茶胶省[59][60]

中国大陆

2008年3月4日,在广州白云机场发现中国内地首例输入性基孔肯雅症病例;在2010年9-10月,广东省东莞市曾发生中国境内首次基孔肯雅症社区爆发的疫情,这次疫情共发现病例253例,其中确诊病例65例,疑似病例188例[61],此后在云南、福建都曾发生本地蚊媒传播的病例,但传播规模都较小。

在2025年7月8日,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卫生健康局发现首个输入病例,往后确诊病例迅速在该区蔓延;至7月15日中午,顺德区卫生健康局始通报此个案,并报告截至当天累计确诊病例478例,至7月19日顺德区已确诊病例1161例,并在邻近的禅城区南中国海区发现十几个病例[62],至7月20日,佛山四区确诊者已升至2658例[63],至7月23日傍晚,佛山全市已累计确诊3195例[64],至24日全市增至4014例[65]。截至7月底,平均每天增加300多例;患者集中在乐从镇北滘镇陈村镇,均为轻症病例。

至8月1日开始,佛山市各区卫生部门通报之每天新增本地病例开始有着不同程度的下降趋势,例如顺德区在8月1日低于300例,8月2日后每天低于200例;禅城区从前一周(7月底)每天平均新增45例下降至35例左右;南中国海区则从前一周(7月底)每天平均新增32例下降至22例左右[66]

佛山市各区卫生部门在7月18日开始每天公布累计或新增之本地病例数字,全省则由广东省疾控局在星期日公布前一周的统计数字;佛山市政府在7月29日启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Ⅲ级响应[67],广东省内多个城市如佛山[68]广州[69]东莞[70]珠海[71]江门[72]等开展一天至两周不等的全城灭蚊行动。

至于广东全省,截至当年7月26日24时,累计报告4824例本地病例,在省内的广州[73]中山东莞珠海河源江门阳江肇庆清远深圳湛江吴川市[74]均已发现本地病例[75],7月27日至8月2日,广东全省新增报告2892例本地病例(即累计7716例)[76]

国家传染病医学中心主任张文宏推测中国既往没有过输入性基孔肯雅症引发大流行的案例,对该病基础免疫力缺失,因此病毒传播会快于其他流行区域[77]

香港

香港在2016至2019年每年录得介乎1至11宗个案,全部为外地传入个案。由2020年至2025年7月,没有录得确诊基孔肯雅症的个案[78]

2025年7月中国广东省疫情期间,香港于8月1日发现源自广东顺德的输入病例[79]

澳门

2013年5月14日,澳门发现一例由峇厘岛传入的病例[80],成为澳门有记录以来该病的第一例病例报告;2019年8月至10月间亦有过三例从泰国缅甸传入的病例[81][82][83]

2025年7月中国广东省爆发疫情期间,澳门于7月18日起发现数例源自广东顺德的输入性基孔肯雅症病例[84][85][86],8月1日出现首宗本地病例[87]翌日再报告有本地病例[88]

台湾

台湾2007年境外移入2例、2008年境外移入9例,2009年境外移入9例,2016年境外移入7例[89]。2019年5月高雄市接获首例境外移入基孔肯雅症病例,为30多岁男性马来西亚籍旅客[90]

2019年7月,新北市土城区发生首次本土感染案例。[91]

2020年1月,第1例境外移入基孔肯雅症为台南市东区龙山里的30多岁男性,外籍人士;于1月23日至1月29日至马来西亚旅游,返台入境时有发烧,机场给予快筛为阴性,回台南诊所就医,1月31日疾病管制署综合研判阳性。[92]

马来西亚

2006年4月1日,马来西亚卫生部证实,霹雳州一个渔村双礼佛新村,基孔肯雅症已迅速传开,高达300人受感染。此外,该部门于2008年4月27日证实,自2008年2月起,柔佛州一个小村乌鲁槽逾70名村民患上基孔肯雅症。疫情并扩展至邻近的北干那那、笨珍、峇株巴辖等地区。此病于2008年年中传入东甲,随后扩散至周边地区。(资料来源:当地居民口述、ntv7 追踪档案)

Thumb
黑班蚊

至2008年9月5日为止,全国共发现1703宗病例,其中以柔佛、马六甲、霹雳、槟城砂拉越五个州的疫情最为严重。[93]

新加坡

2024年,新加坡累计15宗基孔肯雅症病例。[94]

2025年8月2日,新加坡传染病管理局公布的数据显示,基孔肯雅症病例自4月底起开始上升,近期更出现激增,累计达17例,较2024年同期的8例增加一倍。[95]

泰国

泰国最南端的四个省份于2008年至2020年间共通报了3万5059宗基孔肯雅症感染案例。[96]

欧洲

法国

2014年10月20日,法国南部朗格多克-鲁西永大区蒙彼利埃通报11例本地感染的基孔肯雅症病例。同年5月至11月间,全法各地另报告了449例输入性基孔肯雅症病例。[97]

意大利

2007年9月,意大利北部拉文纳省在相邻的切尔维亚卡斯蒂廖内与拉文纳卡斯蒂廖内镇确认了130例基孔肯雅症病例,其中一人死亡。此次疫情的源头是一名来自印度喀拉拉邦的印度人。[98]

大洋洲

法国集体

太平洋岛国的疫情于2011年在新喀里多尼亚首次爆发,此后已在多个太平洋国家出现[99][100]法属波利尼西亚有一半人口感染了属于亚洲基因型的基孔肯雅症病毒(确诊13万例,14人死亡),病例数自2014年12月的3.5万例在一个月内急剧攀升[101];当地首宗确诊病例出现在2013年。

注释

参考文献

外部链接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