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塞尔维亚外交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塞尔维亚与188个联合国成员国、巴勒斯坦国梵蒂冈马尔他骑士团欧盟建立了外交关系,在全球设有65个使馆和23个领事馆,在塞尔维亚则有69个外国使馆,5个领事馆和4个联络处。塞尔维亚共和国外交部为塞尔维亚政府中负责外交事务的部门,现任外交部长为伊万·姆拉基奇。塞尔维亚于2000年11月1日加入联合国。2007年12月,塞尔维亚议会通过一项决议,正式宣布该国的军事中立立场,该决议使加入任何军事同盟的决定必须经过全民公决。

“四大支柱”

塞尔维亚前总统鲍里斯·塔迪奇表示,塞尔维亚外交政策的“四大支柱”中国欧盟美国俄罗斯

与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关系

1955年1月2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南斯拉夫社会主义联邦共和国建交。1992年4月27日,因南斯拉夫解体,改由南斯拉夫联盟共和国继承原南斯拉夫社会主义联邦共和国与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关系。

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在1999年科索沃战争期间支持南斯拉夫联盟共和国,反对北约轰炸南斯拉夫[1][2],对美军轰炸中国驻南联盟大使馆非常不满[1]。中国反对北约干预科索沃事务,担心会影响台海局势和鼓动中国西部的分离主义[2]

由于中国长期在科索沃等问题上支持塞尔维亚,加上两国多有合作,两国关系也被形容为“钢铁般的友谊”。[3]中华人民共和国认为科索沃问题类似于台湾问题,2008年科索沃单方面宣布独立后,中国外交部对此表示“严重关切”[4][5][6][7],至今仍不承认科索沃的独立

2009年8月,塞尔维亚与中国签署战略伙伴协议,成为中国在中东欧地区的第一个战略伙伴[8]。2016年6月17日,中共中央总书记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对塞尔维亚进行国事访问,两国建立全面战略伙伴关系。[9] 2016年中国同塞尔维亚签署普通护照互免签证协议,并于2017年生效。自2017年武契奇担任塞尔维亚总统后,两国关系愈发亲密,塞尔维亚更是积极参与了由中国主导的“一带一路”。2018年9月18日,武契奇出席了在中国举办的夏季达沃斯论坛,并会晤了中共中央总书记、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等中方领导人[10]

中国是塞尔维亚在亚洲区域内最重要的贸易伙伴。据中国海关统计,2019年1月至8月两国双边贸易额8.4亿美元,其中中方出口额6.2亿美元,进口额2.2亿美元,同比增长42.6%。塞尔维亚主要向中国出口天然橡胶、橡胶产品、机械设备、软木、木材等。而中国则主要向塞尔维亚出口机械设备、制造业产品、衣物、鞋制品、纺织、化学品及大宗物品。 [11]

Remove ads

与欧盟的关系

Thumb
未来扩大计划
  成员国
  候选国
  计划中的扩大区域
  加入可能

塞尔维亚的外交政策侧重于实现成为欧盟成员国的战略目标。塞尔维亚于2008年4月29日签署《稳定与团结协定》(SAA),并于2009年12月22日正式申请加入欧盟。它于2012年3月1日获得正式候选人资格,2013年6月28日,欧洲理事会批准了部长会议的结论和建议,以开放与塞尔维亚的加入谈判,塞尔维亚于2014年1月21日开始加入谈判,并于1月21日在布鲁塞尔欧洲理事会举行了第一次政府间会议。欧盟委员会认为塞尔维亚可能在2025年加入,但欧盟方面要求塞尔维亚必须先承认科索沃的独立地位,而塞尔维亚并不愿对此作出妥协,2013年4月19日在欧盟的斡旋下,塞尔维亚和科索沃在布鲁塞尔缔结协定,承诺双方将推动关系正常化。[12]

与美国的关系

在南斯拉夫解体期间,美国参与了随之而来的战争和冲突,特别是与社会主义南斯拉夫的继承国塞尔维亚(当时被称为南斯拉夫联盟共和国),在此期间许多塞尔维亚难民移居美国。美国于1999年实施制裁并发起了北约对南斯拉夫的轰炸行动。2000年,美国与南斯拉夫之间的外交关系得以恢复,对南斯拉夫联盟共和国的制裁2001年1月被解除。黑山于2006年独立后塞尔维亚成为继任国,继续维持先前由南斯拉夫联盟共和国维持的关系。

塞尔维亚于2006年加入和平伙伴关系计划和欧洲-大西洋伙伴关系理事会,开始与北约开展合作和对话。2008年2月15日,亲西方的鲍里斯·塔迪奇(BorisTadić)赢得了2008年塞尔维亚总统大选。选举结果出炉仅几天后,2008年2月17日科索沃宣布独立,旋即得到美国承认。在科索沃宣布独立后塞尔维亚的骚乱中,美国撤离使馆人员,使馆建筑遭到破坏。塞尔维亚则暂时从美国撤回了大使表示抗议。但美国驻贝尔格莱德大使馆仅关闭了几天,时任美国大使卡梅伦·蒙特表示骚乱不会导致两国关系恶化[13]

在2016年美国总统大选之前,塞尔维亚总统武契奇参加了2016年9月举行的克林顿基金会全球倡议年度会议。[14]武契奇在采访中表示,尽管他出席了克林顿基金会的会议,但他在美国大选中保持中立:“塞尔维亚是一个小国,在美国人做出的决定中,它会选择站在自己一边”[15]

2019年10月4日,美国总统唐纳德·特朗普任命理查德·格伦内尔为塞尔维亚和科索沃和平谈判特别总统特使。经过几个月的外交谈判,塞尔维亚和科索沃于2020年1月20日同意恢复贝尔格莱德和普里什蒂纳之间中断了二十年的航班。2020年9月4日,塞尔维亚总统武契奇和科索沃总理霍蒂在白宫签署经济正常化协议。协议包括包括铁路和公路运输更自由的过境,而双方都同意与美国进出口银行和美国国际开发金融公司合作,并加入迷你申根区[16]

Thumb
塞尔维亚总统亚历山大·武契奇(左)、美国总统唐纳德·特朗普(中)和科索沃总理阿夫杜拉·霍蒂(右)在白宫签署2020年科索沃和塞尔维亚的经济协定
Remove ads

与俄罗斯的关系

外界将塞尔维亚与俄罗斯的关系描述为“具有数百年历史的宗教,民族和政治同盟”。1998年,科索沃战争爆发,随后南斯拉夫与西方的关系破裂,北约轰炸南斯拉夫,俄罗斯对此表示强烈谴责。1999年3月,俄罗斯总统鲍里斯·叶利钦将北约对南斯拉夫的军事行动描述为“公开侵略”。俄罗斯在联合国谴责北约,并支持北约对塞尔维亚的空袭是非法军事行动的说法。

2008年1月,莫斯科和贝尔格莱德达成了一项协议,塞尔维亚石油和天然气公司51%的股份转让给俄罗斯天然气工业股份公司,交换条件是4亿欧元和5.5亿欧元的投资。后来,俄罗斯天然气工业股份公司将其在塞尔维亚石油和天然气公司的股份增加到56.5%。[17][18]

2008年2月17日科索沃单方面宣布独立后,俄罗斯外交部对此发表谴责声明,支持塞尔维亚,并要求联合国介入[19]。俄罗斯总统普京发表声明表示对科索沃单方面宣布独立的任何支持都是“不道德和非法的”,几个大国对科索沃的承认是“一个可怕的先例”,“打破了国际关系的整个体系”,在这一声明宣布之后,正在对塞尔维亚进行访问的俄罗斯当选总统梅德韦杰夫重申支持塞尔维亚及其对科索沃的立场。3月23日,普京下令对科索沃塞族飞地进行紧急人道主义援助。[20]

Thumb
2014年塞尔维亚总理亚历山大·武契奇和俄罗斯总统弗拉基米尔·普京在莫斯科

自2014年西方对俄罗斯实施制裁以来,俄罗斯寻求巩固与塞尔维亚的关系,塞尔维亚总统武契奇于2017年12月对俄罗斯进行了访问,被认为是两国数十年停滞关系的结束。[21]尽管俄罗斯反对科索沃独立,但俄罗斯支持美国总统唐纳德·特朗普斡旋的2020年科索沃和塞尔维亚之间的正常化协议[22]

Remove ads

周边国家

与科索沃的关系

Thumb
  科索沃境内的塞族市镇社区

科索沃塞尔维亚之间关系长期以来处于紧张状况,2008年2月17日,科索沃在塞尔维亚不承认的情况下单方面宣布独立,并且随即获得许多国家的承认。塞尔维亚随即召回驻所有与科索沃建交之国家的大使[23][24],甚至在2008年7月撤离所有驻欧洲大使[25],并且以叛国罪起诉科索沃领导人[26]。2008年8月15日,塞尔维亚外交部部长武克·耶雷米奇联合国提出召开国际法院,要求对于科索沃独立一事提供咨询意见[27]

2013年2月6日,时任塞尔维亚总统托米斯拉夫·尼科利奇和科索沃总统阿蒂费特·亚希雅加双方前往布鲁塞尔会面,这也是2008年科索沃宣布独立后首次双方总统直接进行会谈[28]。而在这次会谈中双方除了同意彼此与欧洲联盟皆保持一定互动关系外[29],也同意派遣联络官前往对方首都以方便之后进行交流[30],但是塞尔维亚方面反对以“大使”称呼联络官[31]

2013年4月19日科索沃和塞尔维亚双方政府正式达成协议,这项协议除了得以让彼此关系更为正常化外,同时也满足两个国家得以申请加入欧洲联盟的基本条件之一。其中塞尔维亚承认科索沃政府对塞族聚居的北科索沃(North Kosovo)地区拥有管辖权,而科索沃则允许北科索沃的塞族拥有自治权,且塞尔维亚得以协助北科索沃建立其独立的警察与司法机构[32]

2020年9月4日,塞尔维亚总统亚历山大·武契奇与科索沃总理阿夫杜拉·霍蒂在美国总统特朗普的主持下,在白宫签署经济正常化协议。协议还规定,一年以内,科索沃将暂停寻求加入任何国际组织,塞尔维亚也暂停要求其他国家和国际组织不承认科索沃为独立国家[33]

Thumb
科索沃问题
  塞尔维亚
  认为科索沃是塞尔维亚一部分的国家或地区
  承认科索沃为独立的国家或地区
Remove ads

与黑山的关系

2000年南联盟大选后,执政十多年的塞尔维亚强人米洛塞维奇被迫下台,使得欧盟与南联盟恢复外交关系。但塞尔维亚和黑山间的关系并没有因为西方国家支持维持现状而改善[34]。后来在欧盟的调停下,双方于2002年3月14日在贝尔格莱德签署协议,决定将联邦变为由两个各自拥有经济、货币以及关税决定权的半独立(semi-independent)国家所组成,并且更名为“塞尔维亚和黑山”。[35]另外依据此协定通过了联邦的新宪章,明定宪章通过三年后任何一方都有权提出脱离联邦。[36]黑山于2006年5月21日举行独立公投,独派以55.5%的微弱优势决定终止与塞尔维亚的联邦关系(欧盟规定的有效结果票数为55%)。6月3日,黑山议会正式宣布独立,6月28日黑山正式加入联合国

在与黑山联盟解散后,塞尔维亚继承了原联盟的外交机构及其所有财产,塞尔维亚外交机构继续在没有黑山外交机构的国家为黑山公民服务。塞尔维亚和黑山政府表示有兴趣实行共同的外交政策。

Thumb
塞尔维亚和黑山的地图
Remove ads

与阿尔巴尼亚的关系

阿尔巴尼亚在贝尔格莱德设有大使馆,塞尔维亚在地拉那也设有大使馆。两国都是欧洲委员会欧洲安全与合作组织(欧安组织)、中欧自由贸易协定(CEFTA)和黑海经济合作组织(BSEC)的成员,亦都是加入欧盟的官方候选国。但两国在科索沃问题上分歧严重。阿尔巴尼亚总理埃迪·拉马于2014年11月10日访问了塞尔维亚,并与塞尔维亚总理亚历山大·武契奇首脑会晤。而当拉马表示科索沃的独立性是“不可否认”和“必须得到尊重”时,武契奇指责拉马“挑衅”。[37]

与波斯尼亚和黑塞哥维那的关系

1992年2月19日,波斯尼亚和黑塞哥维那在境内塞尔维亚人抵制的情况下,就独立问题举行公民投票。投票结果显示,约占人口62.8%的穆斯林族和克罗地亚族支持独立。3月3日,波斯尼亚和黑塞哥维那议会在塞尔维亚人议员缺席抵制的情况下宣布独立,致使民族矛盾激化。4月6日,就在欧洲共同体承认波斯尼亚和黑塞哥维那共和国独立的当天,其境内5个塞尔维亚人自治区宣布联合成立塞族共和国,独立于波斯尼亚和黑塞哥维那之外,但依然留在南斯拉夫社会主义联邦共和国之内。塞尔维亚人的行动立即招致了波斯尼亚和黑塞哥维那政府的镇压,驻扎在波斯尼亚和黑塞哥维那境内的南斯拉夫人民军亦招穆斯林和克罗地亚两族武装部队的攻击。4月7日,南斯拉夫人民军出动飞机轰炸了克罗地亚族武装力量的弹药库,武装冲突骤然升级。冲突由首都萨拉热窝向外蔓延,酿成全面内战。

1994年3月波斯尼亚和黑塞哥维那境内的穆斯林和克罗地亚人双方同意共组联邦,以共同对抗境内塞尔维亚人。1995年11月21日各方签署代顿和平协定,结束内战,并把波斯尼亚和黑塞哥维那分为波黑联邦以及塞族共和国两个政治实体。在这次的内战中波斯尼亚和黑塞哥维那境内共有20万人死亡,超过200万人流离失所。战争结束后,北约在波斯尼亚和黑塞哥维那的境内继续驻扎维和部队,2004年底由欧盟所取代[38]

Remove ads

与北马其顿的关系

南斯拉夫联邦共和国于于1996年4月8日同马其顿共和国建立了外交关系。[39]北马其顿在塞尔维亚首都贝尔格莱德有大使馆,塞尔维亚在北马其顿首都斯科普里也有大使馆,在比托拉市也有名誉领事馆。在2008年10月马其顿共和国承认科索沃独立后,[40]双边关系破裂了几个月。但是塞尔维亚和马其顿共和国旋即同意重新建立双边关系。[41]2017年12月,马其顿共和国总理佐兰·萨耶夫宣布支持科索沃加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塞尔维亚政府答复说,如果他们继续这种努力,他们将不再承认这个国家的名称为马其顿共和国。塞尔维亚外交部长伊维卡·达契奇表示这是“佐兰·萨耶夫政府伪善的一个例子”。[42]

其他国家

与中华民国的关系

塞尔维亚的前身南斯拉夫联邦人民共和国曾于1945-1949年外交承认中华民国。1949年10月,南斯拉夫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并寻求建交。由于苏南决裂,中华人民共和国并未予以答复。1954年,随着南斯拉夫与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国家关系缓和,再次寻求与中华人民共和国建交。经过谈判,南斯拉夫与中华人民共和国于1955年1月建交。

1958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因南斯拉夫抵制苏联为共产主义国家之首一事再次与南斯拉夫交恶。1958年8月23日,金门炮战爆发,铁托抨击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做法是“对全世界的威胁”,“有害于亚洲和平”。1958年后南斯拉夫的代表曾多次在东南亚的国际会议上同中华民国的代表接触,希望两国复交以对抗苏联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并表示可以为中华民国提供军事援助。随着与中华人民共和国关系的破裂,南斯拉夫开始在政府刊物上刊登中华民国国旗,把中华民国称为中国,以中国总统称呼蒋介石。然而出于对共产党国家的提防,中华民国政府并没有与南斯拉夫建交。

2008年科索沃宣布独立,中华民国立即予以承认。

2017年10月16日,塞尔维亚地方经济发展联盟执行长尤芳诺维奇(Violeta Jovanovic)与塞尔维亚地方政府5位市长访问中华民国。[43]

与北朝鲜的关系

1948年10月30日,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与塞尔维亚的前身南斯拉夫社会主义联邦共和国建交,南斯拉夫是欧洲最早承认北朝鲜并建交的国家之一。北朝鲜不承认科索沃共和国,并视科索沃为塞尔维亚的一部分[44][45]

自1992年起,北朝鲜对塞尔维亚的相关事务由北朝鲜驻保加利亚大使馆兼辖[44][46]。塞尔维亚对北朝鲜的相关事务则由塞尔维亚驻中华人民共和国大使馆兼辖。

与越南的关系

1991年原南斯拉夫社会主义联邦共和国解体后,南斯拉夫联盟共和国继承了原南斯拉夫社会主义联邦共和国与越南的关系。2008年2月科索沃宣布脱离塞尔维亚独立后,越南驻联合国大使黎良明重申越南政府立场,表示“科索沃单方面宣布独立违反了联合国安全理事会第1244号决议,只会使科索沃和巴尔干半岛的局势复杂化。[47]”2011年2月23日,越南副总理范家谦与塞尔维亚外交部长武克·耶雷米奇举行的会晤中,重申了越南将支持联合国安全理事会的决议,尊重塞尔维亚的领土完整。[48]越南对塞尔维亚的相关事务由越南驻罗马尼亚大使馆兼辖。塞尔维亚对越南的相关事务则由塞尔维亚驻印尼大使馆兼辖。两国政府近年正在考虑重新开放驻对方国家的大使馆。[49]

与马来西亚的关系

在2007年之前,马来西亚曾一度禁止塞尔维亚护照持有人入境,除非拥有马来内政部的批准信。[50]同时,塞尔维亚和黑山公民也被禁止参加“马来西亚第二家园计划”。[51]2008年8月,塞尔维亚和马来西亚的高级官员举行了自1991年以来的首次进行外交会议。此后,塞尔维亚外交部长武克·耶雷米奇说,该国可能在马来西亚设立大使馆。而双方签署的双边协议,使马来西亚取消了对塞尔维亚公民的所有签证限制。[52]塞尔维亚通过驻印尼雅加达大使馆对马来西亚发签证。而马来西亚则在贝尔格莱德设有大使馆[53][54]科索沃宣布独立后,马来西亚立即予以承认。

与印尼的关系

塞尔维亚与印尼的外交关系于1954年正式建立。不结盟运动加强了两国的外交关系,印度尼西亚第一任总统苏加诺和南斯拉夫总统约瑟普·布罗兹·铁托均是不结盟运动的创始人。南斯拉夫解体、1992-1995年波斯尼亚战争之后,双边关系一度恶化,印度尼西亚作为拥有最多穆斯林人口的国家,谴责塞尔维亚人基于种族和宗教对波斯尼亚穆斯林犯下的种族清洗罪行,一些印尼穆斯林和波斯尼亚穆斯林也因此展现出团结精神。双边关系直到2000年才恢复正常。2008年科索沃宣布独立后,印度尼西亚政府表示支持塞尔维亚的领土主权完整,不承认科索沃从塞尔维亚独立。然而,印度尼西亚敦促塞尔维亚始终以和平方式通过对话解决科索沃的冲突和分裂问题[55]。印度尼西亚和塞尔维亚也同意在军事工业方面建立合作关系。[56] 两国间合作还涉足其他领域,如旅游和文化。2014年2月25日,在贝尔格莱德举行的第36届国际旅游博览会上,为纪念印尼与塞尔维亚建交60周年,塞尔维亚举办了“印度尼西亚文化之夜”活动。印尼传统舞蹈、展览和蜡染时装表演为特色的文化表演出现在塞尔维亚。[57]

与以色列的关系

以色列和南斯拉夫联盟共和国于1992年1月31日建立外交关系。以色列在贝尔格莱德设有大使馆,塞尔维亚在特拉维夫设有大使馆。[58]南斯拉夫社会主义联邦共和国在1948年成为欧洲第二个承认以色列的国家。[59]两国在经济和文化上有紧密联系,这得益于以色列境内大量来自前南斯拉夫的犹太人。

以色列与一些国家保持秘密的安全合作关系,以应对有安全挑战,例如反恐反击伊朗等问题。

塞尔维亚和以色列之间的合作包括在反恐和反极端主义方面的合作。塞尔维亚与一些基地组织和伊斯兰极端组织的成员有关联,而以色列也是反恐方面的专家。因此,两国可以通过情报和技术交流,进行合作,共同应对恐怖主义和极端主义问题。

此外,在中东地区的局势变化中,以色列也通过与塞尔维亚等国家的合作,试图加强在该地区的影响力和地位。这些合作可能包括在安全和情报领域的交流和合作,以及在经济和能源等的投资和开发。总体而言,塞尔维亚和以色列在欧亚和中东地区的安全问题上有密切的联系。

2020年9月4日,在美国的斡旋下,塞尔维亚总统武契奇和科索沃总理霍蒂在美国签署经济正常化协议,协议还包括塞尔维亚大使馆迁至耶路撒冷,以及以色列和科索沃之间的相互承认[60][61]

Thumb
苏博蒂察犹太会堂

与土耳其的关系

土耳其国防部长维奇·哥努尔和塞尔维亚国防部长德拉甘·苏塔诺娃于2009年5月12日在安卡拉签署了国防合作协议[62],哥努尔说:“尽管我们没有共同的边界,但我们将塞尔维亚视为邻国。”苏塔诺娃表示:“我们正在考虑在国防工业中共同采取一些举措,例如土耳其或塞尔维亚的联合生产。”[63]土耳其总统阿卜杜拉·居尔于2009年10月26日访问了塞尔维亚,成为自1986年以来第一位访问塞尔维亚的土耳其总统。[64]

2013年10月,土耳其总理埃尔多安访问科索沃期间在演讲中说:“不要忘记,科索沃就是土耳其,土耳其就是科索沃。”无论什么时候访问科索沃,他“感觉就像在家里一样”。塞尔维亚外交部谴责称埃尔多安的言论“不能被视为友好”,而发表演讲的普里兹伦镇是塞尔维亚中世纪皇帝斯特凡·乌罗什四世的最初埋葬地。[65]包括总理伊维察·达契奇[66]和议长内博伊沙·斯泰法诺维奇[65]在内的塞尔维亚政界人士都谴责了土耳其总理的讲话。10月26日,塞尔维亚外交部召见土耳其驻贝尔格莱德大使要求作出解释,托米斯拉夫·尼科利奇总统宣布塞尔维亚当天退出包括土耳其和波斯尼亚在内的三方会谈。[67][68]

2016年3月,土耳其驻贝尔格莱德大使穆罕默德·凯末尔·博扎伊在接受采访时表示,尽管两国在科索沃问题上立场不同,但两国的外交合作非常好。[69]2016年土耳其政变期间,塞尔维亚在同一晚明确表示反对任何暴力政变的企图,并表示支持土耳其的民选政府。[70]2016年12月,塞尔维亚国民议会副议长弗拉基米尔·马林科维奇出席了土耳其驻贝尔格莱德大使馆翻新大楼的开幕仪式,并表示两国之间的政治关系非常好。[71]他表示,塞尔维亚所有国家机构全力支持土耳其克服2016年土耳其政变后的不良局势,塞尔维亚希望看到土耳其的稳定,这对整个地区非常重要。[71]

与格鲁吉亚的关系

格鲁吉亚于1995年6月26日与塞尔维亚的前身南斯拉夫联盟共和国建立外交关系。2008年俄罗斯-格鲁吉亚战争发生后,塞尔维亚曾经谴责联合国和国际社会在科索沃南奥塞梯问题上执行双重标准[72][73],但是并没有追随俄罗斯承认阿布哈兹和南奥塞梯,而格鲁吉亚也不承认科索沃政府的合法性,并且禁止科索沃护照持有人入境或过境。

参见

参考文献

外部链接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