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姜伯驹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姜伯驹(1937年9月4日[2],男,浙江平阳(今属龙港市[3])人,生于天津,中国数学家,主要从事拓扑学中的不动点理论和低维拓扑学的研究。其父是中国现代数学奠基人之一姜立夫先生。

事实速览 姜伯驹, 性别 ...

生平

姜伯驹生于天津。1957年毕业于北京大学数学力学系并留校任教至今。历任北京数学会理事长、南开数学研究所副所长、北京大学数学科学院院长、中国教育部理科数学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等职。文革期间姜伯驹在尼尔森数的计算方面继续取得进展。如果不是“文革”一度打断了研究,他探索的步伐会走得更快。“文革”噩梦结束后,姜伯驹的数学生命中又一个春天来临了。他到了普林斯顿访学,这件事情则是因为姜立夫教授的大弟子陈省身,从美国来到北大。当年在南京,陈省身就住在姜立夫一家人的楼上,见过刚上初中的姜伯驹。没有想到在北京大学再次见面,昔日少年已经是一个有成就的数学家了。他父亲姜立夫去普林斯顿高等研究所,陈省身建议姜伯驹看看老父亲当年学习和生活过的地方。于是姜伯驹便有了这段在美的经历。现任北京大学数学系博士生导师。1983年出版专著《尼尔森不动点理论讲座》,1980年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1985年当选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1989年获得陈省身数学奖,2002年获得华罗庚数学奖[4][5]

Remove ads

参考文献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