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孙多慈

藝術家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孫多慈
Remove ads

孙多慈(1913年—1975年[1]),又名孙韵君,是一位出身安徽寿县艺术教育家。画家徐悲鸿的情妇,后来成为许绍棣的第二任妻子。

事实速览 孙多慈, 出生 ...

生平

1913年,孙多慈出生安徽省寿县一个显赫的官僚世家。她的族亲祖辈是咸丰状元、光绪帝师、京师大学堂初代管学大臣孙家鼐。她的父亲是孙传瑗,他曾在孙传芳手下担任秘书,后于大学担任教职行政职务。[2][3]

Thumb
孙多慈(中)在1951年游历美国时于纽约胡适(右一)、汪亚尘(左一)、王少陵(后排左一)等拍摄的合照。

1930年,孙多慈参加国立中央大学入学考试落榜;自此,她开始在该校旁听艺术相关课程,她的作品也受到徐悲鸿赏识,两人开始发展感情。1931年,孙多慈考入该校。此后,徐悲鸿曾勉励孙多慈效仿罗莎·邦贺英语Rosa Bonheur等女性艺术家。徐悲鸿与孙多慈的婚外恋被众多师生察觉。1935年,孙多慈毕业并计划申请公费留学,徐悲鸿为此进行各种学术运作;同时,徐悲鸿委请宗白华为《孙多慈描集》作序。徐悲鸿帮孙多慈争取公费留学的所作所为被徐悲鸿妻子蒋碧微阻止。当时,孙多慈与徐悲鸿的婚外情关系以及由此引发的学术舞弊等事宜引起众人瞩目和议论,抗战开始后,徐悲鸿将妻子儿女扔在战争区,一心一意护送孙多慈一家到广西避难,并在广西登报声明解除和妻子的“同居关系”。最终因为孙父坚决反对,二人八年婚外情以分手告终[2][3]

1941年经郁达夫“前妻”王映霞介绍,认识了时任浙江省政府教育厅長許紹棣。孙多慈得以許紹棣成为其第二任妻子,婚后与許紹棣原配的孩子们不和。[2][3]

1949年,孙多慈随家人迁居台湾,并前往欧美各地精进技艺,又在香港菲律宾美国泰国伊朗等地举行展览;同时,她也在台湾师范大学担任教职直至1971年退休为止。[2]

1963年,孙多慈应张其昀邀请筹组中国文化学院美术系,并担任该系第一任主任。[1][3]

1975年,孙多慈因癌症逝世。[2][3]

Remove ads

家庭

孙多慈与许绍棣育有许玨方等子女[2]

创作风格

孙多慈的创作形式包含油画水墨画等,并继承徐悲鸿的写实主张。[2]

代表作品

  • 《瓶汲》(1930年)
  • 《狮》(1934年)
  • 《自画像》(1934年)
  • 《景宁风景》(1943年)
  • 泰国公主》(1961年)
  • 《春城无处不飞华》(1971年)

参见

参考资料

外部链接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