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慢脉动B型变星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慢脉动B型变星Slowly pulsating B-type starSPB),旧称英仙座53型变星53 Persei variable),是一种脉动变星

概要

正如名称所述,本型变星是光谱型B2至B9主序星(3至9倍太阳质量),光度脉动变化周期在0.5至5日之间[1]。然而,大多数本型变星已被发现有多个变光周期[2]。慢脉动B型变星的光辐射强度和谱线轮廓都有变化情形,并且亮度变化通常在0.1等以下[1],因此在大多数情形下以肉眼进行本型变星的光度变化观察是很困难的。慢脉动B型变星的光度变化程度会随着波长的缩短而增加[2],因此本型变星在紫外线光谱的光度变化程度较可见光部分明显。本型变星的脉动形式并非径向脉动,因此脉动时恒星的形状会变化,而不是体积变化,并且会有恒星不同部分同时各自扩张和收缩的状况[3]

慢脉动B型变星首先由天文学家Christoffel Waelkens和Fredy Rufener在分析高温蓝色恒星的光度变化时分类出来,并于1985年正式命名。测光技术的进步让天文学家得以更容易发现更小幅度的恒星光度变化,并且前述两位天文学家发现很高百分比的高温恒星光度是可变化的。他们以英仙座53为本型变星的原型恒星,称本型变星为英仙座53型变星[4]。直到1993年时发现了10颗本型变星,虽然Waelkens当时仍不确定被认定为原型恒星的英仙座53是否为本型变星,之后Waelkens建议将本型变星命名为慢脉动B型星(Slowly pulsating B star,SPB)[2]变星总表将本型变星以缩写LPB代表“相对长周期脉动B型星(光变周期超过1日)”[5],尽管这个术语在其他地方很少见[6]

与慢脉动B型变星类似的仙王座β型变星光变周期较短,并且后者的脉动为p-模式脉动,而慢脉动B型变星则是g-模式脉动[7]。直到2007年已确认51颗慢脉动B型变星,并且另外有65颗可能为本型变星。天文学家还发现其中有6颗恒星:天棓五双鱼座53九州殊口四壁宿一HD 13745(英仙座V354)和白羊座53同时拥有仙王座β型变星和慢脉动B型变星的光变特性[8]。其他慢脉动B型变星的例子有天坛座V539[1]苍蝇座γ[9]

Remove ads

列表

以下列表选出了业余和专业天文学家感兴趣的慢脉动B型变星。除非特别标注,表中的恒星星等均为V波段星等。

更多信息 恒星名称, 平均星等 ...
Remove ads

注释

参考资料

Loading content...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