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成都地铁1号线

2010年开通的一条城市轨道交通线路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成都地铁1号线
Remove ads

成都地铁1号线位于四川省成都市,于2005年12月28日开工建设[1],2010年9月27日正式开通试营运,是隶属于成都地铁的第一条地铁路线,中国中西部地区第一条开通营运的城市地下地铁路线,成都轨道交通系统中继市域铁路成灌线之后开通营运的第二条路线,成都地铁营运有限公司营运的第一条路线。1号线最高客流为119.39万乘次,在2019年3月21日录得。

事实速览 成都地铁1号线, 概览 ...

1号线代表色为品蓝色,列车采用6节编组B型车。1号线共有35座地下车站,全长40.99km,路线北起金牛区韦家碾站,途径成华区金牛区青羊区锦江区武侯区,在四河站分岔,主线南至科学城站,支线南至五根松站,基本与成都市南北中轴干道人民北路、人民中路、人民南路及天府大道重合,由北向南依次连接火车北站天府广场火车南站等重要交通节点和骡马市、跳伞塔、天府新城等城市商贸核心区域。路线北段设有红花堰车辆段,支线设有红星路停车场

1号线一期工程长18.5公里,包含17座车站,由升仙湖世纪城,于2010年9月27日开通,其中锦城广场站由于周边市政设施配套不齐全而延后至2013年6月8日与2号线西延线一同开通;[2][3]1号线二期工程(南延线)长5.42公里,包含5座车站,由天府三街广都,于2015年7月25日开通;1号线三期工程长17.082公里,主线南段由华阳科学城,主线北段由升仙湖延伸1站至韦家碾(原计划延伸至赖家店,未修建),支线由广都延伸1站至五根松,于2018年3月18日开通。

2008年至2012年期间,成都地铁1号线曾是中国唯一一条由路(铁路管理方:原中国铁道部)-地(地方政府:成都市人民政府)共建共管的地铁营运路线,是铁道部与四川省、成都市实施战略合作的首个城市轨道交通项目,由成都铁路局直接参与建设和营运管理,时任铁道部长刘志军曾添乘考察1号线营运情况。[4][5]

Remove ads

大事记

  • 1992年12月,成都市向国家计划委员会上报了《成都市快速轨道交通第一期工程项目建议书》,成都地铁1号线一期工程由此开始了长达13年的申报历程。
  • 2005年
    • 8月9日,《成都市城市快速轨道交通建设规划》通过国务院审批;
    • 11月21日,国家发改委正式批复成都地铁1号线一期工程项目立项;
    • 12月28日,工程正式动工建设。
  • 2006年:12月28日,土建工程全面开工。
  • 2008年
    • 5月12日,汶川大地震,1号线未发生事故。
    • 5月16日,轨道铺设工程开工;
    • 9月22日,接触网系统正式开工;
    • 9月27日,17个车站全部实现封顶。
  • 2009年
    • 4月27日,成都地铁首列车辆下线;
    • 5月28日,最后一个盾构标段贯通,实现全线洞通
    • 10月15日,17个车站全面进入设备安装和装修阶段;
    • 11月30日,轨道铺设工程完成,实现全线轨通
  • 2010年
    • 2月2日,完成全线车辆冷滑试验;
    • 2月11日,完成全线送电,实现全线电通
    • 5月28日,完成全线车辆热滑实验,实现全线车通
    • 6月底,开始空载试运行;
    • 9月10日至9月12日,十余万成都市民试乘体验成都地铁1号线一期工程;
    • 9月27日,上午9时举行列车首发仪式,下午3时正式开通试营运[6]
  • 2011年:9月27日1号线一周岁纪念日,成都轨道交通有限公司公布年度运输数据:1号线累计发送搭客5160余万人次,日均14.2万人次;累计开行列车近8.6万列次,日均约235列次,实现列车正点率99.64%,运行图兑现率99.97%。其中,2010年10月2日的单日客流量最大,达到26.9万人次。全年累计最大客流车站为火车北站,发送搭客约990万人次,日均约2.7万人次。营运安排方面,2010年12月20日和2011年7月1日,1号线两次调整运行图,将行车间隔由原来的10分调整为高峰期5分45秒,非繁忙期7分30秒,低峰期9分20秒;速度由每小时27.5公里提高到每小时31.3公里;每日营运时间由14小时延长至17小时。[7]
  • 2012年:8月16日国家发改委正式批准了成都地铁1号线南延线[8]
  • 2013年:6月8日海洋公园站(2013年7月8日更名为锦城广场站)开通试运行[3]
  • 2014年:10月21日,四川省发改委正式批复同意建设成都市地铁1号线三期首期工程[9]
  • 2015年:7月25日8:15,地铁1号线二期(世纪城站广都站)开通营运。[10]
  • 2018年:3月18日9:00,地铁1号线三期(韦家碾站升仙湖站四河站科学城站广都站五根松站)开通营运[11]
Remove ads

车站

成都地铁1号线共有35座车站,全部为地下站,现有转搭站11座。

更多信息 工程, 运行 交路 ...
Thumb
成都地铁1号线路线图
Thumb
1号线自动售票机(省体育馆站
Thumb
1号线标志色闸机(省体育馆站
Thumb
1号线标志色出口(省体育馆站
Remove ads

与国铁转搭站

目前成都地铁1号线与国铁转搭站有火车北站火车南站

结构

一期工程车站中有14座车站采用三层结构:地面出入口通道、地下一层站厅层、地下二层月台层;天府广场站是全线最大的车站之一,采用四层结构:地面出入口通道、地下一层商业与展示层、地下二层站厅层、地下三层月台层;高新站金融城站则为两层结构:地面出入口通道、地下一层站厅与月台层。

月台

车站中有25座车站的月台层布置多采用岛式月台形式;而高新站金融城站锦城广场站世纪城站则采用侧式月台形式;孵化园站采用了较少见的间隔侧式月台,布置形式为下行月台、下行线、上行月台、上行线,上下行列车在该站开启不同侧的车门。另外,每座车站的月台都设置有封闭式全高屏蔽门,不仅保证了搭客安全,也实现了建筑节能。

车辆

1号线列车由南车青岛四方机车车辆股份有限公司制造,采用6辆编组B型车,最高营运速度 80km/h,每列额定搭客量1468人。目前投入营运的车辆共5批次73列[12],配属红花堰车辆段。所有列车均采用东洋电机制造原设计、湖南湘电东洋电气代工生产的 RG6007-A-M 型(101~117)或 B-M 型(118~173)[13][14]牵引逆变器、RG4052-A-M 型辅助电源、列车管理系统(TMS)和行车纪录仪(黑盒),牵引电动机则为湘潭电机半代工生产的 YQ-190-1。

内装

  • 车厢内设计充分考虑到成都潮热的气候特点,采用白色、蓝色、不锈钢金属色等冷色调。
  • 车厢内座椅采用压花不锈钢材质,其下方设有加热器,冬季可为座椅加温供暖。
  • 车厢内设有旅客信息显示系统、视频播放系统,为旅客提供到站、新闻、娱乐等信息。
  • 为提高安保性能,车厢内安装有实时监控系统和紧急报警装置。
  • 车厢内开辟了残疾人专用区域,每列车设置有8个轮椅停放位点。

配属

一期工程用车辆(101~120):共2批次20列,制造商型号为 SFM06,1号线开通时上线第一批次17列[15],2013年上线第二批次3列[16]。两批次列车头部均为圆形造型。

二期工程用车辆(121~147):共2批次27列:第一批次9列为南延线配套车辆,制造商型号为 SFM26;第二批次18列为扩能增购车辆[17],制造商型号为 SFM32。两批次列车的区别在于:第一批次的车身侧面有一条贯穿整列的黑色饰带,司机室附近无太阳神鸟金饰;第二批次的车身侧面没有黑色饰带,但司机室附近绘有太阳神鸟金饰。二期车辆与一期车辆相比,其特性包括:

  • 头部为偏方形扁平头型(与2号线的类似);
  • 车体采用轻量化不锈钢车体,耐强腐蚀、耐高温、寿命周期长;
  • 取消客室的驾驶室观察窗;
  • 1号线的蓝色元素增多;
  • 站立拉环样式改变;
  • 座椅两侧增加有机玻璃格挡;
  • 车门上方的路线指示为贴纸路线图配合小型LCD动态显示屏。

三期工程用车辆(148~173):共1批次26列[18],制造商型号为 SFM52,外观与二期车辆第二批次无异。三期车辆与二期车辆相比,其特性包括:

  • 座椅长度缩短,单侧单组座椅容纳人数从6人降低为4人,从而增大站立区域面积,缓解1号线的高峰期拥挤状况;
  • 车门上方的路线指示为大型横向LCD动态地图(与10号线和7号线的类似)。
更多信息 车厢编号, 受电弓 ...
Thumb
1号线第一批车辆内部,可见驾驶室尚未封窗,座椅两旁也未用有机玻璃隔断,后进行过客室改造,将车门上方闪灯路线图改为LCD屏幕
Thumb
随1号线二期开通增购的车辆内部,可见悬挂把手的横杆端部为圆形连接,座椅两旁也有有机玻璃隔断
Thumb
1号线三期增购列车内部(覆有车厢广告),可见座椅面积缩小,站立面积增大
Remove ads

信号

成都地铁1号线装有先进的无线CBTC讯号系统,包括自动营运、自动防护、自动监控等分系统。CBTC系统不仅能够保证车辆的自动安全运行,同时还能自动检测相邻列车的位置,并主动调整前后间隔;也能及时查明搭客的流量,并主动对行车间隔进行调节;而且能够快速诊断和恢复自身的故障。

未来发展

路线延伸

北延(已取消)

成都地铁第二期建设规划(2013-2020年)中,1号线三期首期工程北段计划延伸至韦家碾站以北一站一区间的赖家店站,但因受军事管理区的影响,韦家碾站以北暂不实施[19]

由于第四期建设规划中,27号线已另选位置新建赖家店站北延,替代了原1号线北延线的功能,在《成都市城市轨道交通线网规划》(2021版)公布图中,1号线赖家店站及北延计划已从2050年远景规划中移除。[20]

南延

在《成都市城市轨道交通线网规划》(2021版)公布图中,1号线计划自南端终点站科学城站向南延伸2站。[20]

路线拆分

15号线建成开通后,1号线支线段(包括支线上的红星路停车场)将划归15号线营运。

增设停车场

规划芦角村停车场位于1号线主线兴隆湖站西侧,具体建设时间不明。

未来规划转搭站

参考文献

外部链接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