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中正纪念堂站

台北捷運的轉乘車站,副站名「南門」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中正紀念堂站map
Remove ads

25°02′01″N 121°31′03″E

事实速览 中正纪念堂站(南门)Chiang Kai-Shek Memorial Hall Station(Nanmen), 位置 ...
更多信息 路轨月台配置 ...
事实速览 台湾语言写法及拼音, 汉字 ...
Thumb
台北市著名旅游景点与地标—中正纪念堂

中正纪念堂站,副站名“南门”,位于台北市中正区大安区交界处,为台北捷运淡水信义线松山新店线会让的捷运车站。在小南门线尚未与新店线整并为松山新店线前,该站曾是台北捷运第一个三线会让车站,而兴建中的万大树林线端点站亦设于此,通车后本站将再次成为三线会让车站。

Remove ads

车站概要

站名取自所在地东北侧著名名胜及明显公共建物“中正纪念堂”。车站位于罗斯福路一段中正区龙福里与新营里交界处,与南海路、林森南路的交叉口以及爱国东西路口间,万大线车站则预定设于南海路地下[3]

本站临近台北府城南门(丽正门),附近亦有南门市场,故以括号加注“南门”副站名。2018年新增日语,中正纪念堂站以音读ちゅうせいきねんどう Chūsei kinen dō”广播;2023年新增韩语,以“중정 기념당 (Jungjeong Ginyeomdang)”广播。

车站编号方面,淡水信义线为R08,松山新店线为G10,未来的万大树林线为LG01

此外,台北市政府台北市政府捷运工程局国家两厅院曾于2008年1月推出以地下道联络捷运站及两厅院的计划,原先预定2008年10月完工,不过由于钢筋水泥等原物料价格的飙涨而宣告暂缓。[4]2019年重启计划,将兴建通道串接中正纪念堂站5号出口与两厅院地下停车场,预计在2024年7月动工。[5][6]

Remove ads

车站构造

淡水信义线、松山新店线地下三层车站,月台型式采岛式叠式月台,为同台换乘站[7],两个岛式月台分别位于地下第二层及第三层两月台层间上下平行重叠,七个出入口,本站设有月台屏门[8]

兴建中的万大树林线为地下二层车站,设有一座岛式月台及两座出入口[9]

本站南端设有渡线联络淡水线及新店线之轨道,使其余高运量路线列车经新店线或小南门线抵达该站后,得以换轨至淡水线,前往北投机厂维修。

车站楼层

地面 出入口 出入口
地下
一楼
北侧大厅层 站厅、询问处、自动售票机验票闸门
洗手间(站体南侧付费区外)、往出口5、6、7
南侧大厅层 站厅、询问处、自动售票机验票闸门
洗手间(站体南侧付费区外)、往出口1、2、3、4
地下
二楼
一月台 淡水信义线往淡水北投方向(R09 台大医院站
岛式月台,淡水信义线左侧开门,松山新店线右侧开门
二月台 松山新店线往松山方向(G11 小南门站
一月台 万大-中和-树林线往莒光回龙方向(LG02 植物园站
岛式月台,左/右侧开门(兴建中)
二月台 万大-中和-树林线往莒光回龙方向(LG02 植物园站
地下
三楼
三月台   淡水信义线往象山大安方向(R07 东门站
岛式月台,淡水信义线右侧开门,松山新店线左侧开门
四月台   松山新店线往新店台电大楼方向(G09 古亭站

※中和线与新芦线贯通前,中和线、新店线往来淡水线都是透过本站南侧的渡线进入本站淡水线一月台、三月台运行,2012年9月30日起橙线贯通后,中和线不再与淡水线直通行驶。

※中和线列车初期先由古亭站南侧渡线进入新店线,再由本站南侧渡线进入淡水线。

※小南门线在2000年通车后,以本站为端点站(二月台、四月台皆为上行往西门方向,月台每四个月轮替开放)。2013年3月24日起,二月台配合出口1改建工程暂不使用,四月台暂时作为小南门线的端点站,直到2013年11月24日信义线通车后二月台恢复开放为上行月台,四月台则固定为下行月台,原行驶至本站的小南门线列车向南延驶至新店线台电大楼站。

※松山线通车前,新店线透过本站南端的渡线跨入淡水线直通行驶;2014年11月15日松山线开通起,新店线改直行小南门线至松山线。本站所有月台恢复原设计的列车方向停靠,新店线列车改透过二月台、四月台往来本站。

车站月台

本站一、三月台的LED跑马灯随信义线通车后,使用与信义线路段相同的LED跑马灯与电子看板。 本站二、四月台的跑马灯则使用新店线路段的新型跑马灯与电子看板。

车站出口

出口1~4位于车站南端、出口5~7位于车站北端,无障碍电梯位于出口1、出口5。其中有两个电梯于出口1位于南端,出口5位于北端。

更多信息 出入口, 图片 ...

出口1为了配合万大树林线施工于2013年3月24日进行改建。由于未来南海路下方的万大线站体启用后,为了与淡水信义线、松山新店线进行站内转乘,其付费区将透过通道连接至现有车站B1南侧大厅。届时横越南海路下方的出口1必须移位,并加建电梯和手扶梯连接地面和车站[10] ,同时一并兴建南侧大厅通往红线绿线月台的无障碍电梯,暂时封闭出口一及二号月台上方部分空间,穿堂层靠近出口一的付费区未来预留通道通往万大树林线,一号出口也设置独立进出站闸门。此工程已经完工于2014年10月8日重新启用开放。

另外出口2未来将并入到重建的新南门大楼共构,预计将跟新南门市场连通,届时完工后旧出口位置将铲除填平,可让人行道上的行走空间宽阔。[11]

Remove ads

历史

  • 1998年12月24日:淡水线侧(一月台、三月台)月台随着淡水线“台北车站-中正纪念堂”段、新店线“中正纪念堂-古亭”段与中和线正式通车而启用[12](p. 327)
  • 2000年8月31日:新店线侧(二月台、四月台)月台随着小南门线“西门-中正纪念堂”正式通车而加入营运[13]
  • 2010年11月:万大线前置工程动工。
  • 2013年3月24日:1号出口配合万大线与淡水线、新店线站内转乘工程封闭施工。
  • 2013年10月13日:办理信义线初勘作业。
  • 2013年11月8日:交通部办理信义线履勘作业。
  • 2013年11月24日:淡水线侧(一月台、三月台)月台之路轨随信义线“中正纪念堂—象山”正式通车而延伸至象山站。另因应信义线通车,小南门线自本站延伸至新店线台电大楼站。至此,本站四线月台全数进入营运。[14]
  • 2014年3月30日:330反服贸游行期间,本站与台大医院站一度涌入大量人潮,当日下午2点至2点40分启动列车过站不停模式,淡水线当日有八班列车过站不停。[15]
  • 2014年7月1日:淡水线新店线月台屏门正式启用。
  • 2014年10月8日:重置新建后的1号出口开放使用。
  • 2014年11月15日:随松山线“松山-西门”通车,新店端发出的列车将透过原小南门线开往松山站,象山端发出的列车将直通至淡水站,本站四侧月台回复原本营运设计。
  • 2017年2月6日:万大线站体动工[9]
  • 2025年5月19日:本站2号出口因配合万大线转乘连通道工程暂停开放。[16]
Remove ads

利用状况

Thumb
小南门线时期列车进入中正纪念堂站
Thumb
淡水信义线及松山新店线列车同时停靠于中正纪念堂站

本处除捷运站外,车站周围的罗斯福路、爱国东路与中山南路皆设有“捷运中正纪念堂站”巴士站牌,有多条巴士路线行经。周边也有不少行政机关与公共设施,爱国东路上则有许多婚纱店。

根据2024年12月资料,中正纪念堂站每日进出站客量约为59,021[2]人次,在台北捷运各站中排行第21名。由于本站两线列车几乎同时抵达,且为同台换乘站的缘故,经常有于两线之间换车的搭客在月台上穿梭,繁忙程度亦较其他转乘站高,是系统内转乘人次最高的车站之一。此外也为了防止人员蓄意跳轨等因素,本站亦于2013年增设月台屏门来保护民众与行车的安全[17]

更多信息 年, 年间 ...
Remove ads

公共艺术

中正纪念堂站因为是国家戏剧院与音乐厅等重要文化机构的主要进出玄关,再加上车站内部空间广阔且有加高挑高高度的月台区,因此拥有与台北捷运其他车站迥异的内装布局并摆设有许多公共艺术品。车站内部皆是以石材墙面装饰,包括上层月台正上方的天花板到车站出口手扶梯处与中间连结的走道,都可以看到各种不同的公共艺术品。

非想、想飞
往金华街之出口3自动扶梯侧墙有一组由林书民制作、玻璃材质的全像摄影公共艺术作品,此全像摄影描述了一架纸飞机的机身,由一张白纸变成包括毕业证书、联考考卷、火车时刻表乃至于罚单等各种一个人的生命中会遇到的纸张状物件,并在最后化成一只鸽子的过程[19]
舞台、月台
在车站月台层之间的上方楼梯设置、以烤漆不锈钢板与钢管的二组垂帘造型公共艺术作,作者为黄承令[20]
轻松的云、走路的乐
“轻松的云、走路的乐”是一组设置在往财政部之出入口7通道壁面(音符图案)及天花(灯箱60件)处的公共艺术作品,由庄普与杨岸创作。在灯箱中展示的图片,是全台湾在不同时期、不同场景的各种画面。
Remove ads

车站周边

巴士资讯

站牌名为《捷运中正纪念堂站(罗斯福)》、《捷运中正纪念堂站》、《捷运中正纪念堂站(中山)》、《捷运中正纪念堂站(劳保局)》、《捷运中正纪念堂站(爱国)

更多信息 编号, 经营业者 ...
Remove ads

脚注

外部链接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