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文理书院(香港)

香港中學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文理書院(香港)
Remove ads

文理书院(香港)(英语:Cognitio College (Hong Kong))是香港一所全日制政府津贴的男女文法中学,位于港岛东区柴湾萃文道四号。文理书院(香港)为文理书院的于1962年所创立的第一所学校,而第二所分校是于1970年开办,位于九龙九龙城区启德沐虹街6号的文理书院(九龙)

事实速览 文理书院 Cognitio College, 地址 ...

校政管理

历任校监
  • 张永贤 先生[1]
  • 潘顺国 先生
历任校长
  • 欧阳昇良 先生
历任副校长
  • 蔡志杰 先生
  • 梁定安 先生

校名

文理书院(香港)的英文校名“COGNITIO”一词是拉丁文,是有不断追寻知识的意思;而中文校名“文理”一词意为提倡通识教育,文科、理科同样并重,故名“文理”。

历史及建筑特色

文理书院创校早期是一所私立学校,办学团体是文理英文书院(1979)有限公司,在1962年由一群香港大学毕业生创立,最初成立的校址位于铜锣湾金殿大厦2楼,即今日港铁天后站上盖柏景台对面,邻近维多利亚公园,其后于1967年迁往湾仔万茂径21号,后来学校继续扩展,并于1970年开办九龙分校名为文理书院(九龙)

书院于1974年自建校舍,迁往柴湾萃文道4号现址,因为资金不足因此校舍要分期兴建,1974年只能完成第一期的部分课室、办公室、实验室及特别室工程,该期工程由H. Y. Chan建筑师负责设计。而港九文理在1982年转作政府津贴中学后,便向政府申请兴建柴湾校舍未完成的部分,但政府以财政为理由只批出资助兴建课室及特别室,后来于1987年完成了第二期5层高之增建课室工程,该期工程由关吴黄建筑师工程师事务所负责设计。但一所标准学校基本要有的礼堂要经过多年的折腾到1996年11月才能获批正式动土。而第三期则为4层高连地库一层的船型礼堂(方树泉堂)礼堂,座落于原有的篮球场之上。因此,学校需要在礼堂上盖兴建一个标准篮球场。建筑物的船型外型是喻意年青人的成长和发展,正如通过茫茫大海,绝对需要一艘坚固的船只支持以渡过无法预测的风浪及人生中的高低起跌。新礼堂的设计正象征着那艘带领年青人渡过充满挑战的前路的船只。而前方的灯塔形建筑物,实为消防泵房及水缸,喻意文理老师为学生的人生旅程作出导航指引,正如灯塔给予船只方向般,保护船只有安全的旅程。礼堂内部刻有著名书法家余寄抚先生所赠的对联“弘扬五育,爱延孺子;励学专志,回馈社群。”上联是勉励老师的,而下联则是勉励学生和校友。此建筑是由本港著名建筑师关永康校友设计,在1998年落成启用,学校亦从此结束了长期借用其他地方的礼堂举行活动的日子。在2001年,该校更完成最后一期第四期7层高的张永贤教学楼工程,该期工程由简陈建筑师事务所负责设计。

校训

文理书院以“博学、审问、慎思、明辨、笃行[2]”为校训。原文出自儒家经书《礼·中庸》第二十章:“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国父孙中山先生曾于1924年11月11日在广东大学举行成立典礼时亲笔提写“博学、审问、慎思、明辨、笃行”,后来成为广东省广州市的中山大学[3],台湾的国立中山大学[4]的校训。

社制及运动项目方面

文理书院(香港)一向不设社制,而体育衫则以学生的性别分颜色,以资识别。文理书院(香港)每年都均会举行一次水运会(如该年参赛人数不足则会停办);以及一次陆运会(分初赛以及决赛),每隔五年亦会与文理书院(九龙)携手合作举行联校陆运会。

学校设施

资讯科技教学设施包括电脑室电脑200余台、手提电脑60部、平板电脑约35部;另有语言室校园电视台辅导室礼堂图书馆饭堂等;全部课室及特别室均安装冷气投影机电脑。校舍内的设施如下:

  • 28个课室
  • 1个生物实验室
  • 1个物理实验室
  • 1个化学实验室
  • 1个综合科学实验
  • 1个语言室
  • 1个电脑辅助学习室
  • 1个英语活动中心
  • 1个音乐
  • 1个社工
  • 1个校园电视台
  • 美术
  • 食物
  • 礼堂
  • 训导及辅导室
  • 教职员、家长及校友联谊室
  • 会议室
  • 校务处
  • 教员室
  • 篮球场
  • 攀石墙
  • 有盖操场
  • 图书馆
  • 学生活动中心
  • 新翼大楼

香港杰出学生选举

直至2018年(第33届),在香港杰出学生选举共出产1名杰出学生。

校友

参见

注释

参考

外部链接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