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文艺青年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文艺青年,原本是指喜爱艺术的青年;21世纪后用法发生变化,主要指拒绝随大流、标志自己与众不同的志向与品味的青年,有时英语中会被译成“hipster”[1]。
运用演变
文青在1990年代前,“文艺青年”一词是在社会文学运动当中被运用;1990年代后,则是演变成网络流行语的运用;同时也受到网络爆红的影响,文青一词开始在台湾大众媒体广为流传,最初的词义也逐渐模糊,网络上衍生出各自主观的论述,例如用来形容一个人的穿着、行为、个性、嗜好、文章写作风格;目前文青常有嘲笑、贬低性质或成为自嘲用语;也逐渐成为一种风格。[2][3][4][5]
词源发展
应该克服自己旧有的个人主义,而来参加集体的社会运动。
——郭沫若,《留声机器的回音-文艺青年应取的态度的考察》
- 1950年,中国青年写作协会成立,其宗旨为:“团结青年作者,培养青年文艺兴趣,提高创作水准,发挥文艺力量”。
从小我就是个“文学青年”,对文学的兴趣非常浓厚。
——王昶雄,《淡水河畔的美丽涟漪-王昶雄专访》
参考来源
参见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