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斯洛文尼亚语
語言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斯洛文尼亚语(slovenski jezik 或 slovenščina),属印欧语系斯拉夫语族,为斯洛文尼亚的官方语言,在全球有约2百万使用者,分为8种互不相通的方言群。斯洛文尼亚语比较接近塞尔维亚-克罗地亚语。
![]() |
标准化
标准斯洛文尼亚语是18世纪和19世纪形成的国家标准语言,以上卡尼奥拉方言和下卡尼奥拉方言为基础,更具体地说是以卢布尔雅那和邻近地区的语言为基础。下卡尼奥拉方言群是16世纪普里莫日·特鲁巴尔在写作中使用的方言,而他也使用卢布尔雅那的斯洛文尼亚语,因为他在该市生活了20多年。特鲁巴尔将卢布尔雅那的语言作为后来成为标准斯洛文尼亚语的基础,并辅以他的母语——下卡尼奥拉方言。[1]特鲁巴尔的选择后来也被16世纪的其他新教作家采用,并最终导致了一种更标准的语言的形成。在18世纪和19世纪初的语言复兴期间,大多数作家也使用了上卡尼奥拉方言,也是弗兰采·普雷谢伦所说的语言,他和大多数斯洛文尼亚作家和诗人一样,在卢布尔雅那生活和工作,那里的语言越来越接近上卡尼奥拉方言[1]。在斯洛维尼亚之地上,义务教育使用标准斯洛文尼亚语以外的语言的地区,非标准方言得到了更好的保护,奥地利的克恩顿州斯洛文尼亚人和意大利的斯洛文尼亚少数民族就是这种情况。例如,意大利乌迪内省的雷西亚和托雷方言与其他斯洛文尼亚方言差异最大。
Remove ads
定义
斯洛文尼亚语是一种印欧语系语言,与塞尔维亚-克罗地亚语一起属于斯拉夫语南斯拉夫语支的西部亚群。它与塞尔维亚-克罗地亚语的查方言,尤其是卡伊方言很接近,但在谱系上与波斯尼亚语、克罗地亚语、黑山语和塞尔维亚语标准语言的基础什托方言相距甚远。一般来说,斯洛文尼亚语,特别是普雷克穆列斯洛维尼亚语,与克罗地亚扎戈列和梅吉穆列县的过渡卡伊方言具有最高水平的相互理解性。此外,斯洛文尼亚语与所有南斯拉夫语言,包括东部亚群的语言,即保加利亚语、马其顿语和托尔拉库方言,都有某些语言特征。
与各种塞尔维亚-克罗地亚语的相互理解受到词汇、语法和发音差异的阻碍,卡伊方言是最容易相互理解的。斯洛文尼亚语与西斯拉夫语支有一些共同点,这在其他南斯拉夫语中是找不到的。[2]
历史
与所有斯拉夫语言一样,斯洛文尼亚语的根源可以追溯到产生古教会斯拉夫语的同一原始斯拉夫语族。与斯洛文尼亚语相关的独特书面方言的最早已知例子来自弗赖辛手稿,在斯洛文尼亚语中称为Brižinski spomeniki。人们普遍估计它们的起源日期在公元972年至1039年之间(最有可能在公元1000年之前)。这些宗教著作是所有斯拉夫语言中现存最古老的手稿之一。
弗赖辛手稿记录了原始斯洛文尼亚语,他在比现代斯洛文尼亚人更分散的地区使用,其中包括现今奥地利的克恩顿州和施泰尔马克州,以及东蒂罗尔、南蒂罗尔的普斯特河谷和上奥地利州和下奥地利州的一些地区。[3]
9世纪至12世纪,原始斯洛文尼亚语传播到伊斯特拉县北部和的里雅斯特周围地区。到了15世纪,大部分北部地区逐渐被德国化:讲斯洛文尼亚语的领土的北部边界稳定在克拉根福以北至菲拉赫以南和克恩顿州黑马戈尔以东的线上,而在施泰尔马克州,它或多或少与目前的奥地利-斯洛文尼亚边界相同。直到19世纪末,这一语言边界几乎没有变化,当时发生了第二次德国化进程,主要是在克恩顿州。
在中世纪的大部分时间里,斯洛文尼亚语是农民的方言,尽管斯洛文尼亚领土上的大多数城镇也与德语或意大利语一起使用。尽管在此期间,德语成为贵族的口语,但斯洛文尼亚语在克恩顿州、卡尼奥拉州和施泰尔马克州贵族的宫廷生活中也发挥了一定的作用。斯洛文尼亚某些仪式公式的存续证明了这一点(例如克恩顿公爵的仪式装置)。Buge waz primi,gralva Venus!(“愿上帝与你同在,维纳斯女王!”),伯恩哈德·冯·施潘海姆在1227年(或1238年)抵达克恩顿州时,用这首诗迎接了伪装成维纳斯在欧洲各地旅行的诗人乌尔里希·冯·列支敦士登,这是该地区高级贵族中某种程度的斯洛文尼亚知识的另一个例子。[4]
第一个印刷的斯洛文尼亚语词汇本“stara pravda”(意为“旧正义”或“旧法律”)于1515年在维也纳出现在镇压斯洛文尼亚农民起义的德国雇佣军的一首诗中:这个词被作为农民的座右铭和战斗口号提出。标准斯洛文尼亚语出现在16世纪下半叶,这要归功于在宗教改革期间活跃的斯洛文尼亚路德宗作家的作品。这一时期最著名的作家是普里莫什·特鲁巴尔,他用斯洛文尼亚语写了第一本书;亚当·博霍里奇,斯洛文尼亚第一部语法书的作者;尤里·达尔马丁将整本圣经翻译成斯洛文尼亚语。
从中世纪晚期到1918年奥匈帝国解体,在今天的斯洛文尼亚境内,德语是精英阶层的语言,斯洛文尼亚语是普通民众的语言。在此期间,德语对斯洛文尼亚人产生了强烈的影响;许多德语词汇在当代斯洛文尼亚口语中得以保留。20世纪20年代之前,许多斯洛文尼亚科学家也用外语写作,主要是德语,德语是当时整个中欧的科学通用语言。
Remove ads
在19世纪浪漫民族主义兴起期间,伊利里亚运动和泛斯拉夫主义的文化运动将塞尔维亚-克罗地亚语,特别是克罗地亚方言和捷克语的单词带入了标准的斯洛文尼亚语,主要是为了取代以前从德语借来的单词。这些创新大多保留了下来,尽管有些在后来的开发中被放弃了。19世纪下半叶,许多民族主义作家大量使用塞尔维亚-克罗地亚语词汇,但将其改编为斯洛文尼亚语拼写:其中包括弗兰·莱夫斯蒂克和约西普·尤尔契奇,他们于1866年用斯洛文尼亚语写了第一部小说。这一趋势在世纪末被第一代现代主义斯洛文尼亚作家(最著名的是作家伊凡·参卡尔)扭转,他们采用了一种更纯粹、源自当地的语言,没有过度借用塞尔维亚-克罗地亚语。
在20世纪二三十年代的南斯拉夫王国时期,塞尔维亚-克罗地亚语的影响力再次增强。这遭到了年轻一代斯洛文尼亚作家和知识分子的反对;最强烈反对塞尔维亚-克罗地亚语对斯洛文尼亚语过度影响的是与左翼杂志《现代》有关的知识分子,以及一些年轻的天主教活动家和作家。1945年后,前几十年使用的许多塞尔维亚-克罗地亚语单词被删除。其结果是,1910年代的斯洛文尼亚文本往往比1920年代和1930年代的文本更接近现代斯洛文尼亚语。
1920年至1941年间,南斯拉夫王国的官方语言被定义为“塞尔维亚-克罗地亚-斯洛文尼亚语”,实际上只是塞尔维亚-克罗地亚语。然而,在斯洛文尼亚,斯洛文尼亚语仍在教育和行政中使用。许多国家机构只使用塞尔维亚-克罗地亚语,斯洛文尼亚-塞尔维亚-克罗地亚双语在斯洛文尼亚公共生活的许多领域得到了应用。例如,在邮局、铁路和行政办公室,塞尔维亚-克罗地亚语与斯洛文尼亚语一起使用。然而,政府雇员期望在斯洛文尼亚说斯洛文尼亚语。
与此同时,斯洛文尼亚西部(斯洛文尼亚沿海地区和内卡尼奥拉西部地区)处于意大利的管理之下,并遭受法西斯意大利化的暴力政策;同样的政策也适用于弗留利斯洛文尼亚人、戈里齐亚和的里雅斯特的斯洛文尼亚语使用者。1923年至1943年间,在这些地区,所有公开使用斯洛文尼亚语的行为都被严格禁止,斯洛文尼亚语活动家受到国家的迫害。
1920年卡林西亚归属公投后,在仍由奥地利管理的克恩顿州南部讲斯洛文尼亚语的地区实施了不太严厉的德国化政策。1938年德奥合并后,克恩顿州也严格禁止使用斯洛文尼亚语。这加速了克恩顿州的语言替换过程,这一过程在整个20世纪下半叶持续进行:根据1910年的奥匈人口普查,克恩顿州约21%的居民在日常交流中说斯洛文尼亚语;到1951年,这一数字已降至不到10%,到2001年仅为2.8%。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斯洛文尼亚被法西斯意大利、纳粹德国和匈牙利王国等轴心国瓜分。每个占领国都试图压制或完全镇压斯洛文尼亚人。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斯洛文尼亚成为南斯拉夫联邦的一部分。虽然在联邦一级没有官方语言,但塞尔维亚-克罗地亚语在各个方面都是权威方言,而斯洛文尼亚语仍然局限于现在的联邦斯洛文尼亚,在那里它再次被确认为官方语言。在斯洛文尼亚境内,它几乎被用于公共生活的所有领域。一个重要的例外是南斯拉夫人民军,即使在斯洛文尼亚,也只使用塞尔维亚-克罗地亚语。
国家独立进一步强化了语言:自1991年斯洛文尼亚获得独立以来,斯洛文尼亚语一直被用作公共生活各个领域的官方语言。2004年,斯洛文尼亚加入欧盟后,它成为欧盟的官方语言之一。
尽管如此,塞尔维亚-克罗地亚语在解体后对斯洛文尼亚语的影响仍然较小,最突出的是口语中的俚语。[5]
2008年2月,文学史学家、斯洛文尼亚语社区出版社总裁约扎·马赫尼奇表示,斯洛文尼亚语是一种丰富的语言,足以表达一切,包括最复杂和最专业的文本。2010年2月,著名的斯洛文尼亚语言学家亚内兹·杜拉尔评论说,虽然斯洛文尼亚语不是濒危语言,但其范围一直在缩小,特别是在科学和高等教育领域。[6]
Remove ads
字母及发音
Remove ads
参考文献
- Greenberg, Mark L., A Short Reference Grammar of Standard Slovene, Kansas: University of Kansas, 2006 [2020-01-2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3-11)
- Herrity, Peter, Slovene: A Comprehensive Grammar, London: Routledge, 2000, ISBN 0415231485
- Jurgec, Peter, Schwa in Slovenian is Epenthetic, Berlin, 2007
- Šolar, Jakob, Slovenski pravopis, Ljubljana: Državna založba Slovenije, 1950 (斯洛文尼亚语)
- Šuštaršič, Rastislav; Komar, Smiljana; Petek, Bojan, Slovene, Handbook of the International Phonetic Association: A guide to the use of the International Phonetic Alphabet,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35–139, 1999, ISBN 0-521-65236-7, doi:10.1017/S0025100300004874
- Toporišič, Jože, Slovenski pravopis, Ljubljana: SAZU, 2001 [2020-01-2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8-14)
Remove ads
参见
- 塞尔维亚-克罗地亚语
- 斯洛文尼语语法(Slovene grammar)
- 斯洛文尼语音系(Slovene phonology)
- 斯洛文尼语字母(Slovene alphabet)
- 斯洛文尼语变格(Slovene declension)
- 斯洛文尼语数词(Slovene numerals)
- 斯洛文尼语方言(Slovene dialects)
外部链接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