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高雄旗山孔子庙
臺灣、也是全東南亞佔地面積最大的孔子廟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高雄旗山孔子庙位于台湾高雄市旗山区鼓山公园(原称中山公园)内,占地约有4.1公顷,为台湾、也是全东南亚占地面积最大的孔子庙[1][2]。旗山孔子庙在2010年高雄市县市合并前为高雄县境内唯一的孔子庙,于县市合并后与原高雄市左营区孔子庙形成闹双胞的现象,因此目前每年举行的祭孔大典改成两庙轮流举办。[2]
沿革
旗山孔子庙的前身为台湾日治时期兴建的旗山神社,日本二战投降,国民政府接管台湾后,神社建筑遭到破坏。直到1983年由时任高雄县县长蔡明耀推动之下[3],将旗山神社改建为高雄县孔子庙,历经两年施工其于1985年完工启用。[4]
2010年高雄市县市合并后,使得合并后的高雄市拥有原高雄市设立的左营孔子庙,以及原高雄县的旗山孔子庙,为此合并后的高雄市政府将每年都会举办的祭孔大典改成两边轮流举办,以解决孔子庙闹双包的状况。[2]
2016年2月高雄市美浓区发生里氏震级6.6地震,造成台湾南部地区多处灾情,旗山孔子庙也因地震发生而受损,供俸孔子牌位的大成殿有18根柱梁柱油漆碎裂掉落,南面墙壁大片剥落并钢筋明显外露,外围设施则花格砖墙倒塌、地板隆起等灾情。[5]
旗山区公所于地震灾后会同高雄市土木技师公会人员前往旗山孔子庙进行灾害受损鉴定。经建筑技师评估后认定大部分损坏为非结构性损坏,因此高雄市政府民政局动用灾害准备金,于2016年4月底发包修复旗山孔子庙,总修复经费约为新台币120万元,修复工程于该年8月上旬,928教师节之前完工重新启用。[5]
Remove ads
建筑
旗山孔子庙方位座西朝东依山势兴建,因此孔子庙布局上与以往传统设计不同,是台湾所有的孔庙中较特殊的规划[6][7]。旗山孔子庙有两座棂星门、大成门、大成殿、东西庑、崇圣祠等建筑,但无万仞宫墙与泮池的设计[6]。自旗山市区的山脚往旗山孔子庙须经由500阶的阶梯前往[8],至第一平台,进入第一座棂星门,设有五开牌坊,门采七开间,门楣横书“道贯古今”,为中华民国总统蒋经国篆书,左右两侧的门牌,以石板封饰并刻有旗山孔子庙之建庙历史。通过第一座棂星门后进入大进阶,左右侧各有一条阶梯进入第二平台及孔子庙主体建筑。[6]
主体建筑遵循宋朝建筑样式而建,以黄色琉璃瓦、朱红梁柱[1],以及白玉栏栅衬饰,包含棂星门、大成门、大成殿、东西庑、崇圣祠等设施。大成殿位于独立台基上,屋顶采重檐歇山式,檐下以柱列支撑,形成柱廊。前方设有丹墀,是祭孔典礼时跳佾舞的地方。[6]
祭典
由于旗山孔子庙因占地广大之因素,因此每年孔子诞辰的释奠大典中所跳的佾舞,是采用天子专用的八佾舞。旗山孔子庙的八佾舞共有8行8列共64人,与其他孔子庙的六佾舞,场面较为盛大,并且旗山孔子庙的释奠大典采用改良式拔智慧毛、过聪门活动,以毛笔取代传统牛毛。[8]
图集
-
旗山孔子庙第二棂星门。
-
旗山孔子庙大门。
-
旗山孔子庙大成殿内祭祀的孔子牌位。
参见
资料来源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