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号
|
使用期 (西历年月日)
|
使用期 (和历年月日)
|
在位天皇
|
改元理由
|
典故
|
参考 来源
|
大同
|
806年6月8日 - 810年10月19日
|
元年五月十八日 - 五年九月十八日
|
平城天皇
|
平城天皇即位
|
- 《尚书·周书·洪范》:“汝则从、龟从、筮从、卿士从、庶民从,是之谓大同。”[4]
- 《礼记·礼运》:“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5]
|
|
嵯峨天皇
|
弘仁
|
810年10月20日 - 824年2月7日
|
元年九月十九日 - 十五年正月初四日
|
嵯峨天皇即位
|
(无)
|
|
淳和天皇
|
天长
|
824年2月8日 - 834年2月13日
|
元年正月初五日 - 十一年[注 2]正月初二日
|
淳和天皇即位
|
《老子·无私[注 3]》:“天长地久。天地所以能长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注 4],故能长生。”[10][注 5]
|
|
仁明天皇
|
承和
|
834年2月14日 - 848年7月15日
|
元年正月初三日 - 十五年六月十二日
|
仁明天皇即位
|
《白虎通·封禅》:“天下太平符瑞所以来至者,以为王者承统理,调和阴阳,阴阳和,万物序,休气充塞,故符瑞并臻,皆应德而至。”[14][注 6]
|
|
嘉祥
|
848年7月16日 - 851年5月31日
|
元年六月十三日 - 四年四月二十七日
|
丰后国献白龟
|
《汉书·匡张孔马传》:“百姓安,阴阳和,神灵应,而嘉祥见。”[16]
|
|
文德天皇
|
仁寿
|
851年6月1日 - 854年12月22日
|
元年四月二十八日 - 四年十一月二十九日
|
文德天皇即位 白龟与甘露出现
|
- 《艺文类聚·祥瑞部·甘露》:“《孙氏瑞应图》曰:‘甘露降于草木……食之令人寿。’”[18]
- 《论语·雍也》:“子曰:‘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19]
|
[21]
|
齐衡
|
854年12月23日 - 857年3月19日
|
元年十一月三十日 - 四年二月二十日
|
石见国献醴泉
|
《周礼注疏·冬官考工记下》:“《曲礼》‘执君器齐衡’。”[22][注 7]
|
|
天安
|
857年3月20日 - 859年5月19日
|
元年二月二十一日 - 三年四月十四日
|
美作国、常陆国 献白鹿与连理树
|
- 《礼记·乡饮酒义》:“此五行者,足以正身安国矣。彼国安而天下安。”[24]
- 《史记·周本纪》:“天下安宁。”[25]
|
|
清和天皇
|
贞观
|
859年5月20日 - 877年5月31日
|
元年四月十五日 - 十九年四月十五日
|
清和天皇即位
|
《易传·系辞下》:“天地之道,贞观者也。”[27]
|
|
阳成天皇
|
元庆
|
877年6月1日 - 885年3月10日
|
元年四月十六日 - 九年二月二十日
|
阳成天皇即位 白雉与白鹿获上献
|
|
|
光孝天皇
|
仁和
|
885年3月11日 - 889年5月29日
|
元年二月二十一日 - 五年四月二十六日
|
光孝天皇即位
|
- 《礼记·儒行》:“歌乐者,仁之和也。”[32]
- 《艺文类聚·帝王部·后汉光武帝》:“圣德宣仁以和众。”[33]
|
|
宇多天皇
|
宽平
|
889年5月30日 - 898年5月19日
|
元年四月二十七日 - 十年四月二十五日[注 8]
|
宇多天皇即位
|
- 《汉书·赵尹韩张两王传》:“宽大之政行,和平之气通。”[36]
- 《后汉书·郭陈列传》:“躬家世掌法,务在宽平。”[37]
|
|
醍醐天皇
|
昌泰
|
898年5月20日 - 901年8月30日
|
元年四月二十六日[注 9] - 四年七月十四日
|
醍醐天皇即位
|
《旧唐书·音乐三》:“堂堂圣祖兴,赫赫昌基泰。”[40]
|
|
延喜
|
901年8月31日 - 923年5月28日
|
元年七月十五日 - 二十三年闰四月初十日
|
辛酉革命 天变
|
《艺文类聚·帝王部·帝禹夏后氏》:“《尚书璇玑钤》曰:‘禹开龙门,导积石,玄圭出,刻曰:“延喜玉,受德天赐佩”。’”[42]
|
|
延长
|
923年5月29日 - 931年5月15日
|
元年闰四月十一日 - 九年四月二十五日
|
水潦[注 10] 疾疫
|
《文选·白雉诗》:“彰皇德兮侔周成。永延长兮膺天庆。”[45]
|
|
朱雀天皇
|
承平
|
931年5月16日 - 938年6月21日
|
元年四月二十六日 - 八年五月二十一日
|
朱雀天皇即位
|
《汉书·食货志》:“今累世承平,豪富吏民訾数钜万。”[47]
|
|
天庆
|
938年6月22日 - 947年5月14日
|
元年五月二十二日 - 十年四月二十一日[注 11]
|
厄运 地震 御慎
|
《汉书·公孙弘卜式兒宽传》:“金声而玉振之,以顺成天庆,垂万世之基。”[50]
|
|
村上天皇
|
天历
|
947年5月15日 - 957年11月20日
|
元年四月二十二日[注 12] - 十一年十月二十六日
|
村上天皇即位
|
《论语·尧曰》:“尧曰:‘天之历数在尔躬。’”[53]
|
|
天德
|
957年11月21日 - 961年3月4日
|
元年十月二十七日 - 五年二月十五日
|
水旱
|
- 《周易·乾》:“‘飞龙在天’,乃位乎天德。”[55]
- 《礼记·中庸》:“苟不固聪明圣知,达天德者,其孰能知之?”[56]
|
|
应和
|
961年3月5日 - 964年8月18日
|
元年二月十六日 - 四年七月初九日
|
辛酉革命 皇居火灾
|
《晋书·律历中》:“鸟兽万物莫不应和。”[58]
|
|
康保
|
964年8月19日 - 968年9月7日
|
元年七月初十日 - 五年八月十二日
|
甲子革令 旱魃
|
《尚书·周书·康诰》:“别求闻由古先哲王,用康保民,弘于天。”[60]
|
|
冷泉天皇
|
安和
|
968年9月8日 - 970年5月2日
|
元年八月十三日 - 三年三月二十四日
|
冷泉天皇即位
|
- 《礼记·乐记》:“是故治世之音安以乐,其政和。”[62]
- 《汉书·礼乐志》:“四时舞者,孝文所作,以明示天下之安和。”[63]
|
|
圆融天皇
|
天禄
|
970年5月3日 - 974年1月15日
|
元年三月二十五日 - 四年十二月十九日
|
圆融天皇即位
|
《尚书·虞书·大禹谟》:“慎乃有位,敬修其可愿,四海困穷,天禄永终。”[65]
|
|
天延
|
974年1月16日 - 976年8月10日
|
元年十二月二十日 - 四年七月十二日
|
天变 地震
|
《艺文类聚·帝王部·魏文帝》:“志所存,皇虽殪没,天禄永延。”[67]
|
|
贞元
|
976年8月11日 - 978年12月30日
|
元年七月十三日 - 三年十一月二十八日
|
火灾 地震
|
《文选·思玄赋》:“乃贞吉之元符。”[69]
|
|
天元
|
978年12月31日 - 983年5月28日
|
元年十一月二十九日 - 六年四月十四日
|
灾变 阳五厄
|
《史记·历书》:“王者易姓受命,必慎始初,改正朔,易服色,推本天元,顺承厥意。”[71]
|
|
永观
|
983年5月29日 - 985年5月18日
|
元年四月十五日 - 三年四月二十六日
|
干魃 皇居火灾
|
《尚书·周书·洛诰》:“王伻殷乃承叙,万年其永观朕子怀德。”[73]
|
|
花山天皇
|
宽和
|
985年5月19日 - 987年5月4日
|
元年四月二十七日 - 三年四月初四日
|
花山天皇即位
|
- 《尚书·周书·君陈》:“宽而有制从容以和。”[75]
- 《后汉书·朱乐何列传》:“以宽和为政。”[76]
|
|
一条天皇
|
永延
|
987年5月5日 - 989年9月9日
|
元年十一月二十九日 - 三年八月初七日
|
一条天皇即位
|
|
|
永祚
|
989年9月10日 - 990年11月25日
|
元年八月初八日 - 二年十一月初六日
|
彗星 地震
|
|
|
正历
|
990年11月26日 - 995年3月24日
|
元年十一月初七日 - 六年二月二十一日
|
大风 天变
|
《史记·历书》:“新垣平以望气见,颇言正历服色事。”[71]
|
|
长德
|
995年3月25日 - 999年1月31日
|
元年二月二十二日 - 五年正月十二日
|
疾疫 天变
|
《百官箴·城门校尉箴》:“唐虞长德,而四海永怀。”[87]
|
|
长保
|
999年2月1日 - 1004年8月7日
|
元年正月十三日 - 六年七月十九日
|
天变 炎旱
|
《国语·周语中》:“若本固而功成,施遍而民阜,乃可以长保民矣。”[89]
|
|
宽弘
|
1004年8月8日 - 1013年2月7日
|
元年七月二十日 - 九年十二月二十四日
|
天变地妖
|
《汉书·元帝纪》:“宽弘尽下,出于恭俭,号令温雅,有古之风烈。”[91]
|
|
三条天皇
|
长和
|
1013年2月8日 - 1017年5月20日
|
元年十二月二十五日 - 六年四月二十二日
|
三条天皇即位
|
《礼记·冠义》:“君臣正,父子亲,长幼和,而后礼义立。”[93]
|
|
后一条天皇
|
宽仁
|
1017年5月21日 - 1021年3月16日
|
元年四月二十三日 - 五年二月初一日
|
后一条天皇即位
|
《会稽记》:“宽仁祐云云。”[注 15]
|
|
治安
|
1021年3月17日 - 1024年8月22日
|
元年二月初二日[注 16] - 四年七月十二日
|
辛酉革命
|
《汉书·贾谊传》:“陛下何不壹令臣得孰数之于前,因陈治安之策,试详择焉!”[98]
|
|
万寿
|
1024年8月23日 - 1028年8月17日
|
元年七月十三日 - 五年七月二十四日
|
甲子革令
|
《诗经·小雅·南有嘉鱼之什·南山有台》:“乐只君子,邦家之光。乐只君子,万寿无疆。”[100]
|
|
长元
|
1028年8月18日 - 1037年5月8日
|
元年七月二十五日 - 十年四月二十日
|
疫病 炎旱
|
《六韬》:“天之为天,元为天长矣。地久矣,长久在其元。万物在其间,各得自利,谓之泰平。”[注 17]
|
|
后朱雀天皇
|
长历
|
1037年5月9日 - 1040年12月15日
|
元年四月二十一日 - 四年十一月[注 18]初九日
|
后朱雀天皇即位
|
《晋书·杜预传》:“作《盟会图》、《春秋长历》,备成一家之学。”[105]
|
|
长久
|
1040年12月16日 - 1044年12月15日
|
元年十一月初十日 - 五年十一月二十三日
|
灾变 内里烧失
|
《老子·无私[注 3]》:“天长地久。天地所以能长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注 4],故能长生。”[10][注 5]
|
|
宽德
|
1044年12月16日 - 1046年5月21日
|
元年十一月二十四日 - 三年四月十三日
|
疾疫 干魃
|
《后汉书·宣张二王杜郭吴承郑赵列传》:“海内欢欣,人怀宽德。”[107]
|
|
后冷泉天皇
|
永承
|
1046年5月22日 - 1053年2月1日
|
元年四月十四日 - 八年正月初十日
|
后冷泉天皇即位
|
|
|
天喜
|
1053年2月2日 - 1058年9月18日
|
元年正月十一日 - 六年八月二十八日
|
天变 怪异
|
《抱朴子》:“人主有道,则嘉祥并臻,此则天喜也。”[注 20]
|
|
康平
|
1058年9月19日 - 1065年9月3日
|
元年八月二十九日 - 八年八月初一日
|
大极殿、法成寺火灾
|
《后汉书·梁统列传》:“文帝宽惠柔克,遭世[注 21]康平。”[113]
|
|
治历
|
1065年9月4日 - 1069年5月5日
|
元年八月初二日 - 五年四月十二日
|
旱魃 三合厄
|
《尚书正义·泰誓上》:“‘君子以治历明时。’然则改正治历,必自武王始矣。”[115][注 22]
|
|
后三条天皇
|
延久
|
1069年5月6日 - 1074年9月15日
|
元年四月十三日 - 六年八月二十二日
|
后三条天皇即位
|
《尚书正义·君奭》:“我以道惟安宁王之德,谋欲延久。”[118][注 23]
|
|
白河天皇
|
承保
|
1074年9月16日 - 1077年12月4日
|
元年八月二十三日 - 四年十一月十六日
|
白河天皇即位 三合厄
|
《尚书·周书·洛诰》:“承保乃文祖受命民。”[73]
|
|
承历
|
1077年12月5日 - 1081年3月21日
|
元年十一月十七日 - 五年二月初九日
|
旱魃 疱疮流行
|
《维城典训》:“圣人者以懿德永承历,崇高则天,博厚仪地。”
|
|
永保
|
1081年3月22日 - 1084年3月14日
|
元年二月初十日 - 四年二月初六日
|
辛酉革命
|
|
|
应德
|
1084年3月15日 - 1087年5月10日
|
元年二月初七日 - 四年四月初六日[注 26]
|
甲子革令
|
《白虎通·封禅》:“天下太平符瑞所以来至者,以为王者承统理,调和阴阳,阴阳和,万物序,休气充塞,故符瑞并臻,皆应德而至。”[14][注 6][注 27]
|
|
堀河天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