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曾江
香港男演員 (1935-2022)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曾江(英语:Kenneth Tsang Kong,1934年10月5日—2022年4月27日),原名曾贯一[7],人称“Ken哥”[8],香港男演员。2015年凭借《窃听风云3》夺得香港电影金像奖“最佳男配角”。他也是演员林翠的胞兄[9],艺人王馨平与陈山河的舅父[10][11]。
Remove ads
生平
曾江于1934年在上海出生,祖籍广东香山吉大(今属珠海市香洲区),另有两名胞妹,父亲为越南华侨商人[注 1][12],早年从香港至上海圣约翰大学就读,其有两兄弟在上海读完书后都回到香港发展,剩父亲继续在上海经商[注 2]。他的外祖父是大清第二批接受外国教育的留学生郑桓,外曾祖父是清末驻美国公使梁诚[注 2][12]。由于父亲在上海经商关系,曾江早年生活于旧上海,并以寄宿生的身份就读于广州岭南学校上海分校的小学部与中学部[注 2];1948年,他在逃港潮的背景下随家人正式定居香港,并住于香港岛中西区邻近香港大学的巴丙顿道12号的大宅内(此前由于父亲兄弟亲戚皆住此大宅,曾江与家人不时来港探访。)[注 2][注 1]。定居香港以后,他先是入读岭南中学[注 2],再转读香港华仁书院下午班[注 1][注 2];1952年,完成中三课程的曾江被校方安排到同年迁至旺角的九龙分校上学[注 1],并在1954年毕业于九龙华仁书院中五年级。他的读书成绩自幼不够理想,曾于岭南中学就学期间偷入教员室拿取历史科试卷[注 2];转学至华仁书院之后,他了解到文字分析的重要性,便开始发奋图强[注 2]。在校期间,他不仅参加网球、足球及篮球等校队活动,还认识足球教练黄兴桂,更在九龙分校的圣依纳爵小堂受洗成为天主教徒[注 2]。
1956年左右,曾江前往美国德萨斯州就读高中,并在首个学期已考获第一名和奖学金[注 3]。老师问他将来想读什么学系,曾江起初回答想读医学;然而他仔细考虑后,认为长期背诵医理没有趣味,行医过程也需要面对尸体,因此放弃从医念头;他遂反问老师应该读什么适合自己的学系;老师留意到他所画的圣诞卡画得漂亮,于是建议他读绘画艺术或建筑;老师还把他达4.0的成绩平均绩点成绩交予大学校方,结果有数间大学都打算取录他,包括麻省理工学院、哈佛大学等[注 3]。曾江最后选择与亲戚居住在加利福尼亚州,加上自己怕冷而希望留在美国西岸读书、曾在加州唐人街附近逗留兼存有良好印象等缘故,令他决定入读加州大学柏克莱分校建筑系[13]。
1961年毕业后,由于曾江不敢确定自己是否擅长于推销建筑设计方案,加上美国建筑公司之间竞争激烈,因而没有在美国建筑界逗留,转为返回香港发展事业、踏足本地建筑领域[注 3]。在他任职建筑师的三年期间,没有一项属于自己的作品被采立为真实建筑设计,只花时间建构建筑绘图[注 3]。不过其中一个设计概念可见于位于九龙上海街[14]的楼宇。
Remove ads
曾江读中五时已参演电影。同学曾邀请他演出粤剧,但他碍于没有信心而没有真正参与其中[注 4]。另一方面,拍摄电影可以赚钱的想法却成为他尝试从影的主因[注 4]。曾江在1950年代只拍摄了两出电影;基于觉得自己的演技差,像“木头人”,无法长久地于娱乐圈生存,所以选择负笈美国[注 4]。直至有一天朋友找他拍摄电影,他认为当下的建筑师工作沉闷,且有了数年社会经验,便在1964年抱着玩耍心态重回演艺圈。
往后曾江先后签约邵氏和电懋。[注 4]他于1960年代的香港粤语片中演出数百部电影,多与雪妮双双演出。1969年及1970年获《华侨晚报》颁发十大明星金球奖(影剧)[15]。
至1970年代起,曾江加入电视圈出演电视剧,曾先在香港电台、佳艺电视,后来倒闭至转投丽的电视(包括易名亚洲电视);至1981年加入无线电视。同时应香港话剧团邀请参演话剧/舞台剧。[注 5]1983年于无线武侠剧《射雕英雄传》中饰演“黄药师”一角,而后亦在吴宇森的一系列电影中饰演各种配角。
在1995年,曾江到新加坡为新加坡电视机构(“新视”)拍摄电视剧《潮州家族》期间,因怒骂同剧演员蠢而被十多名当地演员联合抵制[注 6]。由于英文流利,自1998年起参演不少好莱坞电影,包括《血仍未冷》、《新铁金刚之不日杀机》、《安娜与国王》、《火拼时速2》、《艺伎回忆录》等[16]。后来于2015年,他凭《窃听风云3》夺得第34届香港电影金像奖“最佳男配角”[17]。2019年获美国芝加哥第九届亚洲跃动影展颁发“终身成就奖”[18]。此前曾在2014年获得第13届华鼎奖“全国观众最喜爱的影视明星奖”[19]。除了幕前演出,曾江也参与过舞台剧公演。其中凭剧目《德龄与慈禧》“荣禄”一角夺得2006至2007年度第十六届香港舞台剧奖“最佳男配角(悲剧/正剧)”奖项[20]。近年则参演电影与中国大陆电视剧。
他亦是最长寿电视广告之一“美源发采”的主角[21]。广告拍摄于1976年,之后四十多年一直在电视播放。惟广告商当年已经“卖断”播放权给广告公司,致使广告播放四十多年,曾江亦不能多获一分钱。[22]直到2022年曾江逝世后,这广告才不再在电视播放。
2022年4月10日,曾江独自由香港取道新加坡前往马来西亚旅游,并于脸书分享行程;他在途中遇见当地文化人及专栏作家蔡兴隆,随后以食客身份低调到访柔佛居銮各处小贩中心、食阁、冰室及咖啡店,并与摊贩合影留念[23]。
2022年4月25日,曾江旅行完毕,从新加坡独自回港,并于防疫酒店九龙酒店隔离检疫[24]。4月26日晚,他致电次女曾慕雪表示心口翳闷及痛楚,其女婿即时拿药物到酒店,并要求酒店员工代为交给曾江。4月27日早上,曾慕雪致电其父时,因电话无人接听而请酒店职员前往查看。由于无人应门,其家人要求酒店开门,但曾江属隔离人士,因此酒店需要联络卫生署后才能开门[25]。其后于同日中午12时许,酒店职员发现他倒卧在房间内昏迷不醒,警员及救护员到场后证实他不治[26],享寿87岁。此前曾江进行新冠病毒快速抗原测试,结果为阴性[26]。事件令人关注香港检疫安排应有“人情味”,如疫情缓和应容许长者居家检疫,或准亲属入住酒店陪伴照顾[27]。
为悼念曾江,香港及新加坡各大电视台纷纷播出特备节目或其参演作品。无线电视翡翠台以《桃花影落别曾江》名义,于2022年4月30日晚上11时55分及5月1日凌晨12时分两次重播曾江为该台拍摄的最后一个节目《4个小生去旅行》,每晚连播五集;后于5月1日下午1时15分重播1966年粤语片《女黑侠木兰花》,5月7日晚上则重播2017年香港电影《追龙》。香港开电视以《永远怀念曾江》名义,于5月1日晚上9时重播1991年香港电影《纵横四海》。有线电视于5月2日晚上8时45分重播1991年香港电影《跛豪》[28]。ViuTV于4月30日晚上9时30分,在《周六好戏势》时段重播曾江获颁第34届香港电影金像奖最佳男配角奖项的2014年香港电影《窃听风云3》[29]。新传媒8频道于4月30日晚上10时30分,在《周六戏院》时段重播1991年香港电影《纵横四海》的华语译制版[注 7][30]。
Remove ads
个人生活
曾江结过三次婚。他的第一任妻子是来自马来西亚槟城的马戏团团员蓝娣(张莱娣)。二人结缘于妹夫秦剑执导电影《大马戏团》,邀请了蓝氏来港参演。曾蓝于1969年成婚,1979年仳离。婚后育有一名长子曾世源。离婚后长子跟随蓝氏生活,并定居于加拿大温哥华。曾江及后在1980年迎娶知名模特、电台DJ及专栏作家邓拱璧,但婚姻维持至1990年结束;二人育有次女曾慕雪。他不久认识了当时守寡的台湾女演员焦姣[31],于1994年在新加坡结成夫妻直至自己去世[32]。
轶事
曾江曾接受母校九龙华仁书院校刊《华晖》访问,他认为中国人不会掌握正确的思考方法,只着重记忆背诵,分析能力较弱,以致管理层的职位往往由洋人出任。再者,他认为中国人做事每每太主观,角度太狭窄,不懂也不肯了解他人、接受他人的意见以及跟别人合作。他认为学生们不应只懂把书本知识死记硬背,而应该把所学融会贯通,亦应多接触不同阶层不同类型的人物,从而刺激思维,训练独立思考的能力。他也寄语学生应多听取别人的提议,再加以细心分析思考,从而尝试解决问题,不断求进。至于香港演艺,曾江认为其中一个主要问题出于观众。他认为香港观众普遍缺乏对影视作品的艺术鉴赏能力及艺术意识,既不懂如何欣赏一位演员的演技和戏剧表现,也对剧本毫无要求。就此,曾江归咎于香港的物质生活太充裕,香港人普遍来说只顾沉溺于物质和感官享乐,遂忽略了精神生活,一些有意义有内涵的戏剧作品亦因而遭市场淘汰。[33]
2015年,曾江曾与谢贤、胡枫及Joe Junior一同参与主持无线电视旅游节目《4个小生去旅行》。其后,于节目记者会传媒访问期间,谢贤突指曾江在拍摄节目期间全程需要用拐杖助行,而到了拍摄第四天,更因为骑越野车发生意外导致流鼻血达四小时并需即时入院,随后曾江须坐轮椅去完成拍摄,诸此事件令谢贤质疑曾江“扮嘢”,更于记会上当众袭击曾江并误掴欲劝阻之胡枫。[34] 然而,2018年,谢曾二人证实袭击事件纯粹是无线电视主导之宣传技俩,二人并皆强调彼此为多年好友,经常相约聚餐。[35][36][37]
从1976至2017年(42岁至75岁),曾江一直是美源发采广告代言人,所以即使他的头发早已变得苍白,都因该产品而染黑头发。
Remove ads
演出作品
*以下列表只记录曾江演出过的电影及电视剧作品,若有遗漏,请协助补充相关资料。
Remove ads
Remove ads
Remove ads
丽的电视/亚洲电视
广告
奖项
注释
参考来源
外部链接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