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李光前 (慈善家)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丹斯里拿督李光前(Lee Kong Chian;1893年10月18日—1967年6月2日),是新加坡与马来西亚一带的慈善家,世界十大富商之一。其岳父陈嘉庚是当地有名的慈善家和华侨企业家。
此页面之真实性有待商榷,其部分或全部内容可能属于恶作剧,或含有需要改正的错误。 |

Remove ads
早年生活
李光前1893年于大清福建省泉州府南安县十六都芙蓉乡(今中华人民共和国福建省南安市梅山镇竞丰村石马埔)出生,并在当地接受小学教育。1903年,他随着其父亲李国专移居新加坡。在1909年返回中国,因为获得了奖学金并欲在中国完成学业,1911年入读唐山路矿学堂。
年鉴
- 1916年,因受新加坡华侨陈嘉庚赏识,加入其谦益公司。
- 1920年,同陈嘉庚先生女儿陈爱礼结婚。
- 1928年8月8日,与襟兄林忠国(林义顺之子)开设南益树胶公司,日后因此事业被称为橡胶大王。
- 1932年,接办陈嘉庚的《南洋商报》,并出任董事主席。
- 1934年,接任岳父成为东南亚华文中学南洋华侨中学董事长至1955年。
- 1937年,出任华侨银行(OCBC)主席至1967年病逝。同年与陈六使合组橡胶公会,并出任主席。
- 1939年,当选为第22届新加坡中华总商会会长。
- 1941年,二战前夕,其南益集团在新马已拥有超过30,000英亩的橡胶园与黄梨园,在新马泰印共有32间胶厂及36,000名员工与职员。同年太平洋战争爆发,因在美国出席世界树胶大会,因此滞留于美国。在美近四年间出任军政人员训练所讲师,为他们讲解东南亚的地理与风土民情。
- 由于二战间其园地被日军视为“敌产”而被没收。他于1945年11月回到新加坡时,南益受到严重的破坏。他用了约三年时间恢复原貌。
Remove ads
1952年3月29日,创立“李氏基金”。据其子资料显示,至1993年已为社会捐助约七亿马币。
1953年陈六使先生建立南洋大学后,李光前承诺认捐所有捐款总数的10%,1,045,688新元,并很早把捐款付清。
因大力资助福建会馆建立的小学,福建会馆把学校取名为“光前学校”,但后来李光前知道后坚决不肯,派人把学校招牌的“前”字摘下,后会馆把学校易名为“光华学校”。
1954年宣布退休,长子李成义继承南益集团总裁,次子李成智、三子李成伟分别继承黄梨与银行业。据估计,南益当时资金已高达3亿新币。
1955年,与岳父合资捐助的中国厦门大学落成。
1957年,受柔佛州苏丹封赐拿督勋衔。
1960年,成立马来西亚李氏基金会。
1962年受新加坡元首邀请,出任新加坡大学的首任校长。并于6月12日举行典礼,正式就职。
1964年受马来西亚最高元首封赐丹斯里(PMN)高级勋衔。是少有获得该勋衔的新加坡人。同年,将其下所有南益集团的股权(48%),捐献给李氏基金。
1965年,设立香港李氏基金会。同年被诊断为肝癌。之后回中华人民共和国治病。治病期间,受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总理周恩来的接见。
1967年,南益集团已有26间子公司,包括南益橡胶、华侨银行与大东方人寿保险。
1967年6月2日,丹斯里拿督李光前逝世,享年74岁。在遗嘱中阐明丧事从简。出殡当天,有来自各机构共5,000人送行,队伍长达二公里。长子李成义接任南益集团总裁兼李氏基金会主席。
纪念
父亲李国专
父子李国专与李光前
李光前
|
|
儿子李成义、李成智、李成伟
Remove ads
后人
李成伟的儿子李迪士医生,加入金融业服务;2009年厦门大学聘任其为客座教授,也在美国杜克大学医学院并兼杜克—新加坡国立大学医学院的副教授,亦在新加坡中央医院当高级医师。李光前的其他孙子,一个曾在英文报当记者,听说一个曾在纽约开过计程车。总之,他们都在追逐个人的理想、做自己喜欢做的东西。[28][29]
参考文献
外部参考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