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杜笃之
台灣電影錄音師、音效師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杜笃之(1955年4月5日—),台湾知名电影录音师、音效师,曾荣获十三座金马奖最佳音效(前称最佳录音),以及康城影展等技术大奖、国家文艺奖等殊荣,法国南特影展曾为之举办个人回顾展。参与过包括《光阴的故事》、《牯岭街少年杀人事件》、《一一》、《悲情城市》、《海上花》、《千禧曼波》、《花样年华》、《2046》、《海角七号》、《天台》等华语电影的幕后制作。包括杨德昌、王家卫、侯孝贤、蔡明亮、赵德胤等国际大导演都与他数度合作。[1][2] 2022年受邀为张惠妹《ASMR世界巡回演唱会》担任声音设计,以 11.1 声道全音域环场喇叭设计,使听众体验环绕包覆的沉浸感受。[3]2023年,杜笃之凭《五月雪》摘下第13座金马奖,追平金马奖史张叔平的纪录成为保持人[4]。
Remove ads
生平简介
杜笃之以电机出身,高中毕业后进入中影录音室担任助理,在中影服务长达20年。[5] 1989年在《悲情城市》采用同步录音,1992年的《少年吔,安啦!》 则是首度采用杜比立体声(Dolby Stereo)技术,不断为台湾录音技术立下里程碑[1],也将华语电影推向国际。他也积极投入为台湾电影培养技术新血的工作,在政大广播电视学系兼任教授[6]。而曾多次夺下金马奖的录音师汤湘竹亦为杜笃之弟子。[7] 2004年杜笃之自行创立声色盒子录音室,经营至今。
早年经历
杜笃之籍贯安徽芜湖,1955年4月5日生,在家中排行长子。父亲杜启贵,母亲简彩云。西园国小毕业后,考上树林中学初中部,后进入南山商工(今南山高中)电机科。毕业后投入就业。1972年,经父亲好友的介绍进入中影电机室,没多久因明骥接任中影制片厂厂长,计划招募新人,杜笃之于是进入录音室担任助理,隔年并加入中影第一期“电影技术训练班”受训。
1975年以留职停薪的方式服役,退役后开始独立担当电影录音及音效设计的工作,同时与任职助理期间结识的高佩玲女士结婚。之后直到1993年辞职以前,杜笃之都在中影工作,长达20年。[5]
与知名导演合作经验
杨德昌与杜笃之的认识始于《一九〇五的冬天》(余为彦执导,杨德昌编剧),两人相交27年,感情甚笃。杨德昌认为与杜笃之之间“在互相交友或工作的状态上,都给了对方非常多的信心。”[5] 在第54届康城影展时,也是因为担任评审的杨德昌向所有委员推荐,才让杜笃之拿下高等技术奖。[8] 杜笃之则认为杨德昌与侯孝贤是影响他最深的两个人。[5]
杜笃之与杨德昌的合作不断为台湾电影立下里程碑:从《海滩的一天》开始,先是追求具空间立体感的拟真声效,到了《恐怖分子》时,被国际影坛认为是突破了技术瓶颈,达到同步录音效果的巅峰。之后《牯岭街少年杀人事件》时,杜笃之启用了台湾第一套正规的同步录音设备,而该片也是当时唯一在台湾完成所有后制混音的作品。[5]
杜笃之与王家卫的合作是由《春光乍泄》开始,这次合作也是杜笃之首度使用数位剪接。他认为王家卫的工作模式是“一定要把所有东西推到最极致,他才会停。”在两人合作的过程中,往往都是在赶工、修改中度过。不断修改造成一个作品有多个版本,对杜笃之而言稍有找不到第一印象的困扰,在声音的录制与剪接上,也有或多或少的情绪衔接问题无法克服。[5]
杜笃之与侯孝贤在《悲情城市》中首度合作,这次合作经验中,杜笃之以简陋的设备,土法炼钢地完成了台湾第一部同步录音的剧情长片,也远赴日本,首度与国际级的后制公司进行跨国合作。该片在第46届威尼斯影展夺下金狮奖的荣誉后,侯孝贤以一百多万钜资将整套完整的录音设备赠予杜笃之,该套设备也在《牯岭街少年杀人事件》中派上用场。[5] 2003 年两人在《咖啡时光》合作时,杜笃之亦是在侯孝贤鼓励下,尝试使用全世界当时仅有五套,亚洲则是第一部的硬盘录音设备,追求更拟真、更有感情与空间感的录音效果。[9]
杜笃之将侯孝贤列为影响他最大的两人之一,认为在两人合作经验中,从侯导身上学到“信任”的做事态度。侯孝贤则赞誉杜笃之“是半夜听到好声音也会拿个录音机去录的‘音痴’”。[5]
贡献
在声音技术方面,杜笃之一直处于台湾电影前端。1986年《恐怖分子》以事后配音的方式拟出同步录音效果;1991年《牯岭街少年杀人事件》则是首度使用同步录音技术,并以超越台湾水准的技术进行仿真处理。1992年《少年吔,安啦!》的杜比音效、1999年《想死趁现在》的杜比数位音效,以及2002年《双瞳》的7+1SDDS录音技术,都是率先引进最新科技。优异的成绩除立下台湾录音工程的里程碑外,也嘉惠香港导演。如2000年的台湾导演杨德昌的《一一》与香港导演王家卫的《花样年华》 同入第53届康城影展。是以影评人蓝祖蔚认为“杜笃之的声音处理,就是台湾电影得以蜚声国际的重要环节之一。”,对于“华语电影进军国际,功不可没”。[10]
杜笃之长期以来,一直进行台湾电影扎根的工作。包括从技术上协助台湾重要导演的作品、纪录片、动画片和创作短片的制作[11],也在政大广电系担任兼任教师,培育技术人才。曾经针对台湾录音人才的训练问题,提出产学合作模式的建议[12],每年暑假期间也提供机会,让电影科系的学生免费到他的工作室实习。[13]
家庭
杜启贵 | 简彩云 | ||||||||||||||||||||||||||||||
杜笃之 | 高佩玲 | ||||||||||||||||||||||||||||||
杜均堂、杜敬萱 | |||||||||||||||||||||||||||||||
作品列表(部分)
杜笃之剪接作品列表
杜笃之录音作品列表
Remove ads
奖项纪录
资料来源
外部链接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