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东亚科技与社会研究国际期刊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东亚科技与社会研究国际期刊》或译《东亚科学、技术与社会:一个国际性的期刊[1](East Asian Science, Technology, and Society: An International Journal )简称EASTS,又中译为《东亚科学、技术与社会:一份国际期刊[2],是傅大为接受中华民国国科会委托编辑的国际期刊,已成为国际STS研究的主要刊物之一[2],巩固东亚STS研究网络[3]。2007年试刊2期,自2008年起每季发行1期[4]

截至2010年 (2010-Missing required parameter 1=month!)EASTS除了台湾编辑部之外,还有日本、韩国、OEA(Outside East Asia)四个编辑部,有一位主编及四位副主编[5]

历史

21世纪初,台湾的“科学、科技和社会”(STS)研究社群发展迅速,并已联结韩国、日本与中国,形成东亚STS研究网络。至2007年,由台湾、韩国、日本和中国轮流举办的“东亚STS国际会议”已达第七届[3]。2007年,为了巩固东亚STS网络,在国科会的支持下,台湾STS社群与韩国日本、其他东亚还有欧美学者合作开创英文标题为East Asian Science, Technology, and Society: An International Journal的学术期刊,为一全英文季刊[3][6]

在2007年发刊由傅大为所著的第一篇文章〈东亚科技研究能走多远?一篇定位的文章〉("How Far Can East Asian STS Go? A Position Paper"),作者提问了东亚科学、技术与社会研究究竟能走多远,为期刊作定位。该文探索东亚科学、技术与社会研究的学术合理性(已有相关数个东亚国家学术社群成立)及正当性(东亚脉络的独特性及可能学术贡献),更指出此领域可有的探索范畴及路径(包括研究议题及方法等)。文内核心论点是,由于东亚各国共享后殖民的特殊历史、地理及文化的“结构”,应对全然移植西方STS观点研究东亚议题表达疑虑之外,更应该对对东亚STS研究议题的理论、选题及方法的建构等有明白的期许[1]

Remove ads

与《科技、医疗与社会》比较

2007年EASTS《东亚科学、技术与社会:一个国际性的期刊》筹备发刊时,《科技、医疗与社会》(2001年3月创刊)表示,“EASTS的出现,并不会挤压到《科技、医疗与社会》的生存空间,反而凸显了本刊的重要性。”[3]《科技、医疗与社会》认为,EASTS为全英文、以整个东亚世界为焦点,而《科技、医疗与社会》为中英双语期刊、以科技在台湾、中国包括港澳(华人文化圈)的议题为重,和EASTS形成“既互补又竞争”的关系[3]

东亚STS的独特性的争论

当讨任东亚科技与社会研究国际期刊主编傅大为,将创刊目标设定为建设“独特的”东亚STS,设定了东亚STS研究的特殊空间、研究对象及方法论,然而以安德森为首的后殖民学者对傅大为主张东亚STS独特性提出不同看法[2]

参考书目

外部链接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