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民雄乡
臺灣嘉義縣的鄉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民雄乡,旧称“打猫”[5],位于台湾嘉义县中心,南隔牛稠溪与嘉义市连接,为嘉义都会区的卫星城市。全境面积约为85.4969平方公里,人口约有7.0万人[2][3],人口密度每平方公里约818人,是嘉义县人口最多、人口密度最高的行政区,亦为台湾人口第三大乡[注 1][4]。
民雄乡早期为隶属平埔族的洪雅族打猫社人的活动场域[5],随着明郑时期实行屯田政策,清代前期大量移民陆续入垦,开发甚早[6]。战后1970年代起因有民雄、头桥工业区与中正大学的设立,大量商业与服务业机能进驻,使其市街区域扩大,是嘉义县工业与教育业最为集中的地区,且大专院校数量为嘉义县之最[7]。
Remove ads
历史
民雄乡旧称“打猫”[5],源自洪雅族平埔族中枢社名,打猫一词由来有两派说法。其一为打猫派,台语汉字里头犬字边的“猫(bâ)”是台湾山区常见的灵猫科动物,台语称为“果子猫(kué-tsí-bâ)”,即华语的果子狸,这派认为荷兰文献1636年即有记载当地的平埔族社名为“Dovaha”[8]:251(担狸社),用台语音译为“打猫(Tá-bâ)”。而台语汉字“猫(bâ)”与日文汉字“猫/ネコ neko”字形相似,但日文“猫”是指猫科动物而非台语“猫”指的灵猫科动物,[9]在日治时期逐渐混同,因而改发为“打貓”(Tá-niau)。[10]其二为打貓派,引用安倍明义《台湾地名研究》的说法,认为过去台语汉字貓、猫并没有像现今分的这么清楚,过去识字人口也不多,不太可能因为写错字而导致发错音,且地名应是口耳相传而非靠写字,所以认为可能古时候就已经叫“打貓”(Tá-niau),因而推论当初的打猫社名为“Taneaw”。有学者认为,台湾地名的台语“猫(bâ或vâ)”,在清治1870年代转变为官话“貓”,可能与执行开山抚番政策的驻台官员更动有关。[注 2]正开始执行开山抚番的1875年,英国驻淡水副领事阿赫伯(Herbert J. Allen)与马偕、李庥牧师邀约在台湾旅行,以及在厦门经商的英国人柯乐(Arthur Corner)前往台湾旅游的游记,各将打猫记载为“Tamao”、“Tarniou”。[12]:177,187[13]:264[14]:551879年《台湾舆图并说》在舆图上标示“打猫街”,[15]说略与道里却描述为“打貓街”。[16]
日治时1898–1904年所调制的《台湾堡图》,其上“打猫”的台湾语假名标为“ターニヤウ”[17](历史假名遣ターニヤウ音为 Tā-nyō)或“ターニヨー Tā-nyō”[18],表示此时台语已经发为“Tá-niau”。1920年前设立打猫区,隶属嘉义厅打猫支厅,管辖打猫南堡内之打猫街、东势湖庄、菁埔庄、蕃仔庄、双援庄、竹仔脚庄、好收庄、仑仔顶庄、顶藔庄、新庄仔庄、田中央庄、江厝庄、牛斗山庄、鸭母坔庄、牛稠溪庄。1920年(大正9年)台湾地方改制,日本官方认为“打猫”地名不雅,在日语中“猫”被视为是“貓”的异体字,所以“打猫”两字的发音被发为“打貓”的“Da-byō”,总督府改以日文汉字近音词“民雄(日语训读たみお Tami-o)”转译[19],在此设置“民雄庄”,划归台南州嘉义郡管辖。
中华民国执政后直接沿用日文汉字“民雄”改以汉语发音,初期改为台南县嘉义区民雄乡,1950年(民国39年)改为嘉义县民雄乡至今。1953年(民国42年)村里行政区域调整,二十二村分成为二十八村;1978年(民国67年)依村里行政区划分调整合并实施方案并分为二十六村;1994年(民国83年)兴南、双福调整分村,而成为目前之二十八村。而打猫一词仍存在当地人口中,依《教育部闽南语常用词辞典》,今之发音为“Tánn-niau”。
Remove ads
地理
民雄乡位于嘉义县中北部,嘉南平原东北端。北毗大林镇、溪口乡,西临太保市、新港乡,东邻竹崎、梅山两乡,南隔牛稠溪与嘉义市相接[20]:1。全境地势平缓,地势由东向西倾斜[20]:2。
内埔子水库,又称为虎头崁埤或大埤,位于本乡松山村境内。
民雄乡的气候为夏热冬暖,降雨量集中在夏季[21]。年均温约为摄氏24度,月均温最高为7月的28度,最低为1月的16度[20]:2。年平均降雨量约在1,500至1,600毫米之间[21],全年干湿两季分明,雨季为每年4月至9月,当中6月至8月因热雷雨与台风雨盛行,降雨量充沛,约占全年降雨量的九成;干季为10月至3月,降雨量低于全年的一成[20]:3。
根据嘉义县民雄户政事务所、嘉义县政府民政处及内政部户政司统计,2024年底民雄乡户数约2.7万户,人口约7.0万人[2][3],人口密度每平方公里约818人,是嘉义县人口最多、人口密度最高的行政区[4]。乡内人口最多与最少的村分别是福乐村与东兴村,2024年底两村人口分别为7,830人与525人[2],其中福乐村也是嘉义县人口最多的村里[3]:人口密度最高与最低的村分别是金兴村与东兴村,2024年底两村人口密度分别为每平方公里10,038人与135人[22][2]。
Remove ads
政治
民雄乡公所是民雄乡最高层级的地方行政机关,在中华民国政府架构中为乡自治的行政机关,同时负责执行县政府及中央机关委办事项,民雄乡的自治监督机关为嘉义县政府。乡长由全体乡民直接选举产生,任期为四年,可连选连任一次。民雄乡公所并置乡政会议,为乡政最高决策机构,在乡长之下,设有5课4室等9个内部单位及5个附属机关[25]。
民雄乡民代表会是民雄乡的最高民意机关,代表民雄乡全体乡民立法和监察乡政。乡民代表由公民直选选出,任期为四年,可连选连任。民雄乡民代表会共有13位乡民代表,分别为第一选区4席乡民代表、第二选区6席乡民代表、第三选区3席乡民代表,主席、副主席由13位乡民代表互选产生[26]。
- 民雄乡辖下共有28村,分列如下:
- 嘉义县警察局民雄分局
- 民雄派出所
- 民兴派出所
- 北斗派出所
- 丰收派出所
- 菁埔派出所
产业
- 国家中山科学研究院-航太暨无人机院区[28](兴建中)
- 民雄工业区
- 头桥工业区
- 桂林手工包子
- 阿吉面摊
- 南意面
- 民雄肉包
- 旺莱山凤梨酥
- 民雄鹅肉
- 椪皮面(炸猪皮面)
宗教信仰
- 县定古迹民雄大士爷庙(嘉义县定古迹),位于中乐村中乐路81号。
- 庆诚宫:创立于嘉庆十四年,主祀天上圣母,位于中乐村中乐路64号。
- 保安宫骑虎王庙:位于中乐村文化路37号。
- 双援玄圣宫:创立于清代,重建于1983年,主祀开漳圣王,位于平和村双援16之1号。
- 民雄保生大帝庙:创立于乾隆十九年,主祀保生大帝,位于西安村民族路54号。
- 广安宫:创立于1736年,主祀三山国王,位于兴中村江厝店12号。
- 顺天宫:建庙于道光二十八年,主祀池府千岁,源自南鲲鯓代天府,位于中央村田中央77号。
- 好嘉宫:创立于1933年,主祀保生大帝,位于平和村顶店仔7之1号。
- 谷丰宫(五谷王庙):主祀五谷先帝,又称神农大帝,同祀五府千岁、开台圣王、司命灶君、太乙真人,位于丰收村好收38号[29]。
- 德和禅寺:初称“德和佛堂”,原属龙华斋教,现为佛教道场,位于东荣村中庄25号。[30]
- 海恩净寺,位于松山村松子脚27之2号。[31]
-
头桥教会礼拜堂及广场
-
民雄教会礼拜堂及中庭
-
民雄教会路侧看板
- 民雄乡召会:约为1989年设立,地址设于建国路二段省道旁巷弄,另于三兴村亦有大专学生中心的设置,人数约为百余人。
- 台湾信义会双福教会
- 民雄灵粮堂
- 传爱浸信会
- 真耶稣教会民雄教会
- 双福教会嘉大民雄牧区
- 小德兰天主堂:位于文化路28-1号,教会本身有103年历史,礼拜堂则有68年历史。
教育
- 嘉义县立民雄国民中学
- 嘉义县立大吉国民中学
- 嘉义县民雄乡民雄国民小学
- 嘉义县民雄乡三兴国民小学
- 嘉义县民雄乡东荣国民小学
- 嘉义县民雄乡松山国民小学
- 嘉义县民雄乡福乐国民小学
- 嘉义县民雄乡大崎国民小学
- 嘉义县民雄乡秀林国民小学
- 嘉义县民雄乡兴中国民小学
- 嘉义县民雄乡菁埔国民小学
交通

- 嘉义县公车处
- 102 嘉义-埤角-松仔脚
- 106 嘉义-中正大学-故宫南院-高铁嘉义站(台湾好行故宫南院线)
嘉义县公共自行车租赁系统是嘉义县政府推动的自行车租赁系统[34],2023年开始规划建置[35][36],由微笑单车股份有限公司得标[34][37][38],2024年7月3日开始试营运,民雄乡已于2024年7月3日启用“YouBike公共自行车系统”[39]。资料截至2024年12月5日,YouBike 2.0系统已在民雄乡设有21个租赁站点[40],可甲地借车、乙地还车[注 3] [39],提供民众租借使用[41]。
观光旅游

图集
-
民雄乡立图书馆
-
2015嘉义县民雄产业暨观光文化季“玩乐趣民雄”
-
大士爷庙
-
庆诚宫
注释
参考资料
外部链接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