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泰晤士电视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泰晤士電視
Remove ads

泰晤士电视(英语:Thames Television),常简称为泰晤士Thames),是英国伦敦ITV特许经营权业者之一。在1968年7月30日至1992年12月31日,泰晤士电视是伦敦平日的ITV特许经营权业者,播出时间从周一早晨9:25至周五傍晚5:15(1982年之前至晚间7:00),和伦敦周末电视(LWT)并为伦敦的两家独立电视特许经营权业者。1993年至2003年,泰晤士电视则是一家独立的节目制作公司。

事实速览 类型, 品牌 ...

泰晤士电视是一家合资企业,其两大股东是英国电力牵引英语British Electric Traction(也是联合-丽的的大股东,持股49%)、英国联合影业英语Associated British Picture Corporation(后很快被EMI收购,持股51%)。泰晤士电视不仅是一家电视台,亦是节目制作公司,为其播出地区和ITV电视网提供节目。英国电影协会形容泰晤士“长期服务首都和电视网,制作了众多节目,其中部分现在仍被铭记”[1]

在被弗里曼特尔收购后,泰晤士电视和弗里曼特尔所有的另一家制作公司Talkback英语Talkback (production company)合并,组成了一家新的独立制作公司Talkback Thames英语Talkback Thames 。2012年1月1日开始,Talkback Thames拆分为四个品牌:Boundless、Retort、Talkback和泰晤士英语Thames (production company),泰晤士品牌重新单独存在。

Remove ads

开播及1970年代

背景

自1954年创立开始,独立电视局英语Independent Television Authority(ITA)就为不同公司发放特许经营权,伦敦、米德兰北英格兰三地分为平日和周末两个特许经营权。联合-丽的赢得了伦敦平日的特许经营权,而联合电视(ATV)赢得了周末的特许经营权。ATV还赢得了米德兰地区平日的特许经营权。ABC周末电视赢得米德兰和北英格兰周末的特许经营权。格拉纳达电视赢得北英格兰平日的特许经营权[2]

在1967年的第一次ITV特许经营权竞标中,米德兰和北英格兰取消了周末的特许经营权,仅有伦敦维持周末和平日由不同业者持有特许经营权。这一变动导致ABC周末电视面临消失危机。对此ABC申请了米德兰的全周特许经营权及伦敦周末的特许经营权。外界普遍认为ABC将获得伦敦周末的特许经营权,然而大卫·弗罗斯特主导的伦敦周末电视最终取得伦敦周末的ITV特许经营权。加上ATV维持其在米德兰的特许经营权,这意味着ABC周末电视面临消灭危机。然而ABC周末电视的节目颇受欢迎,并为英国赚取众多出口外汇[2]

与此同时,联合-丽的在1964年更名为丽的伦敦,并在1967年竞标中试图维持其在伦敦平日的特许经营权[3]:172-173。在ITV的播出早期,当其它ITV公司面临财务危机时,丽的努力制作节目以维持电视网运营[4]:102-103。有报道称丽的总称约翰·斯宾塞·威尔斯爵士(Sir John Spencer Wills)认为ITA欠丽的一个“感谢”。这一报道激怒了ITA。加上数为丽的高层人士亦参加了其它公司的特许经营权申请,导致ITV怀疑这些人对丽的的忠诚度[5]

Remove ads

ABC和丽的合并为泰晤士

ITA提议ABC周末电视和丽的进行“强迫婚姻[6],并将伦敦平日的ITV特许经营权颁发给这家公司。ABC获得了新公司的控制权,这引发了丽的的不满[3]:172-173。丽的质疑ITA的决定,并试图拖延合并。后ITA威胁将仅发给ABC特许经营权才解决这一问题。新公司的结构亦是一个问题,最后通过成立控股公司才得以解决[7]

新公司的名称也是问题。部分公司董事希望以ABC伦敦为名,而其它人则建议命名为“塔电视”(Tower Television,取自于伦敦塔英国电信塔)。最后该公司定名为泰晤士电视(取自于泰晤士河[8]

1968年7月30日,泰晤士电视正式开播。开播当周因罢工而有中断[9]。罢工行动在翌周蔓延至整个ITV[10],导致了为期两周的ITV紧急全国服务英语ITV Emergency National Service

摄影棚

Thumb
泰晤士在泰丁顿的主摄影棚

1970年,泰晤士电视台的总部从丽的伦敦前总部电视大楼搬迁至尤斯顿路,而其主要的节目制作基地则是ABC的泰丁顿摄影棚英语Teddington Studios。泰丁顿摄影棚拥有彩色电视制作设施,非常受泰晤士和LWT的欢迎[3]:173

泰晤士在成立时收购了众多其它前特许经营者的财产,包括位于温布利的喷泉摄影棚英语Fountain Studios[3]:173[7]

早期节目

Thumb
泰晤士电视的摄像机

泰晤士电视继承了《复仇者》等其前身台制作的节目[11]。喜剧演员班尼·希尔是泰晤士电视的代表人物之一,他的招牌节目《不文山鬼马表演》在泰晤士电视播出长达20年[12]。26集纪录片《战争中的世界英语The World at War》是泰晤士电视播出的一部纪录片,其制作耗时四年,耗资达90万英镑(相当于2019年的1,100万英镑),是史上最昂贵的纪录片[13]。1978年,泰晤士电视和喜剧组合莫堪比和怀斯英语Morecambe and Wise签订契约,二人从BBC跳槽至ITV[14]

1976年12月1日,庞克摇滚乐团性手枪接受泰晤士电视地方新闻杂志节目《今天英语Today (Thames Television series)》专访,乐团成员在节目中爆粗口,这导致泰晤士电视的电话被观众打爆。对此泰晤士电视发表声明“由于节目是现场直播,因此无法预想节目中会出现什么样的语言”[15]。《今天》节目因此被停播,传统派新闻节目《泰晤士新闻英语Thames News》取而代之。

Remove ads

1979年之前的劳资关系

和大多数ITV成员类似,泰晤士电视亦受到劳资关系紧张的困扰,特别是和电影电视技术人员工会(ACTT英语Association of Cinematograph, Television and Allied Technicians)之间的冲突。1975年夏季,技术人员为期两周的罢工导致整个ITV一度停播。最后以技术人员加薪35%解决。两年之后的1977年5月,泰晤士电视的制作助理再次发起罢工。泰晤士电视以违约为由解雇全部技术人员。此后一个月,双方各退一步,全部技术人员回到工作岗位。1979年的ITV大罢工亦起源于泰晤士电视。由于未能就加薪和轮班达成协议,泰晤士电视的技术人员在1979年8月6日关闭了尤斯顿路总部播出设施的电源。在管理层恢复电源后,技术人员离开公司。此后的四天,在ACTT提出了加薪15%的要求后,几乎全部ITV成员(仅有一个例外)停播,导致电视网停摆达10周[16]

Remove ads

1980年至1992年

后期节目

泰晤士电视在1980年代在1990年代初期的著名情景喜剧节目包括《留在家庭英语Keep It in the Family (1980 TV series)》、《不是冤家不聚头英语Never the Twain》、《亨利之后英语After Henry (TV series)》、《憨豆先生》。《憨豆先生》由罗温·阿特金森主演,在1990年1月1日播出试播集[17]

在播出《战争中的世界》后,泰晤士电视于1980年播出了纪录片《好莱坞英语Hollywood (1980 TV series)》,记录美国默片时代的电影史。在1981年英国电影和电视艺术学院奖上,该节目获得了最佳纪实节目奖[18]

泰晤士附属的制作公司尤斯顿影业继续为ITV制作众多电视剧,包括《赖利:王牌间谍英语Reilly, Ace of Spies[19]、《杀人狂杰克英语Jack the Ripper (1988 TV series)[20]、《资本城市英语Capital City (TV series)[21]、《盎格鲁撒克逊态度英语Anglo-Saxon Attitudes[22]

Remove ads

节目争议

1985年1月,泰晤士电视从美国制作公司《Lorimar英语Lorimar Television》购买电视剧《达拉斯英语Dallas (1978 TV series)》在英国的播出权。该剧当时在BBC1播出。泰晤士电视的这一行为打破了双方互不争夺对方进口节目的君子协定。和BBC每集29,000英镑的出价相比,泰晤士电视出价55,000英镑。这一行为引发BBC和其它ITV成员的抗议,后者担心BBC会竞拍它们进口的节目,从而推高价格[23]。最后数家ITV公司(特别是约克郡电视)对IBA施压,迫使泰晤士电视将该剧卖回BBC[24]。10月,泰晤士电视通过IBA向BBC支付了30万英镑的赔偿[25]

泰晤士电视播出过的最具争议的节目是《死在岩石上英语Death on the Rock》。该纪录片在新闻节目《本周英语This Week (ITV TV series)》播出[26]。该纪录片质疑了英国军队的权威,被众多保守党政客认为叛国。

撒切尔时代的劳资关系

1980年代初期,泰晤士电视仍继续面对劳资纠纷。1984年夏季,泰晤士电视管理层单方面公布了新的值班表,并使用了新的摄像机和编辑设备。这引发了一次罢工,技术人员离开公司。然而由于管理层和行政人员接手了技术人员的工作,电视台仅停播了一天[3]:196。8月27日,ATTC的技术人员再次罢工[27]。在工会和经营层达成妥协后,罢工在9月3日结束[28]

此后双方就引入新技术的计划进行了进一步谈判。10月17日,由于谈判未果,罢工再次被提上日程。工会警告管理层不要进行节目播出,因为这会导致电视网混乱和大量节目损失。但电视台声称罢工是官方的,因此播出决定合理[29]。10月22日,管理层执行的节目运营开始播出。公司声称修改后的节目表获得观众欢迎[30][31]

在管理层运营期间,伦敦地区的观众在早晨6:25至9:25可收看TV-am的节目。但当TV-am节目播毕,英国其它地区观众开始收看学校节目时,泰晤士电视的观众仅能收看到蓝屏画面,从午后1:30开始才恢复看到正常节目。且由于未播出ITN新闻,泰晤士的观众仅能收看简短的泰晤士新闻。周末的ITV业者伦敦周末电视则未有影响[32]。罢工最后在11月3日结束。泰晤士电视台表示“我们对结果感到高兴。我们相信这符合每一位泰晤士电视台员工的最大利益”[33]

对泰晤士电视台董事会而言,为了在扩大制作体制的同时创造利润,这一纠纷是一巨大但必要的成本[34]。泰晤士电视台的利润从1983/84年的1,410万英镑减少到1984/85年的875万英镑,但在1985/86年恢复至1,460万英镑,并且实现股票上市[35]

1988年4月,在成功引进新技术并雇用更多自由职业者后,泰晤士宣布裁员300人。此后其它ITV公司亦有类似行动,以减少人力成本[36]。作为重组计划的一部分,泰晤士之后又裁员297人,将其员工数减少至1,500人[37][38]

Remove ads

区域和所有权变更

1982年,独立广播局英语Independent Broadcasting Authority(IBA)决定变更泰晤士电视台的播出区域。蓝铃花山发射站英语Bluebell Hill transmitting station及其相关转播站由泰晤士电视台的区域改为TVS电视台的区域[39]

1985年,在索恩EMI和英国电力牵引决定出售它们在泰晤士的股份后,卡尔顿通信股份曾试图并购泰晤士电视。但因泰晤士首席执行官理查德·邓恩(Richard Dunn)和独立广播局的反对而告吹。后者表示“该提议将导致一家主要ITV公司的性质和特征发生重大变化”。卡尔顿的所有者迈克尔·菲利普·格林声称这一决定令他“困惑”,并表示“我们对IBA的决定十分惊讶。我十分肯定泰晤士不会有重大变化。我们保证公司将维持现状”。IBA表示不反对卡尔顿拥有一家ITV公司的部分股权,但认为不应有ITV公司由单一股权持有人控制[40]

虽然在1982年后期被IBA组织,但泰晤士电视最后在1986年7月实现股票上市[41]。英国电力牵引和索恩EMI出售了它们的持股,计划将持股比例从100%降低至28.8%[35]。数日后,有猜测称卡尔顿试图大量购入泰晤士的股票,卡尔顿董事长迈克尔·菲利普·格林拒绝对此发表评论。泰晤士的发言人则称“这看起来很有可能,但没有任何股东可以拥有我们10%以上的股权”[42]

1989年,有报道称泰晤士正在和卡尔顿谈判合并[43],但并未实施。泰晤士的上市并不成功,EMI和英国电力牵引的持股比例仅降低至56.6%,管理层购买了大部分新股。1990年3月,EMI和英国电力牵引再次试图出售它们在泰晤士电视的股份,卡尔顿和CLT(一家位于卢森堡的媒体公司)均有意购买[44][45]。然而在10月时,谈判陷入僵局。在1991年ITV特许经营权竞标之前,EMI和英国电力牵引仍然控制泰晤士电视[46]

Remove ads

失去特许经营权

1991年10月16日,泰晤士电视失去了其伦敦平日的ITV特许经营权,并在1993年1月1日将其移交给卡尔顿电视[47]。在1991年ITV特许经营权竞标中,泰晤士电视出价3,250万英镑,卡尔顿电视出价4,320万英镑[48]。由于泰晤士和卡尔顿均通过了品质门槛,按照价高者得的原则,出价更高的卡尔顿因此获得ITV特许经营权。

由于该公司制定了机密的应急计划(包括裁员1,000人、关闭尤斯顿路摄影棚),泰晤士在失去特许经营权后反而颇为乐观。泰晤士电视宣称其将成为“欧洲最有力的独立节目制作公司”[49]。《泰晤士报》援引泰晤士电视发言人的意见称:“我们可以获得更多利润。被迫停止广播将为我们每年节约3,250万英镑的竞标费用,3,000万英镑的广告税和1,000万英镑的发射费用”[49]

ITV公司的移交过程从不平坦,但泰晤士的艰辛一直持续到最后。1992年6月,卡尔顿及ITV电视网中心要求泰晤士电视在10年内不得在竞争对手频道重播自己的节目。泰晤士认为卡尔顿要求并不合理,并且将导致泰晤士被迫放弃在1992年秋季为ITV电视网贡献的节目[50]。卡尔顿和泰晤士就泰晤士数百部节目的版权展开激烈的法律纠纷,最后以卡尔顿支付1,310万英镑达成庭外和解告终[51]

1992年之后

泰晤士电视曾试图赢得新设立的英国第五台特许经营权[52][53],和华纳兄弟电视公司及秋田电视台共组“第五台控股”(Channel Five Holdings),参与竞标。在另外两个竞标者退出后,第五台控股在1992年12月成为唯一竞逐第五台特许经营权的业者[54]。然而由于对其商业计划和投资者支持的担忧,ITC后拒绝了其的投标[55]

1993年年中,泰晤士电视被培生电视英语Pearson Television收购[56]。2000年,培生集团将培生电视出售给RTL集团,并在2001年更名为弗里曼特尔。2003年,泰晤士电视和弗里曼特尔旗下的子公司Talkback英语Talkback (production company)合并为Talkback Thames英语Talkback Thames。该公司在2012年年初拆分为四家新的制作公司,新的泰晤士英语Thames (production company)专门制作娱乐节目。

参考资料

外部链接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