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浙派古琴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浙派古琴,始见于北宋[1],而盛于南宋,因始创人郭沔祖籍浙江而得名,是宋明之际最主要的琴派。近代徐元白起,因有别于宋代的浙派,被称为“新浙派”。

事实速览 浙派, 申报地区或单位 ...

历史

宋代至明代

郭沔传刘志方,刘志方传徐天民毛敏仲汪元亮,徐天民、毛敏仲编著《紫霞洞琴谱》,加上郭沔的《潇湘水云》、《泛沧浪》、《秋鸿》和刘志方的《忘机曲》、《吴江吟》等曲,浙派古琴体系开始成形。而徐天民传人的影向力较大,故浙派古琴在明代初期有“浙派徐门”或“徐门正传”之称。徐天民传子徐秋山、徐秋山传子徐梦吉,徐梦吉传子徐和仲,徐和仲传子徐惟谦,及王礼、金应隆吴以介张助萧鸾戴义黄献等,萧鸾编著《杏庄太音补遗》、《杏庄太音续补》,并提出“去文以存勾剔”,维护浙派古琴的独奏传统[2]。黄献于1546年编著《梧冈琴谱》,杨嘉森于1561年增订《梧冈琴谱》,改名为《琴谱正传》。至明代中后期,其在琴界的地位渐为虞山琴派所取替。[来源请求]

近代

民国时,浙江有张味真徐元白等琴家。徐元白自称其琴为家传,亦曾师于大休上人,被称为“新浙派[3]

现代浙派古琴家有张味真、徐元白及其弟子徐晓英、郑云飞、徐元白孙徐君跃等。[来源请求]

分支

姚丙炎姚公白等人由于右手明快、节奏轻灵等特点,被称为“浙派姚门[4]

参考资料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