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渔湾
香港东区区议员选区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渔湾(英语:Yue Wan,代号:C34)曾是香港东区区议会下辖的选区,1994年设立,自2021年起悬空至2023年取消,悬空前的区议员为柴湾起动召集人徐子见。
范围及名称
选区位于柴湾中部,现时包括渔湾邨、乐轩台和柴湾邨[4],设立时以渔湾邨为主,故以此为名,与其相邻的选区有翠湾、小西湾、环翠、翠德和佳晓,投票站设于渔湾社区会堂。
沿革
在1982年区议会选举柴湾一带以柴湾道分划为柴湾北及柴湾南选区,其后因应人口增加,柴湾北选区1985年区议会选举定为双议席,1988年选举沿用。其后人口继续上升,1991年柴湾北选区先以东区走廊分划出柴湾中选区,继而杏花邨一带则新划为杏花邨选区后,柴湾北选区定为单议席,以渔湾邨为核心。
1993年港督彭定康推行政改方案改革区议会,取消所有委任议席及双议席选区制度,全面实行单议席单票制,并改由选区分界及选举事务委员会制定,区议会选区数目亦随人口变动而大幅增加,渔湾选区由原有柴湾北选区的渔湾邨,加上柴湾南选区的当时陆续重建的柴湾邨所组成。1994年区议会选举,由原柴湾北区议员的民建联锺树根与民主党的古南争夺,最后锺树根胜出。
1999年区议会选举,当时人口估算约18,594人,其中有9,812位是选民,投票站设于渔湾社区会堂。议席由锺树根和民主党成员邓徐中争夺,最终锺树根以2,360票大比数击败取得1,253票的邓徐中而胜出[5]。
2003年区议会选举,因应柴湾邨已完全清拆,由翠湾选区划入康平街四栋楼宇,当时人口减少到约13,507人,其中有7,314位选民。今次锺树根在未有对手之下自动当选[6]。
2007年区议会选举,由佳晓选区划入柴湾游泳池及康平街另外四栋楼宇,人口估算约13,630人[7],其中有7,849位选民[8],锺树根与社民连的陈裕南争夺,最后锺树根以1,922票胜出。
2011年区议会选举,基于重建后的柴湾邨完全落成,人口增加到约15,243人[9],其中有8,428位选民[10],锺树根第二次自动当选。
2015年区议会选举,锺树根与最后一天才报名参选的徐子见竞选。最后无党派徐子见以2,026票击败锺树根的1,863票,锺落后163票之差失去已经担任24年的区议员职位。因徐子见从提名到当选只有六星期落区,而锺树根则曾任六届区议会议员,各界对选举结果相当惊讶。徐表示雨伞运动后,有感自己这一代人只关注经济发展,甚少参与政治,造成建制派垄断区议会,祸害下一代,而参与“伞下爸妈”及“香港民主宣传小组”等组织。眼见选举提名截止日期临近,包括渔湾在内的多个选区即将自动当选,而且他曾在柴湾上学,对该区有一定认识,所以报名参选[4]。他的政纲包括“建议设立东区牙科保健基金”、“打破建制派垄断区议会”、“提升交通道路、环境卫生水平”、“增设长者康体设施”、“开展儿童义务补习”等等[11]。
徐当选后表示希望将义务补习的理念带到柴湾,亦会逐步实践政纲。他亦指胜出的原因是锺当区议员和立法会议员的表现并不好,令该区选民求变[12]。
有网民于结果公布的凌晨(11月23日)在社交网站Facebook开设“全港市民热烈庆祝treegun落选委员会”专页,庆祝锺树根落败。内容为锺落选的新闻和他以往的负面新闻,包括曾把“明目张胆”错误说成“明张目胆”的新闻等等[13]。当日晚上8时约百五人应网上号召,在渔湾邨渔安楼地下的区议员办事处外举行“连根拔起”庆祝会,长约40分钟,期间参加者开香槟庆祝、施放多响礼炮、唱出徐小凤名曲《喜气洋洋》庆祝[14]。
2019年区议会选举,徐子见竞逐连任,而民建联的人选则一波三折,最初派出吴进德来区服务,但未几吸纳本来在区内独立服务的蔡翠云入党,蔡开始以民建联名义活动,不过蔡后来跟民建联反面,离开民建联后重新以独立身份服务,民建联则再改派居于本区的刘坚出选,加上从前曾经在佳晓参选的胡健南,出现四人混战的情况。由于徐子见四年来积极在区内服务,最终他以3,814票成功连任,蔡翠云和胡健南得票因为不足5%而要被没收保证金。同时徐子见亦是全柴湾得票率最高的当选人。2021年5月10日,涉及香港民主派初选大搜捕而被收押的徐子见,宣布辞职。[15][16][17]
议席借此一直悬空至2023年选举改革被撤销,与杏花邨、翠湾、欣蓝、小西湾、景怡、环翠、翡翠、兴民、乐康、翠德及佳晓选区合并为柴湾选区。
Remove ads
历届议员
历届选举结果
Remove ads
参考资料
外部链接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