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熊胆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熊胆(bear gallbladder[1],bear bile[2])是一种传统中药,最早指取自亚洲黑熊的干燥胆囊,其后亦指黑熊、马来熊或棕熊的干燥胆汁[3][4]。
![]() | 此条目的语调或风格或许不适合百科全书。 (2018年2月7日) |


唐代《新修本草》已经记载了熊胆的药用价值[5]。古代取熊胆必须杀熊,后来改用活取熊胆的技术,但仍对熊造成很大的痛苦。近年来,由于技术的进步,人们采用微创造瘘技术,可以做到一次造瘘,长期使用,故可以做到多次有限收集熊胆汁,也即在采取熊胆汁的过程中并没有传统技术带给熊的痛苦;此种圈养取胆汁的熊,称为“胆汁熊”(bile bear)。但此活体收集方式,仍然受到道德层面上严重的考验。[来源请求]
成分
熊胆主含胆汁酸类之碱金属盐,另含有胆脂醇及胆汁色素。胆汁酸之主要成分为牛磺熊脱氧胆酸(tauro-ursodesoxycholic acid,市面上营养补充剂市场常使用缩写TUDCA),水解后能生成牛磺酸(taurine)与熊脱氧胆酸(ursodesoxycholic acid)。此外,并又含有鹅脱氧胆酸(chenodesoxycholic acid)、胆酸(cholic acid)等。[6]
熊胆中的胆汁酸类成分和其他胆汁酸一样,都可以增加胆固醇在胆汁中的溶解度,从而避免结晶。现在已有从熊胆以外的来源制作的熊脱氧胆酸,在现代医学上用来溶解胆结石、胆泥。[7][8]
功用
传统认为:清热、镇痉、明目药。治热黄、暑泻、小儿惊痫、疳疾、疔痔恶疮。[9]
现代医学证明熊胆主要有治疗胆结石的作用。其药理有效成分为熊脱氧胆酸。此物质在脊椎动物胆汁中广泛存在,但黑熊较高。口服熊脱氧胆酸对溶解某些类型的胆结石有一定的效果,此外,1980年代以来,国际医学界又开始研究熊脱氧胆酸在治疗肝脏疾病方面的应用,例如用于治疗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C型肝炎,是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批准的唯一用于治疗这种疾病的药物。[10]熊脱氧胆酸在1950年代已经人工合成成功,相关药物1990年代初在意大利初次上市。
取法
取熊胆的方式有:[11]
中国政府1994年宣布不会再批准新的熊胆农场。[15]中国1996年立法禁止向胆汁熊体内植入物体,号称是为了保护熊,但反而是造成熊胆场只能使用感染风险很高的造瘘法。[14][13]2006年又推行了“保证无痛、卫生”的《黑熊繁育利用技术规范》,[16] 但亚洲动物基金的兽医在2007年发现规范完全没有实行,并且不插管的熊经常需要用金属棒捅瘘防止长回,还有些则是偷偷在胆囊中装了塑料管。[12]
美国1980年代末开始有公园管理员发现只缺少胆囊和熊掌的熊尸体。最初,管理员以为是偶尔单独出现的猎人所为,但调查发现大型商业组织正在从事偷猎和走私活动。在1999年结束的为期三年的SOUP行动中,弗吉尼亚州逮捕了52人,缴获了300个熊胆。俄勒冈州的另一项调查导致警方对一个组织提起有组织非法盈利指控,该组织十年来每年偷猎约50至100头熊。[13][17]据2008年估计,北美每年有40,000头美洲黑熊被非法猎杀,以获取其胆囊和掌。[13]
2008年,韩国仍然允许以取胆为目的,猎杀满十年龄的亚洲黑熊。[13]
熊胆替代品
参见
参考文献
外部链接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