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异鹫
一類史前巨型猛禽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异鹫科(学名:Teratornithidae)又称畸鸟科,是渐新世至更新世北美洲及南美洲中非常巨大的猛禽。牠们与美洲鹫科是近亲[1],但却自立为一科。
此条目翻译品质不佳。 (2024年3月28日) |
Remove ads
分类
畸鸟现时已知有6属7个物种:
- 异鹫属(Teratornis)
- 梅氏异鹫 Teratornis merriami[2]:现时所知最详细的物种。至今已发现超过100个标本,大部分都是来自拉布雷亚沥青坑。牠们站立时高 75厘米(30英寸),估计翼展 3.5至3.8米(11至12英尺),重约 15千克(33磅),只比现今的秃鹰大些许。牠们约于1万年前的更新世晚期灭绝。
- 伍德本异鹫 Teratornis woodburnensis[3]:最早发现栖息于拉布雷亚沥青坑北方的物种,标本发现于俄勒冈州伍德本的军团公园(Legion Park),发现部位包括肱骨、部分颅骨、嘴喙、胸骨和脊椎骨,估计翼展超过 4米(13英尺)。生存年代为 11,000 - 12,000 年前的更新世晚期。同一地层中还有乳齿象、地懒、神鹫的化石。
- 无朋风神鹫 Aiolornis incredibilis:在内华达州及加利福尼亚州发现,已知的只有几块翼骨及部分鸟喙。牠们明显与异鹫相似,但体型大40%,重达23公斤,翼展5.5米。遗骸可以追溯至上新世至更新世晚期,由于横跨时期甚广,有怀疑是否来自同一物种。
- 纤细清道鹫 Cathartornis gracilis:只有一对脚骨的物种。与异鹫属对比,其遗骸稀为短及幼,可见较为灵活。
Remove ads
特征及生态
虽然畸鸟如此巨大,但很少怀疑牠们是否真的能飞。在阿根廷鹫的翼骨上有廓羽的可见痕迹,这推倒了以往认为秃鹰、天鹅及鸨要限制其体型来飞行的想法。阿根廷鹫双翼荷载就其体型相对较少,只比火鸡稍大。[5]只要有足够的风力,牠们就像信天翁般只要张开双翼就能够滑翔。于中新世的南美洲,因安地斯山脉仍正在形成,可能吹着强烈及稳定的西风。
异鹫属的成员较为细小,只要简单一跳及拍动双翼几下就可以起飞。牠们的指骨融合度与现今鸟类一样,示指部分演化成一个很阔的架子。翼长的估计各有不同,但相信实际的长度应接近上限。
传统上认为畸鸟是食腐动物,因为牠们有很多地方像秃鹰。不过,长的鸟喙及张口的阔度比较像鹰及其他猛禽的喙。异鹫很有可能是将整只猎物吞入肚内。阿根廷鹫就可以吞下野兔大小的动物。虽然阿根廷鹫无疑是食腐动物,但也有可能是主动的掠食者。[5]异鹫的脚较旧大陆秃鹫的长及强壮,估计可以从地上抓住猎物,并将之带到其巢内。由于异鹫并非习惯性的食腐动物,故牠们的头部可能也有羽毛。
异鹫每胎可能只有1-2只蛋。雏鸟须被照顾超过半年的时间,要几年时间成长才能达至性成熟。[6]
Remove ads
神秘生物
参考
外部链接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