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盟军托管朝鲜时期

军事占领时期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盟军托管朝鲜时期
Remove ads

盟军托管朝鲜时期韩语:군정기軍政期),是朝鲜朝鲜半岛)在1945年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由美国苏联两个同盟国分区实施军事占领军政管理的时期,至1948年结束,但直接造成朝韩分治对立的政治格局。

事实速览 驻朝鲜美国陆军司令部军政厅United States Army MilitaryGovernment in Korea재조선미육군사령부군정청, 地位 ...
Remove ads
Thumb
盟军托管朝鲜半岛时的地图,北为苏联民政厅,南为驻朝鲜美国陆军司令部军政厅
事实速览 苏联民政厅Советское гражданское управление소련 민정청, 地位 ...
事实速览 朝鲜半岛历史系列条目 ...

1945年8月15日,日本太平洋战争宣布投降,使得朝鲜的日本殖民统治得以结束、获得重新独立的机会。未久,在同盟国单方面的决策下,美国和苏联大致以北纬38度线为界,分别在朝鲜半岛南部成立驻朝鲜美国陆军司令部军政厅、北部成立苏联民政厅,对朝鲜实施分区托管。这原本只是暂时措施,但随着国际政治走入冷战格局,朝鲜半岛南北分属不同意识形态政权管理,结果导致1948年8月15日大韩民国在半岛南方建立、同年9月9日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在半岛北方建立,朝鲜分裂分治为两个政权;至1950年,在北方政权以武力试图统一整个朝鲜的情势下,朝鲜战争全面爆发。1953年《朝鲜停战协定》签署后,朝韩双方依照停战当下的控制范围划设军事分界线,仍按习惯称为“三八线”,并沿此线划设贯穿整个半岛的非军事区,延续至今。

Remove ads

背景

Thumb
1945年9月8日进驻朝鲜的美军部队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美国与苏联双方根据同盟国最高司令官总司令部GHQ)发表的《一般命令第一号》,以北纬38度线为界,分头进行朝鲜半岛日军受降事宜,美军负责南半部,苏联红军负责北半部。这种形式为朝鲜半岛的分裂局面埋下了伏笔。

朝鲜人多数不赞成盟军分裂接管半岛政务的方案。1945年9月6日,吕运亨等人于美军进驻之前,先在汉城建立朝鲜人民共和国(与北朝鲜无关)临时政府,以接管日本投降后无人管理的朝鲜、及反对联合国军的进入。1945年9月9日之后,美国陆军扎营汉城,朝鲜人民共和国立即遭到美军政厅取缔[1],吕运亨被迫下台,之后组织了朝鲜人民党朝鲜语조선인민당[2]。而成立于上海、由金九领导,位于中国的大韩民国临时政府也不被美军政厅承认,金九被迫以一般平民身份归国[3]

关键事件

Thumb
1945年在京城(今首尔大日本帝国朝鲜总督府前美、日举行的接管仪式
Thumb
1945年反对信托统治(托管统治)的抗议活动

1945年9月4日,美军先遣部队飞抵金浦机场。9月8日,美国第十军团第24军[4]的主力部队从仁川进入韩国,之后便建立了美军政厅[5],由24军军长,中将约翰·R·霍奇出任驻韩国美军司令[6],第7师师长阿契博德·文森·阿诺德担任朝鲜军政长官[3]。在抵达韩国的4天前,霍奇告诉部下,韩国是“美国的敌人之一”[4]

在9月9日一场受降典礼后,霍奇宣布将完整保留朝鲜总督府的职员及其总督阿部信行,尽管阿部的身份为敌对国战俘,仍遭到留用;而几天后这一决定就招致强烈反弹而取消[3],将日本人总督由美国人军政长官替代,并裁撤殖民政府各部官员,之后再招募其中一些日本人官僚成为美军政厅的顾问[5]。同时为了应对朝鲜民众的抗议及不平,在1945年10月成立了朝鲜咨议会(Korean Advisory Council),大部分席位给了美国支持成立的韩国民主党党员,多为地主富有商人,以及一些曾在总督府任职的朝鲜人。虽然朝鲜人民共和国的一些成员也被提议加入,但他们拒绝、并抨击咨议会议员与日本旧势力勾结[6]

同在1945年,一份提案建议由美苏两国长期托管统治朝鲜。到了12月,美国苏联英国莫斯科召开三国外长会议并达成协议,美国和苏联同意在联合委员会(Joint Commission)之下共同托管朝鲜4年,托管结束之后独立。然而,两国批准在各自占领区内建立的朝鲜人政权分别拥护占领国——美国和苏联的意识形态,因此这种协议并不被大部分朝鲜民众接受。在南部,虽然由李承晚领导的临时政府和金九领导的临时民意代表机关举办了选举,但是反对托管统治的活动旋即演变为大规模示威,1946年爆发了大邱10月事件[7][8],南朝鲜各有数百万人上街反对美国军政厅统治[3]

为了控制朝鲜南部的示威武装反抗活动,美军政厅于10月8日禁止罢工,10月12日宣布革命政府及人民委员会违法。然而事态已经急遽扩大,逐渐失控。9月23日在釜山爆发了8千名铁路工人发起的罢工即快速散播至南朝鲜其他城市;10月1日大邱当地警方朝鲜语대구광역시지방경찰청镇压暴动的过程中造成3名示威学生死亡,多人受伤,38名警员随即在之后的报复攻击中遇害。10月3日,永川约1万多人攻击警察署,40名警员及郡长遇害。另一场暴动中则有20名地主及亲日官员遭到杀害。美军政厅还以颜色,宣布戒严,朝群众射击,死伤者不计其数[9]

Remove ads

政治

尽管美国军政厅初期的立场是基本上反对左派共产主义政党,在统治期间依然容许了朝鲜共产党等团体的活动,并试图在极左团体和极右团体之间寻求平衡,鼓励温和稳健的路线。然而这种作法激怒了一些较激进的有力人士,例如右派反共领导人李承晚

同时,美军政厅也剥夺、削弱其占领区内其他政治团体的影响力及权利,例如镇压反对美国军事占领的示威。

经济

在南北朝鲜分裂的这段期间里,朝鲜半岛的工业绝大部分是集中于北部,而南部则分布了大部分的农地。尽管电力供应网海运贸易线仍持续存在,但是经常遭到苏联控制下的北部切断,此时的北部有能力借由中止电力肥料的供应,使南部陷入混乱。

总之,尽管韩国经济在美军政厅统治期间成功展开了迈向复原的第一阶段,但总体状况并不太好。

教育

美军政厅接管韩国之后,最早颁布的法令之一,便是1945年11月发布的全体学校复课令,然而教育体制大致而言与日治时代相去不远,没有立即的变化。在托管期间的美军政厅仍试图维持日本教育系统的形式。

尽管美军政时期没有实施广泛性的教育改革,但美军政厅确实为大韩民国建国后,第一共和早期进行的教育改革立下了基础。[来源请求]1946年,100名左右的韩国民间教育学家组成了会议,勾勒出未来韩国教育的蓝图。

架构

(1947年时)

朝鲜军政长官德语Militärgouverneur[1]

美国陆军将领出任

民政长官
安在鸿韩国独立运动家、政界人士)出任
  • 文教部
    编修局、普通教育局、高等教育局、教化局、观象局
  • 司法部
    总务局、行政局、律师局、监察局、法律调查局、法律起草局
  • 警务部
    总务局、公安局、捜查局、教育局、通信局
    第1~3警务总监府 - 各管区警察厅 - 各监察署 - 各警察署
  • 农务部
    农林经济局、农产局、山林局、水产局
  • 商务部
    总务局、特许局、矿务局、商务局、贸易局、工艺局
  • 财务部
    理财局、司经局、国库局、专卖局、会计局
  • 卫生部
    总务局、医务局、预防医学局、兽医局、药务局、救护局、牙医局、调查训练局、看护事业局、妇女局
  • 外务处
    外务署
  • 管财处
司法府
大法院
  • 高等审理院
    • 地方审理院





  • 国内警备部朝鲜语국내경비부(又称统卫部,韩国国防部前身)
    国防警备队韩国陆军前身)、海岸警备队(韩国海军前身)
  • 递信部
    总务局、邮务局、电务局、储蓄保险局、财政局、资材局
  • 运输部
    铁道运输局、海上运输局、公路运输局、飞行运输局
  • 土木部
    中央消防委员会、大田国道事务所、大邱国道事务所、釜山国道事务所
  • 劳动部
    劳动局
  • 人事行政处
    总务署、职制署、补任署、考试署、训练署、调查署
  • 物价行政处
    总务署、行政署、监察署
  • 庶务处
    总务署、调查研究署、财产会计署、建筑署、统计署
  • 食粮行政处
  • 筹划庶务署、食粮分配署、食粮资料署
Remove ads

注释

Loading content...

参考文献

Loading content...

外部链接

参考文献

Loading content...

参见

Loading content...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