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第九批福建省文物保护单位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第九批福建省文物保护单位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福建省人民政府2018年9月7日公布的福建省文物保护单位,共252处(含7处合并保护单位)[1][2]。2020年1月21日福建省人民政府批复增补4处古遗址[3]。
一、古遗址(11处)
更多信息 序号, 名称 ...
| 序号 | 名称 | 年代 | 地址 | 图片 | 备注 |
|---|---|---|---|---|---|
| 1 | 岩仔洞遗址 | 新石器时代 | 将乐县古镛镇梅花井村 | 1988年试掘,2003年、2014年发掘,发现墓葬、房址、灰坑及陶、石、骨器等,距今5000-4500年。2019年第八批国保。 | |
| 2 | 祠堂后山遗址 | 新石器时代 | 平潭县北厝镇北厝村林氏祠堂后山 | 面积约15000平方米,发现贝壳堆积文化层,采集夹砂陶片、石器及海生贝壳,距今7000-6500年。 | |
| 3 | 葫芦山遗址 | 新石器至青铜时代 | 武夷山市兴田镇西郊村 | 分布面积约4万平方米,发现墓葬、建筑基址、窑址等,文化内涵丰富,延续时间长。 | |
| 4 | 东花丘遗址 | 新石器至青铜时代 | 平潭县平原镇山显美村南垄自然村 | 面积约2万平方米,出土夹砂陶、印纹硬陶及石锛,发现柱洞遗迹,为史前聚落遗址。2019年并入第八批国保壳丘头遗址群 | |
| 5 | 龟山遗址 | 新石器至青铜时代 | 平潭县平原镇上攀村 | 面积约13万平方米,有贝壳文化层堆积,出土陶片石器,距今5500-3200年。 | |
| 6 | 辽田尖窑址 | 青铜时代 | 德化县三班镇三班村、永春县介福乡紫美村 | 青铜时代斜坡式龙窑,出土原始瓷器为主,发现八条窑炉遗迹。 | |
| 7 | 苦寨坑窑址 | 青铜时代 | 永春县介福乡紫美村 | 青铜时代斜坡式龙窑,出土原始瓷器为主,分布面积约35000平方米,揭露出9条龙窑遗迹。2019年第八批国保。 | |
| 8 | 碗碟墩窑址 | 宋 | 将乐县万全乡竹舟村八担自然村 | 窑址面积约35000平方米,主要产品有青瓷、青白瓷和酱釉瓷,年代为北宋中晚期至南宋。 | |
| 9 | 遂应场银矿遗址 | 宋 | 政和县岭腰乡锦屏村 | 银矿采掘始于宋绍兴三十二年(1162),封闭于正德十六年(1521),宋隆兴二年(1164)设立坑冶转运司。 | |
| 10 | 宝丰银场古矿业遗址 | 宋至明 | 周宁县李墩镇芹溪村,浦源镇围城底村、官司村、里源村、上洋村 | 开采于宋元祐年间,分布范围达40多平方公里,遗存矿硐多达220多口,是研究古代矿业的重要实物资料。2019年第八批国保。 | |
| 11 | 屏山书院遗址 | 宋至清 | 武夷山市五夫镇五一村府前自然村 | 遗址面积10000平方米,为迄今国内为数不多经考古勘探证实的朱子文化史迹。 |
关闭
Remove ads
二、古墓葬(4处)
更多信息 序号, 名称 ...
| 序号 | 名称 | 年代 | 地址 | 图片 | 备注 |
|---|---|---|---|---|---|
| 12 | 罗从彦墓与特祠 | 宋、清 | 南平市延平区水南街道上地村、罗源村 | 墓坐南向北,平面呈“风”字;特祠主祭罗从彦,明弘治年间始建,清乾隆三十四年重建。 | |
| 13 | 真德秀墓 | 南宋 | 浦城县莲塘镇颜处村真处山 | 墓坐西北朝东南,平面呈“风”字形,二级墓坪,上世纪文革时期被破坏后重修。 | |
| 14 | 朱松墓 | 南宋 | 武夷山市上梅乡地尾村寺门自然村 | 始建于宋绍兴十四年,墓坐东向西,平面呈圆形,墓园占地面积800平方米。 | |
| 15 | 杨树庄墓 | 民国 | 福州市晋安区鼓山镇盘山公路7公里处 | 墓依山而建,平面呈“风”字形,三合土夯筑,五层墓埕,墓左侧建影堂一座。 |
关闭
三、古建筑(117处)
更多信息 序号, 名称 ...
| 序号 | 名称 | 年代 | 地址 | 图片 | 备注 |
|---|---|---|---|---|---|
| 16 | 武夷山闽赣古驿道与关隘 | 五代至南宋 | 武夷山市岚谷乡岭阳村、洋庄乡大安村、坑口村 | 由岭阳关、分水关和温林关古驿道与关隘组成,是研究万里茶道和古代交通的重要实物。2019年第八批国保。 | |
| 17 | 通判泉 | 宋 | 邵武市洪墩镇尚读村 | 泉井系南宋理学大儒何兑所筑,泉分五眼,依序为不同功能,设计科学合理。 | |
| 18 | 白鹤岭古官道 | 宋至民国 | 宁德市蕉城区蕉北街道继光社区、蕉南街道中南社区、城南镇岭头村、湾亭村 | 全长10公里,宽1.5~2.5米,蕉城境内现存相互连续的四段,沿途尚存摩崖石刻、碑刻十九处。2019年第八批国保。 | |
| 19 | 梅鹤古建筑群 | 宋至民国 | 宁德市蕉城区虎贝镇梅鹤村 | 包括三座桥、一个门、三处宫庙、一处明代民居、五处清代民居、一处民国建筑等14处建筑。 | |
| 20 | 石壁岭古官道 | 宋至民国 | 宁德市蕉城区石后乡石壁岭 | 全长2.5公里,宽约1米,垂直落差达500余米,沿线尚存摩崖石刻、修路碑、古亭遗址等。 | |
| 21 | 龙兴庵 | 元至清 | 华安县马坑乡和春村 | 又称龙兴堂,建于元至元二十二年,明、清有修,占地面积约500平方米。 | |
| 22 | 九峰崇福堂 | 元至清 | 平和县九峰镇复兴村 | 又名罗寨庵,始建于元末,明洪武四年扩建,清多次重修,建筑面积563平方米。 | |
| 23 | 黄土关 | 元至清 | 邵武市金坑乡金坑村 | 古称黄土寨、黄土隘,南宋后为闽赣界关,元代始设黄土寨巡司,明代石砌关墙。 | |
| 24 | 通驷桥 | 明 | 大田县华兴乡杞溪村 | 建于明弘治九年,单孔石拱廊屋桥,南北走向,桥长22.68米,宽6.44米。 | |
| 25 | 铜山城墙 | 明 | 东山县铜陵镇公园社区 | 明洪武二十年筑建,墙体为花岗岩垒砌,总长约855米,有东门、西门和北门三个城门。 | |
| 26 | 铜陵黄道周故居 | 明 | 东山县铜陵镇公园社区菜园底224号 | 建于明初,合院式建筑,主厝面阔五间,明万历十三年黄道周在此出生。 | |
| 27 | 厦王里孙氏民居 | 明 | 连江县凤城镇八一六西路 | 建于明早期,原为四进合院式民居,现存二、三进院落,占地面积1264平方米。 | |
| 28 | 龙湖文庙棂星门 | 明 | 明溪县瀚仙镇龙湖村 | 建于明弘治六年,明万历十九年重修,由并列三组石牌楼组成。 | |
| 29 | 靖城文昌塔 | 明 | 南靖县靖城镇湖林村 | 明万历四十七年始建,清两次重修,为七层八角形楼阁式密檐塔,塔身通高21.9米。 | |
| 30 | 太平岭相公塔 | 明 | 武平县中山镇新城村太平岭自然村 | 建于明嘉靖三十年,楼阁式砖塔,八角七层,中空,高17.4米。 | |
| 31 | 云川卢氏祖祠 | 明 | 龙岩市永定区坎市镇后龙山 | 下祠始建于明弘治十年至十二年,上祠始建于明弘治十四年至十六年,总占地面积2公顷。 | |
| 32 | 长田义士祖祠 | 明 | 诏安县金星乡湖内村长田自然村 | 明成化年间始建,为明代乡贤沈胄专祠,建筑面积623平方米。 | |
| 33 | 崇德堂 | 明、清 | 南靖县山城镇六安村大厝里黄自然村 | 明崇祯十二年始建,清乾隆四十五年扩建,平面呈“同”字形布局,占地面积3413平方米。 | |
| 34 | 后龙古建筑群 | 明、清 | 屏南县屏城乡后龙村 | 由龙津桥、柏舟遗烈坊、张氏宗祠、慧光寺等四处古建筑组成。 | |
| 35 | 壶南祠 | 明、清 | 莆田市秀屿区东庄镇营边村 | 坐北朝南,建筑面积714平方米,由门厅、拜亭、正殿组成,主祀陈衷瑜夫子。 | |
| 36 | 东坑建筑群 | 明、清 | 清流县余朋乡东坑村 | 由陈氏祖屋、致懿堂、琢玉书院、思成堂、仰峰堂、临水宫、“陈氏一门”木牌楼等七处古建筑组成。 | |
| 37 | 忠山古建筑群 | 明、清 | 三明市三元区岩前镇忠山村 | 由先贤祠、永兴庵、楚山公祠、隆武桥、庄氏宗祠、陈家大院、庄述富民居等七座建筑组成。 | |
| 38 | 将军堂建筑群 | 明、清 | 永泰县葛岭镇蒲边村 | 由将军堂、桃源宫组成,将军堂始建于明朝永乐年间,桃源宫始建于明万历年间。 | |
| 39 | 铜陵天后宫 | 明至清 | 东山县铜陵镇码头社区打铁街 | 明洪武二十四年始建,清嘉庆十七年、咸丰六年重修,二进式布局,占地面积1700平方米。 | |
| 40 | 缵德堂 | 明至清 | 华安县华丰镇大同中路 | 又名六官公祠堂,始建于明弘治九年,明隆庆六年、清中期重修,占地面积约1048平方米。 | |
| 41 | 王氏宗祠追来堂 | 明至清 | 南靖县金山镇水美村 | 明正德四年始建,清乾隆年间重修,祠前旷埕西南侧立三对石旗杆。 | |
| 42 | 黄阳隘 | 明至清 | 寿宁县坑底乡长岭村 | 始建于明弘治中期,明嘉靖二十四年设闽浙界碑,隘墙东西走向,两边接小山。 | |
| 43 | 车岭古道 | 明至清 | 寿宁县斜滩镇斜滩村、清源乡阳尾村 | 明中叶形成,是寿宁通往福宁府的重要古官道,全长约10公里,相对高差658米。 | |
| 44 | 戴时宗祠堂 | 明至清 | 长泰县武安镇陶然园 | 又名“瞻依堂”,始建于明嘉靖二十一年,清代重修,建筑面积438平方米。 | |
| 45 | 陈氏宗祠瞻依堂 | 明至民国 | 长泰县岩溪镇甘寨村巷口社 | 始建于明,清、民国重修,坐西北向东南,占地面积2096平方米,建筑面积594平方米。 | |
| 46 | 龙院郑氏民居 | 明、民国 | 福州市仓山区盖山镇高湖村 | 始建于明代,坐西朝东,偏北,东西两落并列,为福州地区典型的明代木结构形式。 | |
| 47 | 西陂林氏大宗祠 | 明、民国 | 龙岩市永定区高陂镇西陂村 | 始建于元代初,明弘治十三年重建,民国十七年大修,占地面积约7200平方米。 | |
| 48 | 禾溪三仙桥 | 明、民国 | 周宁县纯池镇禾溪村 | 原名澄明桥,始建于明成化三年,民国六年重建廊屋,并加宽桥面,而拱架保持原样。 | |
| 49 | 梧龙林氏家庙 | 明至民国 | 东山县西埔镇梧龙村 | 又名“作求堂”,明永乐二年始建,嘉靖三十二年扩建,清康熙九年、民国二年重修。 | |
| 50 | 珪后古建筑群 | 明至民国 | 长泰县岩溪镇珪后村 | 由追远堂、棣芬堂、叶文龙宅、普济岩、楼仔厝、聚星堂、赠公祠、升厝等8处建筑组成。 | |
| 51 | 前山大外厝 | 清 | 柘荣县城郊乡前山村 | 建于清乾隆年间,由左、中、右三路大厝组成,通面阔68.51米,通进深62.620米,占地面积4290平方米。 | |
| 52 | 修爵堂 | 清 | 永春县桃城镇留安社区281号 | 始建于唐代,宋真宗景德四年扩建,明嘉靖三十九年部分被焚毁,清乾隆丁巳年重修。 | |
| 53 | 湖头大成祖宇 | 清 | 安溪县湖头镇横山村 | 始建于明,清乾隆四十九年重建,由前进、中进、后进三个部分及走廊和两个天井组成。 | |
| 54 | 湖头李氏宅祠建筑 | 清 | 安溪县湖头镇湖二村、湖三村 | 由世家大厝、六房小宗、二衙大厝、三衙大厝、四衙大厝、李氏家庙与景新堂组成。 | |
| 55 | 儒洲庵 | 清 | 大田县济阳乡大儒村 | 始建于明嘉靖十六年,清乾隆六年重建,为寺庙、祠堂结合的建筑。 | |
| 56 | 富衍堂 | 清 | 大田县均溪镇周田村 | 始建于南宋绍兴丙辰年,清中期重建,几经维修,坐西朝东,建筑面积572平方米。 | |
| 57 | 圣泉岩 | 清 | 大田县吴山乡阳春村 | 又名圣泉寺、葫芦岩,现存建筑建于康熙甲子年,建筑面积为146.84平方米。 | |
| 58 | 大兴堡 | 清 | 德化县三班镇三班村 | 清康熙三十六年始建,坐北朝南,土木石结构的土堡,城墙东西长为61.5米,南北宽为49.7米。 | |
| 59 | 永革桥 | 清、民国 | 德化县上涌镇曾坂村 | 又名山茶桥、永寿桥,建于清乾隆十二年,1948年民众捐资重建,单孔木拱廊桥。 | |
| 60 | 厚德堡 | 清 | 德化县水口镇祥光村 | 建于清中期,依山而建,前低后高,整体呈长方形布局,占地面积3000多平方米。 | |
| 61 | 朱紫坊张钰哲故居 | 清 | 福州市鼓楼区芙蓉弄 | 建于清道光年间,坐西朝东,单进合院式民居,天文学家张钰哲出生成长于此。 | |
| 62 | 路通桥 | 清 | 福州市台江区路通街 | 始建于唐贞观年间,清代重修,南北走向的石构拱桥,二墩三孔不等跨,全长30.7米。 | |
| 63 | 河口万寿桥 | 清 | 福州市台江区万寿路 | 始建于清康熙七年,桥呈东西走向,全长34.9米,宽3米,二墩三孔伸臂石梁桥。 | |
| 64 | 美玉堂连史纸作坊旧址 | 清 | 连城县姑田镇上堡村丰头自然村 | 建于康熙三十年,利用当地丰富的水利资源,依山而建纸寮,依水建水碓寮。 | |
| 65 | 丰图宗祠建筑群 | 清 | 连城县庙前镇丰图下村 | 由泰孚公祠、翠岩公祠、含山公祠等三处建筑组成。 | |
| 66 | 采陔公祠 | 清 | 连城县庙前镇庙上村 | 建于清代,坐南向北,占地面积约4865平方米,建筑面积4311平方米。 | |
| 67 | 庙上江氏家庙 | 清 | 连城县庙前镇庙上村 | 建于清乾隆年间,几经维修,坐南向北,占地面积约1480平方米,建筑面积585平方米。 | |
| 68 | 张氏民居思源堂 | 清 | 连城县新泉镇北村 | 建于清咸丰年间,坐东向西,总面阔51.55米,总进深39.08米,建筑面积1338平方米。 | |
| 69 | 竹贯观音庵 | 清 | 龙岩市新罗区万安镇竹贯村 | 始建于明万历四十七年,清康熙四年重修,1934年局部维修,楼阁式建筑。 | |
| 70 | 西陂培荆堂 | 清 | 龙岩市永定区高陂镇西陂村 | 府第式土楼,又称五凤楼,建于清乾隆年间,几经维修,坐西朝东,占地面积6950平方米。 | |
| 71 | 良山洪氏民居 | 清 | 南安市英都镇良山村坂埔自然村 | 由顶点金、封君祠、思源居、若莲居等建筑组成,建于清乾隆年间。 | |
| 72 | 梅林翠玉轩 | 清 | 南靖县梅林镇梅林村 | 建于清乾隆年间,为梅林魏氏族人兴办的社学私塾,建筑面积320平方米。 | |
| 73 | 山下萧氏宗祠 | 清 | 南靖县书洋镇书洋村山下自然村 | 由书山祠和干源祠组成,两祠毗邻,均坐东朝西。 | |
| 74 | 峡阳百忍堂 | 清 | 南平市延平区峡阳镇将军街 | 即峡阳张氏宗祠,始建于明末清初,清乾隆年间重建。 | |
| 75 | 东山柳州祠 | 清 | 宁德市蕉城区洋中镇东山村 | 又称忠节大夫祠,始建于南宋,清康熙二十年重建,乾隆三十六年重修。 | |
| 76 | 南山下宁宅 | 清 | 宁化县水茜镇南山下村 | 建于清乾隆十五年,坐南朝北,呈矩形排列,总占地面积为4900平方米。 | |
| 77 | 黄田土楼群 | 清 | 平和县九峰镇黄田村 | 由咏春楼、联辉楼、聚顺堂、龙见楼、衍庆楼等5座土楼组成。 | |
| 78 | 前山胡氏家祠 | 清 | 平和县南胜镇前山村树下自然村 | 又名红瓦祠堂,明代始建,清初重建,平面呈矩形布局,占地面积约400平方米。 | |
| 79 | 埔坪林氏宗祠建筑群 | 清 | 平和县五寨乡埔坪村 | 由花砖宗祠、林氏大宗、龙头宗祠和绥丰宗祠组成。 | |
| 80 | 红卫林氏民居 | 清 | 平潭县平原镇红卫村 | 坐东朝西,由南向北分为左、中、右三个院落,附属文物包括星楼学校和水井。 | |
| 81 | 狮亭昭惠新宫 | 清 | 莆田市涵江区白沙镇狮亭村利坪自然村 | 始建清乾隆元年,现存建筑为光绪十七年重建,为二进廊院式建筑。 | |
| 82 | 凤门林氏大厝 | 清 | 莆田市涵江区江口镇江口社区刘井村凤门巷 | 俗称“百廿间”,建于清乾隆五十一年,坐西南朝东北,为五进合院式建筑。 | |
| 83 | 雁阵宫 | 清 | 莆田市涵江区三江口镇鳌山村岐头自然村 | 又名岩浔宫,昭灵祖庙。始建于宋代,明重建,清代重修,近代又修。 | |
| 84 | 赤石宫 | 清 | 莆田市涵江区庄边镇尚书桥村新村自然村 | 始建于宋代,现存建筑为清道光六年重建,坐西朝东,为二进廊院式建筑。 | |
| 85 | 大成古厝 | 清 | 泉州市泉港区南埔镇肖厝村 | 始建于清光绪七年,由三座大厝、双护厝和厝前大石埕、砖埕组成。 | |
| 86 | 山腰庄氏古民居 | 清 | 泉州市泉港区山腰街道埭港村委会石桥自然村 | 始建于清乾隆五十二年,由东座大厝、西座大厝、北座大厝及文武馆组合而成。 | |
| 87 | 鼓浪屿大夫第 | 清 | 厦门市思明区鼓浪屿 | 建于清嘉庆元年,坐西南朝东北,由前、后两落大厝及左右护厝组成。 | |
| 88 | 鼓浪屿黄氏小宗 | 清 | 厦门市思明区鼓浪屿 | 建于清代,为坐西南朝东北的小合院,院内包括居中的祠堂建筑和后院的平房。 | |
| 89 | 鼓浪屿日光岩寺 | 清 | 厦门市思明区鼓浪屿 | 昔称“莲花庵”,因该石室以巨石为顶,俗称“一片瓦”,清代重建。 | |
| 90 | 鼓浪屿三丘田码头 | 清 | 厦门市思明区鼓浪屿 | 现存花岗岩石阶码头一处,连建于驳岸边,呈向下逐级延伸的石阶状。 | |
| 91 | 鼓浪屿四落大厝 | 清 | 厦门市思明区鼓浪屿 | 建于清嘉庆、道光年间,由于从东北方向向日光岩望去,从低到高依次横列着四栋古厝,故称“四落大厝”。 | |
| 92 | 鼓浪屿种德宫 | 清 | 厦门市思明区鼓浪屿 | 始建于明代,清咸丰年间迁于内厝澳今址重建,是目前鼓浪屿岛上仅存的祀奉保生大帝的民间信仰宫庙。 | |
| 93 | 庐丰天后宫 | 清 | 上杭县庐丰畲族乡丰济村 | 始建于清乾隆四十九年,清道光十五年重修,奉祀海神妈祖。 | |
| 94 | 庐丰蓝氏家庙 | 清 | 上杭县庐丰畲族乡丰济村青头坪自然村 | 又称东山祠,建于清乾隆年间,坐东南朝西北,占地2968平方米。 | |
| 95 | 黄坑天后宫 | 清 | 上杭县南阳镇黄坑村 | 始建于清道光九年,坐东朝西,占地面积4000平方米。 | |
| 96 | 院田古建筑群 | 清 | 上杭县太拔镇院田村 | 由“奠攸居”“生气盘郁”“迎川至”“廓有其容”“瑞气遥临”“凌霄阁”共六处建筑组成。 | |
| 97 | 崇真观 | 清 | 武平县平川镇红东村 | 始建于明洪武十三年,明嘉靖三十三年及清代多次维修,现存为清代建筑。 | |
| 98 | 永平竹苞松茂 | 清 | 武平县永平镇帽村村 | 又名德茂公祠,建于清道光初年,坐西朝东,布局为三堂六摆。 | |
| 99 | 城中树德桥 | 清 | 武平县中山镇城中村 | 建于清代,几经修缮,桥身东南--西北走向,全长72米,宽3.56米。 | |
| 100 | 朱子社仓 | 清 | 武夷山市五夫镇五一村 | 原名五夫社仓,初建于南宋乾道七年,是由朱熹首创并命名的民办社仓,历代改建,现存主体为清代建筑。 | |
| 101 | 兴贤书院 | 清 | 武夷山市五夫镇兴贤村 | 始建于宋,由朱熹启蒙老师胡宪构筑,初为乡学,元代毁于兵燹,清光绪二十四年重建。 | |
| 102 | 城内林氏宗祠 | 清 | 仙游县城内济川巷31号 | 始建于宋政和三年,清代重建,坐北朝南,通面阔39.72米,通进深36.06米。 | |
| 103 | 东门纠察庙 | 清 | 仙游县东门街庙里巷 | 又称玄都纠察,奉祀纠察尊王,配祀妈祖、齐天大圣。始建于明代,清咸丰元年重建。 | |
| 104 | 剑山杨泗宫 | 清 | 仙游县度尾镇剑山村 | 又称锦凤坛,始建于清乾隆四十五年,清道光二十二年重修。 | |
| 105 | 砺山南潮宫 | 清 | 仙游县度尾镇砺山村度西自然村 | 清乾隆己酉年建,嘉庆甲子年重修,坐西南朝东北,为单进廊院式建筑。 | |
| 106 | 东石土楼 | 清 | 仙游县园庄镇东石村 | 方形土楼,坐北向南,抬梁穿斗混合式木构架,悬山顶。长21米,宽20.8米,面积437平方米。 | |
| 107 | 侯龙书院 | 清 | 永春县吾峰镇侯龙村 | 由竹园斋和桂轩书斋组成,竹园斋建于乾隆三年,嘉庆年间建“桂轩”书斋,形成一座园林式书院。 | |
| 108 | 抚市天后宫 | 清 | 永定区抚市镇社前村 | 始建于清乾隆五十年,几经维修,坐西南向东北,占地面积2420平方米。 | |
| 109 | 三堡奎文书馆 | 清 | 龙岩市永定区堂堡乡三堡村 | 始建于明万历年,清乾隆五十一年改建成为现存的三堡奎文书馆。 | |
| 110 | 荣禄第 | 清 | 龙岩市永定区下洋镇富川村 | 建于清光绪二十九年,方型土楼,土木结构,坐南朝北,通面阔35米,通进深22米。 | |
| 111 | 暗亭禅寺 | 清 | 永泰县盖洋乡赤岭村 | 始建于清康熙二年,此后多次重修,坐东南向西北,占地面积1896多平方米。 | |
| 112 | 盖洋三对厝 | 清 | 永泰县盖洋乡盖洋村 | 三对厝为郑汝器、郑汝训、郑汝诚三兄弟所建,分别为庆园厝、祥园厝、隆园厝。 | |
| 113 | 下坂厝 | 清 | 永泰县嵩口镇下坂村 | 建于清乾隆至嘉庆年间,坐西朝东,前临东坡溪,规模宏大,四周围墙围合。 | |
| 114 | 下车碓厝 | 清 | 永泰县嵩口镇月阙村 | 由敦仁堂、静远堂前后两座建筑组成,通面阔约55.3米、通进深约59.15米。 | |
| 115 | 垅口祖厝 | 清 | 永泰县嵩口镇中山村 | 坐西向东,占地面积3250平方米。主体建筑由前坪及左、右两个单进合院组成。 | |
| 116 | 谷贻堂 | 清 | 永泰县霞拔乡锦安村 | 建于清咸丰十年,坐东向西,依山势而建,层层升高,占地面积1727多平方米。 | |
| 117 | 黄林崇福宫 | 清 | 尤溪县汤川乡黄林村 | 始建于明弘治十六年,清乾隆四十八年重建,建筑面积约887.6平方米。 | |
| 118 | 过港王加禄故居 | 清 | 漳浦县前亭镇过港村55号 | 建于清光绪丁酉年,原为清王加禄所建私宅,现为过港王氏小宗祠堂。 | |
| 119 | 周盛公祠 | 清 | 长汀县涂坊镇涂坊村 | 建于清道光九年,客家府第式围屋建筑。坐东朝西,占地3060平方米。 | |
| 120 | 洛岭桥 | 清 | 政和县杨源乡杨源村 | 建于清光绪九年,为单孔木拱廊桥。桥身东西走向,全长40.5米。 | |
| 121 | 朱紫坊陈兆锵故居 | 清、民国 | 福州市鼓楼区法海路 | 始建于清乾隆年间,民国十年陈兆锵购置并改建,坐北向南,占地面积约1500平方米。 | |
| 122 | 上洋友于楼 | 清、民国 | 龙岩市永定区高陂镇上洋村 | 五进府第式土楼,建于清雍正年间,民国重修。占地面积约4000平方米。 | |
| 123 | 金淘书院 | 清、民国 | 南安市金淘镇金淘村 | 由金淘书院、侨光学堂组成,总占地面积4200平方米,建筑面积2602平方米。 | |
| 124 | 红东李氏宗祠 | 清、民国 | 武平县平川镇红东村 | 俗称蛇形祠堂,始建于明,清、民国重修。坐北朝南,占地面积2160平方米。 | |
| 125 | 赤岸铳楼群 | 清、民国 | 永泰县丹云乡赤岸村 | 建于清代、民国,由四座面积100多平方米的三层土木结构小土堡组成。 | |
| 126 | 东源古建筑群 | 清、民国 | 柘荣县东源乡东源村 | 由吴氏宗祠戏楼、古书堂、培凤亭、古井、粉墙厝和吴成故居组成。 | |
| 127 | 定风寺 | 清、民国 | 政和县澄源乡北斗村 | 始建于唐咸通五年,现存的三宝殿建于清乾隆五十二年,后堂建于乾隆五十六年。 | |
| 128 | 文峰古建筑群 | 清至民国 | 宁德市蕉城区虎贝镇文峰村 | 由陈惧斋祠、黄礼𨱅故居、环水宫、闽东红军石堂集训指挥部旧址组成。 | |
| 129 | 新圩渡建筑群 | 清至民国 | 华安县新圩镇新圩村 | 始建于唐,历代均有维修,现存建筑多为清代和民国时期重建。 | |
| 130 | 福塘建筑群 | 清至民国 | 平和县秀峰乡福塘村 | 由万顺大厝、茂桂园、留秀楼、观澜轩、旭日东升厝、寿山耸秀楼、聚奎楼、亲睦堂等8处建筑组成。 | |
| 131 | 上攀古建筑群 | 清至民国 | 平潭县平原镇上攀村 | 由上攀村门牌59/60、153、155、156、157、161、162等七幢古民居及旧村委会组成。 | |
| 132 | 坂头花桥 | 民国 | 政和县杨源乡坂头村 | 始建于明正德六年,民国元年毁于火灾,民国三年重建,至十一年竣工。单孔石拱廊桥。 |
关闭
Remove ads
四、石刻及造像(4处)
更多信息 序号, 名称 ...
| 序号 | 名称 | 年代 | 地址 | 图片 | 备注 |
|---|---|---|---|---|---|
| 133 | 紫云岩画 | 青铜时代 | 明溪夏阳紫云村 | 紫云岩画磨刻在岩石的自然表面上,岩画呈不规整的矩形,分东、西两部分。 | |
| 134 | 九鲤湖摩崖石刻 | 宋至民国 | 仙游钟山镇院前村九鲤湖风景区 | 现存摩崖石刻41方,分为景迹题刻、游览题咏、登临记事等类别。 | |
| 135 | 冶山摩崖石刻 | 清、民国 | 福州市鼓楼区鼓东街道中山路冶山 | 分布于冶山,刻于清到民国,共50处。 | |
| 136 | 云山书院壁画 | 1950年 | 仙游县榜头镇云庄村 | 书院始建于清光绪年间,1919年重修,保存李耕所作的壁画30幅。 |
关闭
五、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109处)
更多信息 序号, 名称 ...
| 序号 | 名称 | 年代 | 地址 | 图片 | 备注 |
|---|---|---|---|---|---|
| 137 | 烟台山约翰堂 | 清 | 福州市仓山区乐群路 | 俗称石厝教堂,由英国圣公会传教士胡约翰创办,始建于清咸丰十年。 | |
| 138 | 黄培松故居 | 清 | 福州市台江区中平西路 | 建于清末民国初,坐北朝南,占地面积1225平方米,共三进。 | |
| 139 | 鼓浪屿工部局遗址 | 清 | 厦门市思明区鼓浪屿 | 1903年1月工部局设立,租用位于鼓新路40号和记崎的一幢英式楼房,现建筑已毁,仅存建筑基址。2019年第八批国保,并入“鼓浪屿近代建筑群” | |
| 140 | 鼓浪屿和记洋行仓库遗址 | 清 | 厦门市思明区鼓浪屿 | 清道光二十五年至咸丰三年,英商和记洋行在此建了六间栈房,用于堆放货物和关押华工。2019年第八批国保,并入“鼓浪屿近代建筑群” | |
| 141 | 鼓浪屿廖家别墅 | 清 | 厦门市思明区鼓浪屿 | 建于十九世纪五十年代,由主楼和副楼组成,主、副二楼相邻而建,为殖民地外廊式建筑。 | |
| 142 | 鼓浪屿西班牙船长墓 | 清 | 厦门市思明区鼓浪屿 | 建于清乾隆二十四年,墓位于观海园南部面海的山坡上。存墓碑一方。 | |
| 143 | 鼓浪屿洋人球埔旧址 | 清 | 厦门市思明区鼓浪屿 | 俗称“番仔球埔”, 始建于清光绪二十四年,是我国较早的足球场之一。2019年第八批国保,并入“鼓浪屿近代建筑群” | |
| 144 | 鼓浪屿怡园 | 清 | 厦门市思明区鼓浪屿 | 为林鹤年旧居,清光绪二十一年建,是由园门、院墙和西洋式主楼和副楼组成的别墅式建筑。 | |
| 145 | 鼓浪屿英国大英长老会牧师宅 | 清 | 厦门市思明区鼓浪屿 | 曾为大英长老会传教士山雅谷的住宅,为两层的殖民地外廊式建筑。 | |
| 146 | 鼓浪屿美国归正教会牧师宅 | 清 | 厦门市思明区鼓浪屿 | 又称三落大厝姑娘楼。兴建于十九世纪六十年代后期,其屋顶采取中国闽南传统风格的三脊式设计。 | |
| 147 | 鼓浪屿英华书院旧址 | 清 | 厦门市思明区鼓浪屿 | 亦称吴添丁阁,建于十九世纪末,系文艺复兴风格的一座两层殖民地外廊式建筑。 | |
| 148 | 厦门海关信号台旧址 | 清 | 厦门市思明区鼓浪屿 | 清同治七年,厦门海关在鼓浪屿东南角山坡上设立海关测候所和升旗信号站。 | |
| 149 | 上杭县师范传习所旧址 | 清 | 上杭县临江镇解放路 | 始建于清嘉庆二十年,晚清爱国诗人、教育家、抗日保台志士丘逢甲先生等创办了“上杭县师范传习所”。 | |
| 150 | 高士其故居 | 清、民国 | 福州市鼓楼区鳌峰坊 | 始建于明,原为明代学者郑善夫的别墅、后为高士其祖上购得。坐南朝北,占地1200平方米。 | |
| 151 | 圆瑛法师故居 | 清、民国 | 古田县平湖镇端上村 | 由故居、私塾、学堂组成。故居为圆瑛法师出生和少年生活的地方。 | |
| 152 | 百崎郭氏家庙 | 清、民国 | 泉州市台商投资区百崎回族乡白奇村 | 郭氏家庙,世称“宣慰府”,俗称“大宗”,是“百奇郭氏回族”阖族的大宗祠。 | |
| 153 | 鼓浪屿基督教徒墓地 | 清、民国 | 厦门市思明区鼓浪屿 | 位于安献堂围墙外南、北两侧小山坡,主要分成南、北二块墓地。 | |
| 154 | 叶炎煌故居——联芳堂 | 清至民国 | 大田县华兴乡京口村 | 始建于清嘉庆年间,坐南朝北,土木结构,悬山顶,占地面积为684平方米。 | |
| 155 | 观山李氏民居 | 清至民国 | 南安市眉山乡观山村 | 由旅居南洋的李氏族人于清至民国期间回乡兴建,现存较为完整的传统建筑有10座。2019年第八批国保 | |
| 156 | 刘亚楼故居 | 清至民国 | 武平县湘店乡湘洋村 | 由上月形厝和下月形厝组成。上月形厝是刘亚楼将军的出生地,下月形厝是刘亚楼将军的成长地。 | |
| 157 | 奎霞建筑群 | 清至现代 | 南安市石井镇奎霞村 | 由奎霞林氏族人于清末、民国、建国初期先后在家乡建造上百座的闽南传统建筑和南洋风格建筑。 | |
| 158 | 夹漈草堂 | 民国 | 莆田市涵江区新县镇巩溪村夹漈山麓 | 始建于南宋,民国十五年重建,现为郑樵纪念馆。坐北朝南,二进廊院式建筑。 | |
| 159 | 陈绍宽故居 | 民国 | 福州市仓山区城门镇胫雷村 | 民国十年陈父伊犁主持兴建,1960年重修。陈绍宽退出国民党海军后,一直居于此。 | |
| 160 | 林耀华故居 | 民国 | 古田县黄田镇凤亭村 | 建于民国四年,坐北朝南,占地面积703平方米。 | |
| 161 | 叶飞故居 | 民国 | 南安市金淘镇占石村 | 始建于清中晚期,为闽南传统民居建筑,建筑面积约480平方米。 | |
| 162 | 上李水库大坝 | 民国 | 厦门市思明区曾厝垵上李社 | 1923年华侨实业家黄奕住等创办“商办厦门自来水有限公司”,1925年公司在上李利用天然地形筑坝蓄水。 | |
| 163 | 鼓浪屿春草堂 | 民国 | 厦门市思明区鼓浪屿 | 建于1933年,坐北朝南偏东,是一座两层中西合璧式建筑。由许春草自行设计、建造。2019年第八批国保,并入“鼓浪屿近代建筑群” | |
| 164 | 鼓浪屿电话公司旧址 | 民国 | 厦门市思明区鼓浪屿 | 始建于民国,坐北朝南,三层的西式楼房,平台屋顶。2019年第八批国保,并入“鼓浪屿近代建筑群” | |
| 165 | 鼓浪屿番婆楼 | 民国 | 厦门市思明区鼓浪屿 | 建于1927年,原为晋江籍菲律宾华侨许经权经商致富后,为孝敬母亲而建的西洋建筑。 | |
| 166 | 鼓浪屿宏宁医院 | 民国 | 厦门市思明区鼓浪屿 | 建于二十世纪二十年代,1933年私立鼓浪屿医院迁此,当时有住院部和门诊。 | |
| 167 | 鼓浪屿黄赐敏别墅 | 民国 | 厦门市思明区鼓浪屿 | 建成于1922年,1924年由菲律宾华侨黄赐敏购买作为住宅。2019年第八批国保,并入“鼓浪屿近代建筑群” | |
| 168 | 鼓浪屿黄家花园 | 民国 | 厦门市思明区鼓浪屿 | 建于1923年,原为印尼华侨黄奕住故居,是由北、中、南三座二层半西式别墅组成花园式别墅。2019年第八批国保,并入“鼓浪屿近代建筑群” | |
| 169 | 鼓浪屿汇丰银行职员公寓旧址 | 民国 | 厦门市思明区鼓浪屿 | 建于1920年,系汇丰银行职工公寓,由东侧主楼和与其西侧相连的附楼组成。2019年第八批国保,并入“鼓浪屿近代建筑群” | |
| 170 | 鼓浪屿吴氏宗祠 | 民国 | 厦门市思明区鼓浪屿 | 建于二十世纪二十年代,两层,建筑面积约718 平方米。建筑外墙南洋风格。 | |
| 171 | 鼓浪屿延平戏院 | 民国 | 厦门市思明区鼓浪屿 | 1927年,缅甸华侨王紫如、王其华二兄弟在海坛路修建新加坡模式的现代先进的“鼓浪屿市场”。 | |
| 172 | 鼓浪屿杨家园 | 民国 | 厦门市思明区鼓浪屿 | 杨家园四幢洋楼由菲律宾华侨杨氏家族于二十世纪初先后建成。 | |
| 173 | 鼓浪屿英国亚细亚火油公司旧址 | 民国 | 厦门市思明区鼓浪屿 | 二十世纪初英国伦敦成立的亚细亚火油公司在鼓浪屿内厝澳设分公司。 | |
| 174 | 鼓浪屿中南银行旧址 | 民国 | 厦门市思明区鼓浪屿 | 中南银行成立于1921年,总行设在中国上海,1922年8月厦门分行成立。2019年第八批国保,并入“鼓浪屿近代建筑群” | |
| 175 | 禾溪中心国民小学旧址 | 民国 | 周宁县纯池镇禾溪村 | 由时任纯池乡长参照当时最时尚的西洋建筑风格,于民国三十年创建而成。 | |
| 176 | 岩声报创办地桐冈书院 | 1921年 | 龙岩市新罗区东肖镇中心小学内 | 建于清乾隆丙戌年,1921年春,邓子恢、陈明、章独奇等在此组织进步读书会“奇山书社”。 | |
| 177 | 中共平和县委旧址 | 1927年 | 平和县九峰镇积垒村 | 始建于清代,由静逸公祖祠和兴全公祖祠组成。1926年冬在静逸公祖祠创建中共平和县第一个支部。 | |
| 178 | 中共崇安特支浦城岱后办事处、支部旧址 | 1927年 | 浦城县枫溪乡岱后村岱后自然村 | 原为回龙仙庵,俗称“三将军庙”,1927年9月,成立了中共崇安特支浦城岱后办事处。 | |
| 179 | 中共永定区委旧址金砂公学 | 1927年 | 龙岩市永定区金砂乡原金砂中学校园内 | 建于清宣统二年,高两层。1927年10月25日,中共永定区第一次代表会议在金砂公学举行。 | |
| 180 | 溪南兵工厂旧址邹公庙 | 1927年 | 龙岩市永定区金砂中心小学校园内 | 建于清乾隆四十六年,坐西向东,方形,土木结构。1927年10月由溪南区党组织在邹公庙创办兵工厂。 | |
| 181 | 中共同安县委旧址 | 1928-1935年 | 厦门市翔安区马巷镇山亭社区山亭自然村 | 原为颍川陈氏宗祠,始建于宋代,清代重建,后辟为侯亭小学校址。 | |
| 182 | 金丰暴动旧址广圣庙 | 1928年 | 龙岩市永定区陈东乡城东村 | 始建于明,清以后多次重修。1928年6月29日晨,阮山等人在湖雷举行武装起义。 | |
| 183 | 中共沙县特别支部旧址夏茂文昌宫 | 1928年 | 沙县夏茂镇东街村 | 清代建筑,坐北向南,由碧霄殿、天章阁组成。1928年夏,闽西北第一个属于中共福建临时省委的地方党组织——中共沙县特别支部就在此成立。 | |
| 184 | 中共漳浦县委机关旧址 | 1928年 | 漳浦县马坪镇后康村庵仔自然村 | 旧址原为侨办马坪育才小学,土木结构,建筑面积616平方米。 | |
| 185 | 中共黄田乡支部旧址 | 1928-1949年 | 龙岩市永定区高陂镇黄田村 | 中共黄田乡支部于1929年5月在茂龙楼成立。茂龙楼建于清道光五年,土木结构,悬山顶。 | |
| 186 | 中共大田县第一支部会址 | 1929年 | 大田县华兴乡京口村 | 原为叶氏祠堂,又称南阳堂,始建于明,坐南朝北,砖木结构,悬山顶。 | |
| 187 | 朱德率红四军第二、第三纵队出击闽中大田史迹群 | 1929年 | 大田县均溪镇玉田村,屏山乡内洋村、蒋山村、杨梅村,吴山乡张坑村 | 由1929年8月朱德率红四军第二、三纵队留驻大田时留下的红四军史迹等组成。 | |
| 188 | 红四军前委旧址赖家祠 | 1929年 | 龙岩市永定区凤城街道九一中路110号 | 建于清道光十四年,坐北朝南,砖木结构。1929年5月25日至27日红四军第二次入闽时在此设前委指挥部。 | |
| 189 | 古田会议附属旧址群 | 1929年 | 上杭县古田镇八甲村、溪背村、上洋村、五龙村、苏家坡村 | 包括红军士兵委员会旧址、红军军医处、红四军后勤工作部门旧址等7处。 | |
| 190 | 红四军前委领导住地居易楼、竹林馆 | 1929年 | 龙岩市永定区堂堡乡河坑村、村中村 | 居易楼位于河坑村,建于清光绪年间;竹林馆位于村中村,建于清嘉庆二十一年。 | |
| 191 | 杨美红军留言墙 | 1929年 | 漳平市象湖镇杨美村 | 位于杨美村的民居“荣福堂”。1929年8月20日,朱德率领红四军进军闽中大田途经杨美村。 | |
| 192 | 红四军会议旧址协和店 | 1929年 | 长汀县四都镇红都村 | 原为客店,建于清末,坐西向东,二层木结构,占地220平方米。 | |
| 193 | 长田革命旧址歪嘴寨 | 1929-1949年 | 诏安县金星乡湖内村长田自然村 | 歪嘴寨是长田沈氏聚族而居的楼寨,也是明代中直义士沈胄和清末民国时期爱国将领沈瑞舟将军的故居。2019年第八批国保“歪嘴寨闽粤边区乌山游击队指挥部旧址” | |
| 194 | 山塘兵工厂旧址 | 1927-1930年 | 龙岩市新罗区江山镇山塘村 | 始建于清嘉庆十六年,坐北朝南,土木结构,占地面积330平方米。 | |
| 195 | 太平区苏维埃政府旧址 | 1930年 | 龙岩市永定区高陂镇西陂村 | 又称双寿堂,建于民国六年,坐东朝西,土木结构的方形土楼。 | |
| 196 | 中央苏区红色交通线史迹 | 1930-1934年 | 龙岩市永定区合溪乡溪南村、城郊镇桃坑村,上杭县白砂镇碧沙村、溪口乡大洋坝村、太拔镇院田村,长汀县涂坊镇赖坊村、河田镇上街村、汀州镇南门街 | 中央苏区红色交通线是土地革命战争时期,设在上海的中共中央通往闽西、赣南中央苏区之间的一条重要秘密通道。2019年部分升为第八批国保 | |
| 197 | 中共福建省委及中共汀西县委、县苏维埃旧址世昌公祠 | 1930-1935年 | 长汀县四都镇红都村 | 建于清代,由门楼、雨坪、下厅、天井、上厅组成,占地面积501.38平方米。 | |
| 198 | 张山头红军墓群 | 1930年代 | 武夷山市洋庄乡小浆村张山头自然村 | 主要包括东坑头片、瓦窑片、墓坪片三大片区。墓葬表面观察均为土堆墓。2019年第八批国保 | |
| 199 | 肖坊红三军团第六师工作团旧址 | 1931年 | 将乐县大源乡肖坊村 | 包括张氏祖厝、土库坪张氏祖厝、张氏宗祠牌楼、节孝坊等四处。 | |
| 200 | 长校红军旧址 | 1931年 | 清流县长校镇长校村 | 1931年1月,红十二军三十四师一○一团进驻清流里田、长校一带。 | |
| 201 | 中共闽粤赣边特委旧址 | 1931年 | 永定区虎岗镇虎西村杨公堂 | 原为杨公堂,建于明国初年,坐西向东,前低后高,分前堂、中堂和后堂。 | |
| 202 | 大源革命旧址群 | 1931-1934年 | 泰宁县新桥乡大源村 | 由大源乡革命委员会暨红13师指挥部旧址、大源乡农会旧址、大源乡游击队队部旧址和红军重要通道旧址等组成。 | |
| 203 | 寿宁红带会旧址 | 1932年 | 寿宁县大安乡大安村 | 原为建于1917年的范氏宗祠,由门厅、戏台、天井及两侧看楼、祠厅等组成。 | |
| 204 | 石碧红军独立第七师旧址群 | 1932年 | 宁化县石壁镇石碧村 | 由张氏家庙、三圣庙、维藩桥与玉屏德润亭组成。 | |
| 205 | 麟埜乡工农革命委员会旧址 | 1932年 | 南靖县和溪镇林中村 | 原为麟埜社林氏祠堂,始建于明万历年间,清同治和民国时期重修。 | |
| 206 | 南靖十字岭战斗遗址 | 1932年 | 南靖县龙山镇南坪村内洞自然村 | 1932年4月16日至19日,毛主席亲自指挥了攻克漳州的十字岭战斗。 | |
| 207 | 红屋区苏维埃政府旧址九厅十八井 | 1932年 | 长汀县南山镇中复村 | 建于清代,坐东朝西,砖木结构,单檐悬山顶,平面布局三落二进。 | |
| 208 | 中共炭坞区委、区苏维埃政府旧址 | 1932-1934年 | 浦城县忠信镇溪源村炭坞自然村 | 原为华光庙,清代始建,土木结构,占地面积154平方米。 | |
| 209 | 胡坊红军旧址群 | 1933年 | 明溪县胡坊镇胡坊村 | 由苏家大厝、广西会馆、李家祖屋、李家大院等建筑组成,均为清代建筑。 | |
| 210 | 工农红军西际物资转运站旧址 | 1933年 | 三明市三元区莘口镇西际村 | 原为余氏祠堂,始建于明洪武年间,清乾隆重修,坐北向南,平面略呈长方形。 | |
| 211 | 福建军区后方总医院制药厂旧址长森公祠 | 1933年 | 长汀县四都镇渔溪村 | 建于清代,坐西北朝东南,二进三落,土木结构,占地1000余平方米。 | |
| 212 | 水尾革命旧址群 | 1934-1935年 | 建宁县客坊乡水尾村 | 旧址群包括闽赣基干游击队司令部旧址、苏区银行旧址、红军医院旧址等6处。 | |
| 213 | 荷山中央红军东方军旧址群 | 1933-1934年 | 沙县富口镇荷山村 | 荷山村是革命老区基点村,有“中央红军村”之称。1933至1934年,彭德怀、杨尚昆等率领中央红军东方军驻扎荷山村。 | |
| 214 | 湖源中央红军东方军旧址群 | 1933-1934年 | 沙县湖源乡圳头村、城前村 | 由圳头村双凤堂、修文堂、燕诒堂、瑞庆堂和城前村张氏宗祠组成。 | |
| 215 | 王台革命旧址群 | 1933-1935年 | 南平市延平区王台镇王台村、上溪口村、溪后村 | 包括王台谈判旧址、中央苏区闽赣省委常委开会旧址、溪口苏维埃革命委员会旧址和东方军野战医院旧址四个部分。 | |
| 216 | 中国工农红军第九军团驻扎地暨三民乡苏维埃政府旧址光裕堂 | 1934年 | 大田县建设镇建设村 | 建于1926年,坐东朝西,土木结构,穿斗式木构架,悬山顶。 | |
| 217 | 毛泽覃旧居刘氏茂元公祠 | 1934-1935年 | 长汀县四都镇楼子坝姜畲坑自然村 | 建于清末,坐西向东,土木结构,二落一进,悬山顶。 | |
| 218 | 中共闽南地委机关旧址东埔乌山三角洞 | 1934-1949年 | 诏安县红星乡东埔村北蔗自然村 | 机关驻地主要是山洞,现存会议处、炊事房、藏兵洞、冲锋台和地委机关领导人住所等旧址。 | |
| 219 | 塘前红军北上抗日先遣队旧址 | 1934年 | 连城县塘前乡塘前村 | 原为宝鉴堂,建于清光绪年间,坐东北朝西南,占地面积约1433平方米。 | |
| 220 | 滴水岩红军战地医院旧址 | 1934年 | 明溪县城关乡坪埠村 | 滴水岩,石灰岩溶洞,由明洞、暗洞组成。1934年1月,彭德怀、杨尚昆率领东方军在此设红军战地医院。 | |
| 221 | 御帘东方军司令部旧址张氏大祖厝 | 1934年 | 明溪县夏阳乡御帘村 | 始建于明朝崇祯元年,数年后因流寇焚毁,清康熙已末年重建。 | |
| 222 | 凤凰山红军长征出发地旧址群 | 1934年 | 宁化县淮土乡上街镇凤山村 | 由红军街和五通庙、王宅、红军井、红军看病所等四处建筑构成。 | |
| 223 | 罗坑苏维埃政府旧址 | 1934年 | 沙县夏茂镇罗坑村 | 原为桃源洞,又名桃源洞别墅,始建于明洪武八年。 | |
| 224 | 少共国际师马洪旧址 | 1934年 | 永安市洪田镇马洪村 | 旧址包括逢源堂和作求堂,均始建于清。少共国际师曾进驻马洪村逢源堂开展宣传等活动。 | |
| 225 | 小陶革命旧址群 | 1934年 | 永安县小陶镇垇头村、美坂村、石丰村、小陶村、吴地村、寨中村 | 包括北上抗日先遣队驻扎点暨红一军团垇头战区指挥部旧址善庆堂和仁和堂等。 | |
| 226 | 红三军团政治部旧址科坑厝 | 1934年 | 尤溪县梅仙镇梅营村 | 建于清嘉庆年间,两进院落,占地面积约956.8平方米,建筑面积约1410.2平方米。 | |
| 227 | 尤溪红四师师部旧址 | 1934年 | 尤溪县西城镇团结村 | 原为王氏祖屋,始建于清嘉庆年间,坐西南朝东北,东方军第四师攻打尤溪县城时指挥部设于此。 | |
| 228 | 松毛岭战役遗址群 | 1934年 | 长汀县南山镇廖坊村、连屋岗村、邓坊村、桥下村、黄家庄村、蔡屋村、中复村、白叶洋村、长窠头村、官坊村、五杭村、杨谢村、塘背村,连城县朋口镇文坊村 | 由长汀县的松毛岭战役战地遗址、松毛岭战役战地医院旧址超坊围屋等组成。 | |
| 229 | 西竹岔战斗遗址 | 1934年 | 柘荣县楮坪乡社坪村、洪坑村、苏家洋村在西竹岔周边相连山头,黄柏乡蒲洋南山村后门山 | 1934年冬,由叶飞率领的中国工农红军闽东独立师在此伏击国民党新十师。 | |
| 230 | 中共福建省委、省苏维埃政府机关驻地旧址凝春晖 | 1934-1935年 | 长汀县四都镇汤屋村井牌路 | 建于清代,坐西南朝东北,二落一进,砖木结构,穿斗式木构架,硬山顶。 | |
| 231 | 桃花溪革命旧址 | 1934-1937年 | 宁德市蕉城区霍童镇桃坑村桃花溪自然村 | 包括中国工农红军闽东独立师师部旧址、叶飞旧居、阮英平旧居、范式人旧居、陈挺旧居等。 | |
| 232 | 中共云和诏县委旧址 | 1935-1937年 | 诏安县建设乡月港村 | 原为月港陈氏族人大宗祠堂或支系祖祠,陆续建于清中后期至民国时期。 | |
| 233 | 闽浙边临时省委甲坑旧址群 | 1935年 | 寿宁县犀溪镇甲坑村 | 包括中共闽浙边临时省委旧址也纪念碑、闽东特委后方办事处旧址、苏维埃政府旧址等七处。 | |
| 234 | 闽赣省苏维埃政府旧址 | 1935年 | 尤溪县坂面镇京口村后溪自然村 | 原为张氏祖厝,始建于清光绪年间,民国初建成,占地面积约1665.3平方米。 | |
| 235 | 林畲中共闽粤边特委机关旧址 | 1937-1946年 | 诏安县官陂镇林畲村豆畲自然村 | 原为豆畲张氏祖祠,始建于清乾隆年间,2012年重修。 | |
| 236 | 闽东独立师集训地 | 1937-1938年 | 宁德市蕉城区虎镇文峰村 | 原为一栋晚清民居,坐北向南。1937 年冬,闽东红军游击队和各县游击队陆续集中宁德桃花溪整编。 | |
| 237 | 抗战时期大田“第二集美学村”旧址群 | 1938-1946年 | 大田县均溪镇玉田村 | 1938年5月,因抗战爆发、厦门失陷,集美学校被迫内迁,直到1946年全部迁回厦门,前后经历八年。 | |
| 238 | 东山抗战献机纪念碑 | 1941年 | 东山县铜陵镇公园社区 | 民国三十年为纪念东山民众积极捐购飞机支援抗日而建,三十一年落成。 | |
| 239 | 中共闽中工委旧址西河祠 | 1942年 | 大田县武陵乡桃溪村 | 始建于南宋,清初期重建,坐北朝南,土木结构,建筑面积596平方米。 | |
| 240 | 高阳中共福建省委旧址温氏宗祠 | 1943年 | 仙游县石苍乡高阳村 | 始建于清雍正年间,1996年修。坐北向南,为单进廊院式建筑。 | |
| 241 | 中美合作所华安班旧址 | 1944-1946年 | 华安县华丰镇下坂村 | 全称为“中美合作所第六特种技术训练班”,是抗日战争时期中美两国军事情报机构在国际反法西斯战线合作的历史见证。 | |
| 242 | 上寨泽东楼 | 1951年 | 龙岩市永定区抚市镇五湖村 | 原为凹头张屋,始建于清光绪二十二年,坐东南向西北,土木结构,主楼为碉楼式三层土楼。 | |
| 243 | 东山战斗烈士陵园 | 1953-1963年 | 东山县西埔镇石埔村石坛自然村 | 为纪念1953年东山保卫战牺牲的烈士而建,1962年重修。占地面积约1平方公里。 | |
| 244 | 大嶝海峡之声前线广播电台旧址 | 1976年 | 厦门市翔安区大嶝街道阳塘社区 | 1976年建。由入口处的海峡之声广播电台空压机房、总长210米的战地坑道,以及出口处的军事广播大喇叭组成。 | |
| 245 | 谷文昌墓 | 1987年 | 东山县陈城镇赤山林场谷文昌纪念园 | 1981年1月,谷文昌同志因病在漳州逝世。1987年东山人民将谷文昌的骨灰安葬在当年他亲手建起的赤山林场。 |
关闭
Remove ads
六、与现有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合并项目(7处)
更多信息 序号, 名称 ...
| 序号 | 名称 | 年代 | 地址 | 图片 | 备注 | 说明 |
|---|---|---|---|---|---|---|
| 246 | 南靖东溪窑遗址 | 明至清 | 南靖县龙山镇西山村、金山镇荆都村 | 包括封门坑窑址和碗窑坑窑址两处遗址,属明中期至清代中后期的民间瓷窑遗址。 | 与“东溪窑遗址”合并 | |
| 247 | 永泰庄寨建筑群 | 清 | 永泰县同安镇同安村、洋尾村,嵩口镇月洲村,丹云乡翠云村,白云乡寨里村,大洋镇大展村,梧桐镇椿阳村,霞拔镇锦安村,东洋乡周坑村,长庆镇中埔村 | 由同安寨、九斗庄、爱荆庄、宁远庄、和城寨、竹头寨、荣寿庄、昇平庄、庆丰庄、积善堂、绍安庄、中埔寨等12处庄寨组成。 | 与“三捷青石寨”合并,更名为“永泰庄寨建筑群” | |
| 248 | 良地建筑之谷仓建筑群 | 清 | 将乐县万全乡良地村 | 建于清中后期,用于储藏收租获得的粮食,由梁启贤谷仓、梁启洪谷仓等八处建筑组成。 | 与“良地建筑群”合并 | |
| 249 | 芷溪古建筑群 | 清 | 连城县庙前镇芷红村、芷溪村、芷星村 | 由培兰堂、桂馨堂、绍德堂、敦安堂、永裕堂、怡庆堂、乔荫堂、文清公祠、华岳公祠、慎修堂、孚吉堂、止斋公老屋、背园谷堂、草坪老屋、福安堂、吉昌堂共16座建筑组成。 | 与“芷溪宗祠建筑”合并,更名为“芷溪古建筑群” | |
| 250 | 南山林氏宗祠建筑群 | 清 | 清流县赖坊镇南山村 | 由林氏宗祠、文正公屋、文惠公外祠、文惠公内祠、文新公外祠、文新公内祠、杏靳公祠、发明公祠、观琪公祠等九处建筑组成。 | 与“南山马氏宗祠”合并,更名为“南山宗祠建筑群” | |
| 251 | 桂峰步云楼 | 清 | 尤溪县洋中镇桂峰村 | 建于清中期,坐北朝南,占地面积600平方米,建筑面积405平方米。 | 与“桂峰蔡氏民居”合并 | |
| 252 | 尤溪土堡群 | 清至民国 | 尤溪县中仙乡、梅仙镇、新阳镇 | 由居安堡、莲花堡、昇平堡、重光堡组成。土堡均由堡墙和内院组成。 | 与“聚奎堡”“书京土堡”“茂荆堡”合并,更名为“尤溪土堡群” |
关闭
Remove ads
2020年增补
更多信息 序号, 名称 ...
| 序号 | 名称 | 年代 | 地址 | 图片 | 备注 |
|---|---|---|---|---|---|
| 1 | 南外宗正司遗址 | 南宋 | 泉州市鲤城区古榕巷60号院内 24°54′49.77″N 118°34′52.82″E |
||
| 2 | 市舶司遗址 | 南宋 | 泉州市鲤城区海滨街道办事处水门社区 24°54′26.57″N 118°34′55.11″E |
||
| 3 | 顺济桥遗址 | 南宋 | 泉州市鲤城区(泉州城城南)晋江江面上 | ||
| 4 | 安溪青阳下草埔冶铁遗址 | 宋元 | 安溪县尚卿乡青洋村南450米 |
关闭
参考文献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