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第八批福建省文物保护单位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第八批福建省文物保护单位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福建省人民政府2013年1月28日公布的福建省文物保护单位,共232处(含1处合并保护单位)[1][2]。2016年12月5日福建省人民政府批复增补共1处古墓葬、1处古建筑[3]。
一、古遗址(10处)
更多信息 序号, 名称 ...
| 序号 | 名称 | 年代 | 地址 | 图片 | 备注 |
|---|---|---|---|---|---|
| 1 | 奇和洞遗址 | 旧石器时代晚期—新石器时代早期 | 漳平市象湖镇灶头村 | 洞内揭露出从旧石器时代至新石器时代早期各阶段文化层堆积,出土人类颅骨化石、陶片、石器、骨器等,入选2011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2013年第七批国保。 | |
| 2 | 虎林山遗址 | 青铜时代 | 漳州市龙文区朝阳镇樟山村 | 分布面积约6000多平方米,距今约3000—3200年,2001年发掘清理出商代时期文化层、20座墓葬,出土石器、陶器及青铜器等,入选福建省十大考古重要发现。 | |
| 3 | 竹林坑窑址 | 青铜时代 | 武夷山市武夷街道黄柏村 | 分布面积20000平方米,出土物中原始青瓷占80%以上,是研究我国西周时期原始瓷窑炉结构形态的重要实物。 | |
| 4 | 火田军陂遗迹 | 唐 | 云霄县火田镇火田村 | 唐总章年间陈政、陈元光率开漳将士建造的拦江自流灌溉水利工程,现存陂首溢流堰坝、引水明渠、凿岩暗渠等,至今仍灌溉千亩良田。 | |
| 5 | 云霄将军庙遗址 | 唐 | 云霄县莆美镇前埔村 | 唐中宗嗣圣元年始建,系唐代首祀开漳先贤的官庙,1997年考古探掘揭露出宋代建筑遗迹,出土唐宋遗物。 | |
| 6 | 将乐擂茶具窑址群 | 五代—现代 | 将乐县古镛镇胜利村五马山窑址、古镛镇玉华村廖厝山遗址等 | 由五马山窑址、廖厝山窑址、横窠岽窑址和良坊窑址组成,构建了从五代到现代的擂茶具发展链条。 | |
| 7 | 南屿碗窑山遗址 | 宋 | 闽侯县南屿镇双龙村 | 1952年发现,2010年考古发掘清理出4座宋代平焰式龙窑窑炉,出土黑秞、青釉、青白釉瓷等生活器皿。 | |
| 8 | 积善侍郎墓遗址 | 南宋 | 将乐县古镛镇积善村 | 2003年考古发掘,墓葬由围垄、墓坪、墓室、神道、享堂遗迹和五级墓埕组成,墓前尚存石翁仲及石虎、石马、石羊等。 | |
| 9 | 瓜山屯兵营址 | 元、明 | 闽侯县南通镇方山村 | 元末陈友定为据守福州而建的屯兵营遗址,现存营房和演兵场遗迹,是福建元末明初历史的见证。 | |
| 10 | 深青驿遗址 | 明 | 厦门市集美区灌口镇深青村 | 始建于元代,现存驿楼、驿桥、古碑等为明代建筑和遗迹,是研究我省古代邮驿制度的重要实物。 |
关闭
Remove ads
二、古墓葬(11处)
更多信息 序号, 名称 ...
| 序号 | 名称 | 年代 | 地址 | 图片 | 备注 |
|---|---|---|---|---|---|
| 11 | 淮安丞相墓 | 唐 | 福州市仓山区建新镇淮安桃花山 | 又名朱敬则墓,墓坐东南朝西北,平面呈“风”字形,四层墓埕,墓前尚存石翁仲等。 | |
| 12 | 凤林朱氏墓 | 宋 | 政和县铁山镇凤林村 | 又名朱森墓,朱熹之祖父墓,墓碑为明成化十五年重修时所立。 | |
| 13 | 李侗墓 | 宋 | 南平市延平区炉下镇瓦口村 | 宋绍兴三十三年建,几经重修,墓坐西朝东,砖石结构,平面呈“风”字形。 | |
| 14 | 埔坪陈氏墓 | 宋 | 仙游县度尾镇埔坪村 | 又名陈谠墓,坐西南朝东北,墓前尚存石翁仲、石马、石羊各一对。 | |
| 15 | 溪东丞相墓 | 宋 | 连江县蓼沿乡广化村 | 又名郑昭先墓,宋嘉定十四年建,清咸丰年间重修,墓前筑三层埕台,尚存旗杆石、石翁仲、石马等。 | |
| 16 | 丰乐太师墓 | 明 | 建瓯市徐墩镇丰乐村 | 又称明太师杨荣及夫人墓,明正统年间建,石人、石马、石羊、神道碑、凤纹墓志铭等尚存。 | |
| 17 | 上坂尚书墓 | 明 | 宁德市蕉城区八都镇上坂村 | 明成化二十二年敕工部营建,墓坐东南向西北,平面呈“风”字形,由墓冢、墓碑、石象生、神道等组成。 | |
| 18 | 宝溪尚书墓 | 明 | 连江县潘渡乡宝溪村 | 又名吴文华墓,墓坐西南向东北,墓前为三级石埕,两边立石像生。 | |
| 19 | 宋司礼监墓 | 清 | 东山县西埔镇亲营村 | 宋末皇帝赵昺南逃东山岛,亲营村人潘穆齐为救赵昺,抗击元兵殉难,墓坐东北朝西南。 | |
| 20 | 福铁都督墓 | 清 | 南安市康美镇福铁村 | 又名林贤墓,建于清康熙三十四年,三合土构筑,平面呈“风”字形,墓前置石雕祭台,五级墓坪,两旁立有石翁仲等。 | |
| 21 | 后店总兵墓 | 清 | 惠安县黄塘镇后店村 | 又名洪范墓,墓坐西南向东北,平面略呈“风”字形,墓前辟有三级埕台,两侧分列石翁仲、石马等。 |
关闭
Remove ads
三、古建筑(154处)
更多信息 序号, 名称 ...
| 序号 | 名称 | 年代 | 地址 | 图片 | 备注 |
|---|---|---|---|---|---|
| 22 | 侯官镇国宝塔 | 五代 | 闽侯县上街镇侯官村 | 俗称护镇塔,七层方形楼阁式实心石塔,通高7.5米,1984年考古清理从塔地窖出土五代闽国时期钱币及铜镜等。 | |
| 23 | 汤院驿道 | 宋 | 闽侯县白沙镇汤院村 | 汤院原为雪峰崇圣禅寺廨院,现存北宋温泉汤池2口,附近有宋代程师孟、吕惠卿等摩崖题刻多处。 | |
| 24 | 云林院八角井 | 宋 | 闽侯县荆溪镇上洪坑村 | 井凿建于宋熙宁七年,圆筒形井壁用青砖丁顺叠砌,井栏外壁七面阴刻楷书铭记募缘僧人、施主芳名及造井日期。 | |
| 25 | 拔仕官路及摩崖题刻 | 宋 | 闽侯县荆溪镇拔仕村 | 宋代驿道,为闽中郡西晋京官路,驿道旁尚存宋宝庆、嘉祐、宣和年间题刻三处。 | |
| 26 | 尚干庵塔 | 宋 | 闽侯县尚干镇乌门村 | 俗称安塔,八角七层石构楼阁式实心塔,由塔基、须弥座、七层塔身和相轮塔刹等组成,通高9.2米。 | |
| 27 | 莲峰石塔 | 宋 | 闽侯县青口镇莲峰村 | 八角七层石构楼阁式实心塔,通高8米,第一层塔檐下竖匾阴刻“祝圣延寿”篆字。 | |
| 28 | 青圃青石塔 | 宋 | 闽侯县青口镇团结村 | 八角九层石构楼阁式实心塔,通高9.6米,塔刹由刹杆、覆钵、露盘、七层相轮、宝盖、葫芦组成。 | |
| 29 | 万松岭驿道 | 宋 | 闽清县梅溪镇樟洋村 | 宋代驿道,驿道旁有南宋郑性之题刻楷书“万松岭”,旁款“清溪郑性之书”。 | |
| 30 | 旗山石松寺 | 宋、明 | 闽侯县南屿镇中溪村 | 石松寺大殿始建于宋代,明代重建,坐北向南,建筑面积600平方米,寺内尚存宋代法真松碑、石构舍利塔等遗迹。 | |
| 31 | 同安城墙 | 宋—清 | 厦门市同安区大同街道三秀路 | 南宋绍兴十五年至绍兴十八年建,元至正十五年改夯土墙为石砌墙,现残存城墙呈东北—西南走向,长约450米。 | |
| 32 | 倪下塔 | 宋 | 福安市甘棠镇倪下村 | 宋熙宁六年建,九层八角楼阁式实心石塔,通高6.85米,塔的造型承袭唐代砖塔风格。 | |
| 33 | 梁野山白云禅寺 | 元、清 | 武平县中堡镇坑头村 | 始建于宋,清康熙六十一年重建,大殿内立八根元代大石柱,为罕见的元代仿木石构建筑。 | |
| 34 | 榧村大圣庙大殿 | 元 | 建瓯市玉山镇榧村 | 元元统年间建,大殿面阔三间,进深五柱,抬梁、穿斗式梁架,梭形柱,覆盆式柱础,为省内罕见的元代木构建筑。 | |
| 35 | 池坑溪岭亭 | 明 | 闽侯县廷坪乡上房村 | 又名喝岭亭,始建于明代,清代重修,抬梁、穿斗式梁架,单开间并左右廊,计24柱,歇山顶。 | |
| 36 | 菜埔堡 | 明 | 云霄县火田镇菜埔村 | 始建于明崇祯末年,平面近似椭圆,城周长约600米,堡墙三合土夯筑,环堡设东、西、南、北四门,兼备马面、谯楼的功用。 | |
| 37 | 莆美堡 | 明 | 云霄县莆美镇莆东村、莆南村、莆北村、莆顶村 | 明弘治十八年为防倭患依山势而建,平面呈不规则椭圆形,周长约1.5公里,尚存四个堡门及四个小水门。 | |
| 38 | 南诏许氏家庙 | 明 | 诏安县南诏镇城内街 | 建于明弘治年间,主堂面阔五间,进深五间,抬梁、穿斗式梁架,悬山顶,用材硕大,风格朴素浑厚。 | |
| 39 | 岑头威惠庙 | 明 | 诏安县西潭乡岑头村 | 又名柔懿夫人庙,明万历二十一年扩建,主殿面阔五间,进深四间,四周带副阶外廊,抬梁、穿斗式梁架,歇山顶。 | |
| 40 | 分水关功覃闽粤坊 | 明 | 诏安县深桥镇上营村分水关 | 明崇祯年间闽粤缙绅士民为褒扬郑芝龙征服夷匪海盗而建,花岗岩石仿木结构,三门五楼八柱式。 | |
| 41 | 山后连氏祠堂 | 明 | 德化县国宝乡格头村 | 建于明正德初年,由主楼、赞楼、阳庭、品字池等组成,主楼为二层“吊脚楼”,为我省罕见的吊脚楼式明代木构建筑。 | |
| 42 | 东坑郑氏祖祠 | 明 | 大田县均溪镇东坑村 | 始建于明正统初年,正堂木构二层,面阔五间,进深七柱,穿斗式梁架,重檐悬山顶。 | |
| 43 | 兴角宫 | 明 | 仙游县游洋镇上宫村 | 明代建筑,由下厅、左右庑廊、上厅等组成,瓜棱形石柱,覆莲石柱础,用材粗壮,系宋代构件。 | |
| 44 | 值庆桥 | 明 | 建瓯市迪口镇黄村 | 明弘治年间建,单孔,井字型圆木叠涩伸臂廊桥,大梁下皮墨书“明弘治年”等字,是我省发现有明确纪年的最早的一座廊桥。 | |
| 45 | 水南多宝塔 | 明 | 建阳市南郊鲤鱼山巅 | 建于明万历三十年,八角七层空心楼阁式砖塔,各层砖身石檐,通高33.2米。 | |
| 46 | 珨瑚庙 | 明 | 连城县朋口镇马埔村 | 建于明正统年间,正厅面阔三间,进深五间,抬梁、穿斗式梁架,明间四金柱上置藻井。 | |
| 47 | 飞路塔 | 明 | 霞浦县盐田畲族乡北洋村 26°53′27.49″N 119°54′51.23″E |
建于明洪武六年,为四角形单层石塔,龛内置三尊浅浮雕造像,该塔为明教遗存。 | |
| 48 | 金源祠 | 明 | 霞浦县柏洋乡董墩村 27°02′37.2″N 119°52′15.6″E |
建于明嘉靖十四年,大殿面阔三间,进深三柱,抬梁、穿斗式梁架,歇山顶,殿中藻井以斗拱装饰。 | |
| 49 | 外浒城堡 | 明 | 霞浦县下浒镇外浒村 26°36′18.41″N 119°56′49.14″E |
明嘉靖三十四年建,城堡平面呈椭圆形,城墙鹅卵石、块石垒砌,周长648米,有5个城门。 | |
| 50 | 廉村城堡 | 明 | 福安市溪潭镇廉村 | 建于明嘉靖三十九年,平面呈椭圆形,周长约1200米,城墙内部用土夯筑,外墙用块石和河卵石垒砌。 | |
| 51 | 玉塘城堡 | 明 | 福鼎市桐城街道玉塘村 | 旧名塘底堡,明嘉靖三十九年为抗倭御寇而筑,平面呈方形,花岗岩石城墙,周长874米,开东、南、西3门。 | |
| 52 | 水西林建筑群 | 明、清 | 闽侯县南屿镇南旗村水西林街 | 由明代进士林春泽宅,其长子明进士林应亮宅等6处建筑组成,坐西向东,临街排开,为明清福州市地区官宦府第建筑群的典型实例。 | |
| 53 | 闽侯木拱廊桥—龙津桥、坑坪桥、远济桥 | 明、清 | 龙津桥:闽侯县廷坪乡流源村;坑坪桥:廷坪乡坑坪村;远济桥:白沙镇联坑村 | 龙津桥建于明崇祯四年;坑坪桥建于清乾隆十三年;远济桥建于清光绪壬辰年,均为单孔木拱廊桥。 | |
| 54 | 中房林氏祖厅旗杆林 | 明、清 | 罗源县中房镇林家村 | 计有18对明清两代所立的石旗杆,其中有明嘉靖年间湖州乌程县少尹林灯、明万历年间河南道参军林日荣等所立。 | |
| 55 | 白礁潘氏民居群 | 明—清 | 漳州市白礁潘厝然村 | 由潘氏祖祠、马寮前落大厝、马寮中落大厝等六座建筑组成,皆坐北朝南,典型的闽南传统建筑。 | |
| 56 | 燕翼宫 | 明、清 | 云霄县云陵镇去平路 | 原系开漳圣王陈元光府邸,后改祀陈元光祖孙四代,唐垂拱年间始建,明初重建,主殿屋脊保存明代建筑特征。 | |
| 57 | 草埔塘营宫 | 明、清 | 漳浦县绥安镇长脚营村 | 始建于元代,后殿建于明代,面阔五间,进深四柱十一檩带前后廊,抬梁式梁架,歇山顶。 | |
| 58 | 北山关帝庙 | 明、清 | 永定县高陂镇北山村 | 始建于明朝万历八年,清乾隆末年扩建,正殿立面呈“昌”字形,三层,通高19.8米,抬梁式梁架,歇山顶。 | |
| 59 | 漳平文庙 | 明、清 | 漳平市菁城街道八一路 | 始建于明成化七年,大成殿平面呈方形,面阔五间,进深五间,抬梁式梁架,重檐歇山顶。 | |
| 60 | 八堡城堡 | 明、清 | 霞浦县沙江镇八堡村 26°47′07.41″N 119°53′10.56″E |
始建于明嘉靖三十二年,清同治四年重修,堡墙乱毛石干砌,周长522米,辟东、西两个城门。 | |
| 61 | 西阳老人桥 | 明、清 | 福鼎市管阳镇桥头村 | 始建于明代,清康熙年间重修,单孔木拱廊屋桥,东西走向,桥长30.4米,宽4.9米。 | |
| 62 | 石兰城堡 | 明、清 | 福鼎市硖门畲族乡石兰村 | 建于明万历年间,为抗倭而筑,依山而建,平面略似梯形,城墙花岗岩石砌成,周长1200米。 | |
| 63 | 五店建筑群 | 明—民国 | 晋江市五店街 | 由庄氏家庙、蔡氏家庙、庄用宾故居、三角内朝北大厝等组成,为泉州地区传统建筑的典范,也是重要的涉台、涉侨文物。 | |
| 64 | 高爷庙 | 清 | 福州市鼓楼区安泰街道天皇岭南麓 | 由山门、戏台、两侧谯楼、正殿以及侧殿、偏殿、别院等组成,整体布局巧妙,装饰繁褥,雕刻细腻。 | |
| 65 | 大光里陈氏民居 | 清 | 福州市鼓楼区文儒坊大光里 | 始建于清嘉庆年间,坐北朝南,前后两进,东侧花厅建有假山、鱼池等。 | |
| 66 | 道山观 | 清 | 福州市鼓楼区安泰街道乌石山东麓 | 始建于明万历年间,现存清代建筑,依山势而建,依次为玉皇阁、三清殿、五师殿等,观中4座藻井较为精美。 | |
| 67 | 宫巷刘家大院 | 清 | 福州市鼓楼区南街街道宫巷 | 院坐北朝南,由两进正落和花厅组成,大院斗拱、雀替雕刻精美,门扇、窗棂多楠木制成。 | |
| 68 | 正谊书院 | 清 | 福州市鼓楼区东街 | 原为闽浙总督左宗棠在清同治五年于黄巷创立的“正谊书局”,清同治九年改书局为书院,为清代福州府城四大书院之一。 | |
| 69 | 南屿福垆寺 | 清 | 闽侯县南屿镇南旗村 | 俗称泰山堂,明永乐年间重建,清康熙六年扩建,后天井地表下建有罕见的地藏殿和奈河桥。 | |
| 70 | 岐阳郑氏宗祠 | 清 | 罗源县凤山镇岐阳村 | 始建于明,现为清代建筑,由门楼、大堂、祖殿组成,门楼重檐歇山顶。 | |
| 71 | 合龙桥 | 清 | 闽清县省璜镇璜兰村 | 清康熙三十八年重建,双孔木拱廊桥,为国内唯一一座两跨不同节苗组合结构的木拱廊桥。 | |
| 72 | 闽清文庙 | 清 | 闽清县梅城镇城南北大街 | 始建于宋景德四年,现存为清咸丰十一年建,由戟门、左右廊庑、大成殿、明伦堂等组成。 | |
| 73 | 福海卢厝 | 清 | 厦门市思明区厦港街道港围仔内巷 | 清光绪三十一年建,坐北朝南,为典型的“二落带护龙”式闽南红砖古厝。 | |
| 74 | 马巷元威殿 | 清 | 厦门市翔安区马巷镇马巷街 | 坐西朝东,由前、后两殿、方亭等组成,供奉池府王爷池然等,为闽台及东南亚池王爷信仰的祖庙之一。 | |
| 75 | 灌口凤山祖庙 | 清、民国 | 厦门市集美区灌口镇凤山庙路 | 坐东北向西南,由庙埕、前殿、天井、庑廊和主殿组成,主殿和庑廊为民国时期钢筋混凝土仿传统木构建筑。 | |
| 76 | 鳌浦关帝庙 | 清 | 漳州市芗城区浦南镇鳌浦村 | 坐西南朝东北,由前殿、天井、正殿及过水廊道等组成,保存有“纶恩”石匾一通,落款“康熙御笔之宝”。 | |
| 77 | 霞贯石楼群 | 清 | 漳州市龙文区郭坑镇霞贯村 | 由曜星楼、阅汪楼和承泽楼组成,曜星楼清乾隆丙辰年建,阅汪楼清康熙庚辰年建,承泽楼清乾隆八年建。 | |
| 78 | 东山新大厝 | 清 | 漳州市角美镇东山村 | 清道光年间建,坐北朝南,由前埕、前厅、主堂、过水廊道、后堂、护厝等组成。 | |
| 79 | 埔尾妈祖庙 | 清 | 漳州市角美镇埔尾村 | 又称“崇德堂”,始建于明嘉靖年间,开发台湾有功志士林平侯于清道光十八年重建,该庙涉台渊源关系密切。 | |
| 80 | 云阳方氏宗祠 | 清 | 云霄县莆美镇阳霞村 | 由方氏家庙孝思堂、支系宗祠咸正堂、致爱堂三组建筑组成,孝思堂始建于明洪武年间。 | |
| 81 | 西林张氏家庙 | 清 | 云霄县火田镇西林村 | 始建于明正德四年,清同治三年重建,家庙系台湾西林张氏和张廖氏共有的祖庙。 | |
| 82 | 西林五通庙 | 清 | 云霄县火田镇西林村 | 又称广平尊王庙,现存清代建筑,殿内尚存古朴浑厚的石梭柱和覆盆式柱础。 | |
| 83 | 顶西蓝氏家宅 | 清 | 漳浦县赤岭乡顶西村 | 坐东北朝西南,由池塘、大埕、门厅、前庑廊、中堂、后庑廊、后堂和左右厢房等组成。 | |
| 84 | 杜浔正阳宫 | 清 | 漳浦县杜浔镇近城村 | 又名“上真堂”,始建于明,清道光甲申年重修,石构、大木和装修构件雕刻精细。 | |
| 85 | 东城明宪祖祠 | 清 | 诏安县南诏镇东城村 | 清咸丰年间重建,由前厅、主堂、天井和庑廊等组成。 | |
| 86 | 龙潭家庙 | 清 | 诏安县秀篆镇陈龙村 | 坐西朝东,由门楼、泮池、前厅、主堂、后厅、过水廊房和护厝等组成,家庙建制完整,规模宏大,涉台渊源深远。 | |
| 87 | 南诏沈氏家庙 | 清 | 诏安县南诏镇五一村 | 坐北朝南,由前厅、天井、庑廊和主堂等组成,家庙涉台渊源深厚。 | |
| 88 | 山河震山祖祠 | 清 | 诏安县西潭乡山河村 | 始建于清康熙十六年,主堂木构装饰繁缛,彩画题材丰富。 | |
| 89 | 南诏东岳庙 | 清 | 诏安县南诏镇六街 | 明万历二十一年始建,现存为清代建筑,保留有明万历二十一年纪年款石神台及清乾隆、道光年间的石碑五通。 | |
| 90 | 山重昭灵宫 | 清 | 长泰县山重村 | 俗称大宫,始建于明嘉靖年间,现存为清代建筑,附属文物水尾塔,圆锥形7层台阶式实心塔。 | |
| 91 | 青阳卢氏家庙 | 清 | 长泰县枋洋镇青阳村 | 又称卢经忠谏府,建于清雍正年间,为保存较为完整的清早中期闽南建筑。 | |
| 92 | 铜钵净山院 | 清 | 东山县康美镇铜钵村 | 又名铜钵妈祖庙,明万历十七年建,历代重修。 | |
| 93 | 铜陵黄氏宗祠 | 清 | 平和县霞寨镇钟腾村 | 又名“榜眼府”,清乾隆五十五年扩建,由泮池、照壁、牌坊式门楼、下厅、上厅和左右各一列横屋组成。 | |
| 94 | 九峰追来堂 | 清 | 平和县九峰镇城西村 | 清雍正戊申年扩建,由泮池、门楼、前厅、过水廊道、主堂等组成。 | |
| 95 | 乐土龙湖祠 | 清 | 南靖县和溪镇乐土村 | 始建于明洪武年间,清乾隆二十六年扩建,宗祠后方保留有72公顷亚热带雨林。 | |
| 96 | 高港曾氏宗祠 | 清 | 南靖县南坑镇高港村 | 始建于明弘治年间,现存为清代建筑,由前后两进带两厢等组成。 | |
| 97 | 高联北山祠 | 清 | 南靖县船场镇高联村 | 始建于明中后期,清代扩建,附属文物有清乾隆五十五年的《道宪禁示》碑记及光绪年间所立石旗杆等。 | |
| 98 | 洋竹径雨伞楼 | 清 | 华安县高车乡洋竹径村 | 始建于元代,现存为清代建筑,土楼坐西朝东,系内外双圈的单元式土楼的变异形式。 | |
| 99 | 银塘赵氏宗祠 | 清 | 华安县丰山镇银塘村 | 始建于明万历三十年,现存为清代建筑,附属文物有涡纹抱鼓石1对、石旗杆4副。 | |
| 100 | 诚峰东岳庙 | 清 | 泉州市泉港区峰尾镇诚锋村 | 始建于南宋嘉定年间,清乾隆四十七年和光绪十四年重建,由山门、戏台、两廊、大殿等组成。 | |
| 101 | 龟峰岩建筑群 | 清—民国 | 泉州市洛江区罗溪镇双溪村龟峰山南麓 | 始建于北宋开宝年间,明永乐二十二年扩建,现存为清—民国建筑,由盟心堂、文庙、武庙等组成。 | |
| 102 | 崇墉永峙楼 | 清 | 安溪县感德镇龙通村 | 俗称“龙通土楼”,平面呈正方形,三层,共72间房,三楼设走马路,四面土墙均有窗户、瞭望口和射击孔。 | |
| 103 | 南岩泰山楼 | 清 | 安溪县西坪镇南岩村 | 坐东朝西,平面呈长方形,由主楼和左、右护厝等组成,二层主楼,计20间房,外墙花岗石砌造。 | |
| 104 | 石井书院 | 清 | 晋江市安海镇成功西路 | 因祀朱松、朱熹父子,又名“朱祠”,宋嘉定四年建,现存为清代建筑,附属文物有宋代“杏坛”碑等。 | |
| 105 | 长顺建筑群 | 清 | 晋江市龙湖镇南浔村 | “长顺”系清代里人施至扇在台湾鹿港的商号,经商发达后于清光绪八年回乡营建,由大厝、公妈厅、当铺和通瀛书舍四组建筑组成。 | |
| 106 | 钱头状元第 | 清 | 晋江市池店镇钱头村 | 又称吴鲁故居,清光绪年间建,自东向西分别由状元第、宅院、书房三组并排建筑组成。 | |
| 107 | 洪梅灵应寺 | 清 | 南安市洪梅镇六都村 | 始建于元泰定二年,现存清代建筑,附属文物:灵应祖师真身塔,1941年弘一法师曾驻锡此寺。 | |
| 108 | 燕山黄氏家庙 | 清 | 南安市丰州镇燕山村 | 明正统二年始建,现存为清代建筑,祀黄氏燕山派始祖元达鲁花赤答刺真。 | |
| 109 | 龙安骑尉第 | 清 | 三明市三元区莘口镇龙安村 | 又名凝秀堂,清乾隆年间建,规模宏大,布局灵动,雕刻精美,为清中前期闽中建筑之精品。 | |
| 110 | 赖坊建筑群 | 清 | 清流县赖坊乡赖武村、赖安村 | 包括彩映庚宅、翰林第、棠棣竞秀宅、来青宅、攸叙宅、迎薰宅、赖氏家祠等七组建筑群。 | |
| 111 | 灵地先雕公祠 | 清 | 清流县灵地镇灵地村 | 砖雕门楼,四柱三间三楼牌楼式,祠砖雕精美,斗拱繁复。 | |
| 112 | 官坊上官氏宗祠 | 清 | 清流县赖坊乡官坊村 | 清嘉庆年间建,由宗周公祠、阳崇公祠、书塾三组建筑组成。 | |
| 113 | 梧地海会塔 | 清 | 清流县温郊乡梧地村 | 清乾隆十四年建,五层六角密檐式木心石塔,通高15米,附属文物有西湖桥和戏台。 | |
| 114 | 上曹曹氏家庙 | 清 | 宁化县曹坊乡上曹村 | 又名榆林祠,清乾隆五年建,1930年曹坊乡农民武装暴动时曾在家庙内活动。 | |
| 115 | 下伊伊公庙 | 清 | 宁化县河龙乡下伊村 | 又称水南古庙,清嘉庆二十三年建,附属文物有历次修缮碑刻9通。 | |
| 116 | 小溪谢氏家庙 | 清 | 宁化县翠江镇小溪村 | 清康熙年间建,1933年9月—1934年9月苏维埃临时政府在此设立红军医院。 | |
| 117 | 下曹建筑群 | 清 | 宁化县曹坊乡下曹村 | 该村落形成于元末明初,现存多为清中晚期建筑,最具代表性的有杨冈公祠、敬湖公祠等7处。 | |
| 118 | 桃源荥阳祠 | 清 | 大田县桃源镇梅里村 | 始建于北宋熙宁二年,清康熙十七年重修,由外埕、水道、门亭、围墙、内埕、厢房、正堂组成。 | |
| 119 | 书京土堡 | 清 | 尤溪县台溪乡书京村 | 由光裕堡和瑞庆堡组成,均依山构建,前低后高,由堡前高台阶、堡墙、堡门、下堂、正堂等组成。 | |
| 120 | 朱源里卢氏宗祠 | 清—民国 | 尤溪县西城镇七尺村 | 由永成堂、余庆堂组成,永成堂建于清末,余庆堂建于清末民初。 | |
| 121 | 大福圳民居 | 清 | 尤溪县中仙镇坪寨村 | 清同治九年至光绪十一年建,平面呈曲折型,共有一书院、三座碉式角楼、十八厅、二百六十二间房,系民居、土堡相结合的大型防御性乡土建筑。 | |
| 122 | 雍口徐家大院 | 清 | 尤溪县西滨镇雍口村 | 清道光十六年建,平面呈前方后圆,是一座集民居和抗敌防御为一体的具有土堡建筑元素的大型防御性乡土民居建筑。 | |
| 123 | 茂荆堡 | 清 | 尤溪县台溪乡盖竹村 | 清光绪八年至十一年建,平面呈前方后圆,前低后高,依山构建,建筑面积6000多平方米。 | |
| 124 | 良地建筑群 | 清 | 将乐县万全乡良地村 | 主要由文武庙、梁氏宗祠、绪蜒厝、月山公屋、后恢谷仓、水尾木廊桥等六处乡土建筑组成。 | |
| 125 | 蛟湖杨氏宗祠 | 清 | 将乐县南口乡蛟湖村 | 又名永思堂,始建于清康熙五十六年,1933年秋红六师驻扎蛟湖,师部机关设此。 | |
| 126 | 墈厚荣光公祠 | 清 | 将乐县白莲镇墈厚村 | 又名思敬堂、中山堂,始建于清道光年间,1934年3月红十九师铜铁岭战斗指挥部设于此。 | |
| 127 | 皇历江王祠 | 清 | 永安市槐南乡皇历村 | 坐东朝西,由泮月池、正堂、化胎组成,梁、枋、雀替、驼峰等部位雕有花卉、龙凤等吉祥图案。 | |
| 128 | 安仁桥 | 清 | 永安市青水畲族乡三房村 | 清嘉庆八年重建,木构伸臂梁廊屋桥,西北—东南走向,桥中设藻井。 | |
| 129 | 福临堡 | 清 | 永安市青水畲族乡上洋村 | 清嘉庆年间重建,由堡墙、大门、侧门、主屋、环堡廊屋及防御设施等组成,二层方形土堡。 | |
| 130 | 万金厝 | 清 | 永安市槐南乡洋头村 | 又名景云堂,建于清咸丰丙辰年,由泮月池、门楼、围墙、下堂、厢房、上堂、化胎、护厝组成。 | |
| 131 | 沧海畲族建筑群 | 清 | 永安市青水畲族乡沧海村 | 由化龙桥、龙长坊、龙昌坊、龙德堂组成,民居墙壁上遗留大量红军标语。 | |
| 132 | 洋头溯源祠 | 清 | 永安市槐南乡洋头村 | 坐北朝南,由泮月池,木制门楼,空埕,厢房,正堂,化胎,护厝等组成。 | |
| 133 | 重兴寺 | 清 | 莆田市荔城区黄石镇重兴街 | 由重兴寺和檀樾吴祭祠、墓等组成,重兴寺初名华岳寺始建于唐末,现存为清代建筑。 | |
| 134 | 莲峰宫 | 清 | 莆田市涵江区大洋乡莲峰村 | 始建于宋宝庆二年,清嘉庆丁卯年重建,由前殿、正殿组成。 | |
| 135 | 枫林世惠祠 | 清 | 莆田市涵江区梧塘镇梅岺村 | 始建于宋代,现存为清代建筑,附属文物有宋绍定五年“曾公陂”碑和龙溪祖社建筑。 | |
| 136 | 嵩山寺仙姑妈祖殿 | 清 | 莆田市秀屿区东庄镇嵩山上 | 仙姑妈祖殿位于嵩山寺内,仿木石构建筑,附属文物有保存铭刻宋真宗咸平二年的陈靖姑古樟木神像等。 | |
| 137 | 陈源叶氏花厅 | 清 | 浦城县水北街镇陈源村 | 坐西朝东,由东、西两院、天井及廊桥组成,天井正中建两墩三孔石拱廊桥。 | |
| 138 | 赤溪桥 | 清 | 政和县澄源乡赤溪村 | 建于乾隆五十五年,木拱廊屋桥,南北走向,桥体由三节苗、五节苗及剪刀苗拱骨相贯而成。 | |
| 139 | 大梨溪桥 | 清 | 政和县澄源乡大梨溪村 | 清道光十五年重建,木拱廊屋桥,东北至西南走向,桥呈弧形。 | |
| 140 | 铁坑李三娘祖殿 | 清 | 政和县杨源乡杨源村 | 坐东北朝西南,由大殿、戏台、梳妆楼等组成,建于山涧之上,大殿内供奉“陈靖姑”、“林九姑”、“李三娘”三位夫人。 | |
| 141 | 洋后桥 | 清 | 政和县外屯乡洋后村 | 清道光三十年重建,木拱廊屋桥,西南—东北走向,桥中部设神龛,供真武大帝神像。 | |
| 142 | 后山桥 | 清 | 政和县岭腰乡后山村 | 建于清嘉庆四年,木拱廊屋桥,西北—东南走向,桥面微拱,桥中亭和两端桥头设有神龛。 | |
| 143 | 书坊陈氏民居 | 清 | 建阳市书坊乡书坊村 | 又名楠木厅,建于1903—1905年,用的100余根柱及横梁、窗户和主要家具均为楠木,雕刻精美。 | |
| 144 | 苏邦东洋楼 | 清 | 新罗区雁石镇苏邦村 | 清康熙六十年重建,系楼包厝三层方围土楼,由外楼和主楼组成,环外楼四周挖有护楼河。 | |
| 145 | 民主巷李氏家庙 | 清 | 长汀县汀州镇五通街民主巷 | 坐北朝南,砖木结构,牌坊式石门楼,双层如意斗拱承托,歇山顶。 | |
| 146 | 三洲戴氏民居 | 清 | 长汀县三洲镇三洲村 | 坐东南朝西北,由大门、下厅、上厅、后厅及横屋、后骑楼组成。 | |
| 147 | 东门上官氏宗祠 | 清 | 长汀县汀州镇东大街劳动巷 | 坐北朝南,由大门、下厅、上厅、左横屋等组成。 | |
| 148 | 坪埔沈坊官厅 | 清 | 长汀县馆前镇坪埔村 | 坐东南朝西北,由门楼、门厅、雨坪、大门、下厅、中厅、上厅、右三排横屋、左一排横屋等组成。 | |
| 149 | 汀州天后宫 | 清 | 长汀县汀州镇东大街 | 清道光五年、光绪三十年重修建,由山门、戟门、戏台、前殿、正殿、后殿、水阁楼、池塘等组成。 | |
| 150 | 南门游氏家庙 | 清 | 长汀县汀州镇建设街 | 坐北朝南,由门楼、雨坪、大门、门厅、下厅、上厅、左右厢房、右一列横屋等组成。 | |
| 151 | 下街余氏家庙 | 清 | 长汀县河田镇下街 | 坐东北朝西南,门墙为沙灰包墙,如石板般坚固。 | |
| 152 | 汀州紫云公祠 | 清 | 长汀县汀州镇南大街 | 大门坐东朝西,里门坐北朝南,由大门、雨坪、照壁、门厅、下厅、正厅、后厅及绣花楼等组成。 | |
| 153 | 汀州曾子祠 | 清 | 长汀县汀州镇东门街横岗岭 | 坐北朝南,由门楼、两廊、正厅、两厢、后厅、东侧厅等组成,后厅神龛中供曾子塑像。 | |
| 154 | 汀州如意宫 | 清 | 长汀县汀州镇水东街人民巷 | 始建于宋,清道光二十七年重建,由主殿和偏殿组成,石砌门楼,三间五楼牌坊式。 | |
| 155 | 新民廖氏家祠 | 清 | 长汀县汀州镇新民街 | 坐北朝南,砖木结构,穿斗抬梁式梁架,周围封火墙。 | |
| 156 | 中街李氏下大屋 | 清 | 长汀县河田镇中街村 | 坐西南朝东北,由前、后两院落组成,后院由大门、下厅、上厅等组成,均为两层阁楼。 | |
| 157 | 南门卢氏宗祠 | 清 | 长汀县汀州镇新新巷 | 坐北朝南偏西,由大门、下厅、中厅、上厅等组成。 | |
| 158 | 西门赖氏家庙 | 清 | 长汀县汀州镇南大街 | 门楼坐西朝东,大厅坐北朝南,由门楼、下厅、上厅等组成。 | |
| 159 | 富岭裕隆楼 | 清 | 永定县高陂镇富岭村 | 又称大夫第,始建于清道光八年至十四年,系两进三落廊院带左右横屋的“五凤楼”式建筑。 | |
| 160 | 凤城张氏宗祠 | 清 | 永定县凤城镇九一大街 | 建于清同治元年,1929年5月红四军第二次入闽设司令部于此,朱德同志曾居于此。 | |
| 161 | 永豪楼 | 清 | 永定县抚市镇新民村 | 又名五福楼,清道光年间历时18年建成,系大型府第式方形土楼民居。 | |
| 162 | 永隆昌楼 | 清 | 永定县抚市镇新民村 | 清咸丰元年至清同治十三年建,由“福善楼”和“福盛楼”两座方楼组合而成,是一座特大型传统土楼建筑。 | |
| 163 | 上西西兴祠 | 清 | 永定县龙潭镇上西村 | 始建于明代初期,现存为清代建筑,系两进三落廊院式带左右横屋建筑,装饰精美。 | |
| 164 | 回龙天后宫 | 清 | 上杭县官庄畲族乡九大村 | 建于清乾隆三年,濒临汀江,石砌门楼,八柱七间牌坊式。 | |
| 165 | 上登回龙阁 | 清 | 上杭县临城镇上登村 | 又称回龙阁、罗登塔,始建于明洪武年间,现存为清代建筑,五层土木结构塔。 | |
| 166 | 碧沙天后宫 | 清 | 上杭县白砂镇碧沙村 | 清雍正八年建,二层土木结构楼阁式建筑,石门额阴刻“石栏作镇”。 | |
| 167 | 赖坊赖氏宗祠 | 清 | 上杭县古田镇赖坊村 | 建于清乾隆二十五年,由泮月池、正门、下厅、天井、上厅及两侧护厝组成。 | |
| 168 | 文川桥 | 清 | 连城县莲峰镇城关南门头 | 也称清溪桥,始建于南宋绍兴年间,现存为清代建筑,木伸臂梁廊屋桥,南北走向。 | |
| 169 | 均庆寺 | 清 | 武平县岩前镇灵岩村北门 | 始建于北宋乾德二年,几经重建,现存为清代建筑,由山门、三宝殿、庭院、左右钟鼓楼、仙佛楼等组成。 | |
| 170 | 联珠祠 | 清 | 古田县杉洋镇杉洋村 | 清道光二十二年为纪念清嘉庆年间台湾挂印总兵林承昌和清道光年间抗英英雄林朝聘父子而建。 | |
| 171 | 钱公宝殿 | 清 | 古田县泮洋乡中直村 | 始建于明万历年间,东西两面墙上保存有完整的《陈靖姑传说》壁画38幅。 | |
| 172 | 福寿桥 | 清 | 寿宁县犀溪乡犀溪村 | 又名坝头溪桥,建于清嘉庆十九年,南北走向,木拱廊桥。 | |
| 173 | 犀溪叶氏宗祠 | 清 | 寿宁县犀溪乡犀溪村 | 清康熙四十一年建,由门楼、戏台、先慎堂(中军府)、亨堂、报本堂等组成。 | |
| 174 | 桂林王氏宗祠 | 清 | 福安市穆云乡桂林村 | 始建明万历十三年,清光绪二十二年重建,由门楼、戏楼、祠厅、祖堂等组成。 | |
| 175 | 西昆孔氏家庙 | 清 | 福鼎市管阳镇西昆村 | 始建于清顺治十年,由大门、前厅、戏台、正厅等组成,大门额书“孔氏家庙”。 |
关闭
Remove ads
四、石窟寺及石刻(5处)
更多信息 序号, 名称 ...
| 序号 | 名称 | 年代 | 地址 | 图片 | 备注 |
|---|---|---|---|---|---|
| 176 | 际上石刻群 | 宋—清 | 闽清县云龙乡际上村 | 保存有南宋诗人张孝祥楷书“起傅岩”摩崖题刻等,附属文物有张安国、萧千岩联名作七律一首石碑。 | |
| 177 | 姬岩摩崖石刻 | 宋—清 | 永泰县白云乡白云村 | 保存有宋朝陈旸,明朝黄文焕,曹学佺、谢肇淛、徐渤,清代黄任,清光绪年间状元王仁堪等历代名人题刻。 | |
| 178 | 玉华洞题刻 | 宋—民国 | 将乐县古镛镇梅花井村 | 玉华洞内有历代摩崖题刻17处,其中宋代3处、元代1处、明代6处、清代2处、民国5处。 | |
| 179 | 石鼓庙乡约碑 | 明 | 晋江市梅岭街道青阳石鼓庙乡贤祠内 | 明万历十六年立,碑文记述里人庄用宾制订乡约,改变乡俗的经过。 | |
| 180 | 金谷威镇庙碑 | 清 | 安溪县金谷镇河美村威镇庙内 | 清光绪十五年立“威镇庙重修芳名碑”,捐资者冠有地名,是研究华侨史和对台关系的珍贵实物。 |
关闭
五、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48处)
更多信息 序号, 名称 ...
| 序号 | 名称 | 年代 | 地址 | 图片 | 备注 |
|---|---|---|---|---|---|
| 181 | 上下杭商号建筑群 | 清—民国 | 福州市台江区上下杭街道 | 由成康参号、黄恒盛布店、罗氏绸布庄、生顺茶栈旧址等组成,生顺茶栈旧址曾是中共地下组织的活动据点。 | |
| 182 | 烟台山近代建筑群 | 清—民国 | 福州市仓山区烟台山 | 由乐群楼、美国领事馆、俄国领事馆、汇丰银行福州分行、英华中学美志楼、英华中学小礼堂、私立协和大学、兰记脱胎漆器店等旧址组成。 | |
| 183 | 英国伦敦差会教士宅 | 1844年 | 厦门市思明区鼓浪屿街道鸡山路 | 1844年由基督教伦敦差会建造,专供女牧师、女传道士居住,亦称“姑娘楼”。 | |
| 184 | 鼓浪屿英国领事公馆旧址 | 1847年 | 厦门市思明区鼓浪屿街道漳州路 | 1843年英国在鼓浪屿设立厦门英国领事事务所,1847兴建领事公馆。 | |
| 185 | 大北电报局旧址 | 1869年 | 厦门市思明区鼓浪屿街道田尾路 | 1869年,丹麦王国在鼓浪屿设立领事馆,由大北公司代理,兴建电报房,铺设海底电缆。 | |
| 186 | 青屿灯塔 | 1875年 | 厦门市思明区鹭江街道青屿岛 | 清光绪元年厦门海关税务司建造,是我国东南沿海现存最早的灯塔之一。 | |
| 187 | 李宝焌故居 | 1886年 | 永安市贡川镇洋峰村 | 李宝焌(1886—1912),字焜甫,中国飞机制造、飞行先驱。 | |
| 188 | 林语堂故居 | 1894—1904年 | 平和县坂仔镇宝南村 | 原为坂仔基督教会的牧师楼,此楼系林语堂先生的出生地和童年旧居。 | |
| 189 | 燕尾山午炮台遗址 | 1897年 | 厦门市思明区鼓浪屿街道鼓浪屿燕尾山顶 | 1897年前后,厦门海关于燕尾山顶设置一尊大炮,每逢星期六正午十二点鸣炮报时,俗称“午炮”。 | |
| 190 | 简大狮避难所 | 1898年 | 漳州市芗城区新华西路 | 清光绪二十四年,台湾抗日英雄简大狮因在台抗日遭日军追捕,隐身于此。 | |
| 191 | 后康陈氏种德堂 | 民国 | 漳浦县马坪镇山前村 | 系印尼华侨陈玉宇、陈玉规在民国初年所建,广饰各种灰雕花卉、人物及动物造型。 | |
| 192 | 下亭陈氏民居 | 民国 | 莆田市荔城区拱辰街道下亭村 | 系台湾原政界名人陈裕清(1918—1998)故居。 | |
| 193 | 东美曾氏番仔楼 | 1903—1910年 | 漳州市角美镇东美村 | 清光绪二十九年至清宣统二年建,中西结合建筑风格,以祖厅为中轴线,对称排列。 | |
| 194 | 鼓浪屿协和礼拜堂 | 1911年 | 厦门市思明区鼓浪屿街道福建路 24°26′49″N 118°04′04″E |
原名英国礼拜堂,始建于1863年,1911年翻建。2019年第八批国保,并入“鼓浪屿近代建筑群” | |
| 195 | 杨成武故居 | 1914年 | 长汀县宣成乡下畲村 | 由风屋下老宅和建国后新宅、池塘等组成,杨成武(1914—2004),中国人民解放军高级将领。 | |
| 196 | 陈丕显故居 | 1916年 | 上杭县南阳镇官余村 | 又名“位三堂”,始建于1892年,陈丕显(1916—1995),无产阶级革命家。 | |
| 197 | 福建协和大学建筑群 | 1921—1932年 | 福州市马尾区魁岐村 | 1921—1932年陆续建成,由美国著名建筑设计师亨利·墨菲设计,现存11幢楼房。 | |
| 198 | 华南女子文理学院旧址 | 1925年 | 福州市仓山区对湖街道上三路 | 清光绪三十三年美国女布道会创办,1925年兴建教学楼。 | |
| 199 | 中山桥及桥亭 | 1925年 | 漳州市芗城区西桥街道旧桥村 24°30′11″N 117°38′45″E |
旧称“南桥”,1925年至1926年用钢筋混凝土新建桥及桥亭,命名“中山桥”。 | |
| 200 | 下垅苏维埃政府旧址 | 1929年 | 华安县马坑乡下垅村 | 原为德英堂,见证了1929年8月在下垅村成立苏维埃政府,并开展革命活动。 | |
| 201 | 陈清机宅 | 1929年 | 晋江市安海镇石狮巷 | 1929年建,陈清机(1881—1940),福建著名侨领,中国同盟会员。 | |
| 202 | 中共政和第一党支部旧址 | 1929年 | 政和县东平镇凤头村 | 1929年8月在此成立中共政和第一党支部,同年9月支部扩为县委;1934年在此成立建(瓯)、松(溪)、政(和)苏维埃政府。 | |
| 203 | 早康会议旧址 | 1929年 | 上杭县白砂镇早康村 | 1929年6月8日,毛泽东、朱德、陈毅、肖克等在此召开中国共产党红四军前敌委员会扩大会议,史称“早康会议”。 | |
| 204 | 鼓浪屿自来水公司旧址 | 1930—1932年 | 厦门市思明区鼓浪屿街道漳州路 | 华侨巨商黄奕住于1930—1932年建造,现存鸡冠山蓄水池一座、水泵房及管理房一座、专家楼一座。 | |
| 205 | 鼓浪屿中共福建省委机关旧址 | 1930年 | 厦门市思明区鼓浪屿街道虎巷 | 1930年8月至1931年3月中共福建省委以私人名义租用,省委书记罗明、省委代理书记王海萍等同志曾在此指挥全省革命斗争。 | |
| 206 | 鼓浪屿中共福建省第二次代表大会旧址 | 1930年 | 厦门市思明区鼓浪屿街道内厝澳路 24°27′04″N 118°03′33″E |
1930年2月15—20日,中共福建省第二次党代会在此秘密召开。 | |
| 207 | 科岭革命旧址 | 1930—1979年 | 南靖县梅林镇科岭村 | 由翻身楼和科岭革命烈士陵园组成,翻身楼系岩永靖军政委所在地。 | |
| 208 | 闽中特委(地委)三朱地下交通站 | 1930年 | 泉州市泉港区前黄镇后宅村 | 1930年在此建立三朱地下交通站,经历了土地革命、抗日战争、解放战争三个历史时期。 | |
| 209 | 圣教书局旧址 | 1932年 | 厦门市思明区鼓浪屿福建路 | 1908年,英国宗教圣书公会和美国圣书公会开设“圣教书局”,1932年兴建圣教书局新址。2019年第八批国保,并入“鼓浪屿近代建筑群” | |
| 210 | 东山番仔楼 | 1932—1939年 | 漳州市角美镇东山村 | 又称瑞懋楼,建于1932—1939年,整栋建筑墙上瓷砖均采购自东南亚。 | |
| 211 | 中央红军东路军第三军部旧址 | 1932年 | 漳浦县绥安镇绥北村 | 1932年4月,中央红军东路军攻占漳州,第三军军部驻扎于此,墙壁上保留有红军标语。 | |
| 212 | 红军进漳战役总指挥部旧址 | 1932年 | 南靖县丰田镇凤安村 | 1932年4月16—19日,由毛泽东率领的中国工农红军东路军总部及红四军指挥部设于此,毛泽东居此。 | |
| 213 | 牛田东路军指挥所旧址 | 1932—1933年 | 光泽县华桥乡牛田村 | 1932年11月至1933年10月,中央红军开展第四、五次反“围剿”斗争,于该村设立了军事指挥所、兵站、红军医院和枪械所等。 | |
| 214 | 厦门海关通讯塔旧址 | 1933—1935年 | 厦门市思明区鼓浪屿街道鼓新路 | 南、北二座钢梁结构铁塔,1933年3月至1935年7月建。2019年第八批国保,并入“鼓浪屿近代建筑群” | |
| 215 | 东方县苏维埃政府旧址 | 1933年 | 光泽县李坊乡上观村 | 1933年7月为加强黎川、光泽、邵武等闽赣省边界地区的领导,中共闽赣省委设立东方县,县委、县苏维埃政府机关居此。 | |
| 216 | 光泽县苏维埃政府旧址 | 1933年 | 光泽县杭川镇二一七路 | 1933年10月,光泽县苏维埃第一次工农兵代表大会在此,毛泽民代表闽赣省委、省苏政府到会指导。 | |
| 217 | 中共靖和浦中心县委旧址 | 1934年 | 漳浦县石榴镇车本村 | 1932年4月,靖和浦革命根据地形成,车本村成为革命中心区域,该建筑先后成为红三团、中共漳州中心县委等机关驻地。 | |
| 218 | 建松政苏维埃政府旧址 | 1934年 | 政和县东平镇西表村 | 1934年8月,中央工农红军七军团二十一师五十八团挺进建(瓯)、松(溪)、政(和),成立建松政苏维埃政府。 | |
| 219 | 泉山仁寿堂 | 1938年 | 福州市鼓楼区鼓东街道中山路冶山古迹旁 | 1938年背靠泉山依崖而建,为爱国海军将领萨镇冰晚年居住场所。 | |
| 220 | 汀州厦门大学旧址 | 1938—1946年 | 长汀县汀州镇东后巷 25°50′14″N 116°21′13″E |
抗日战争时期,厦门大学迁至汀州,历时八年,校本部设于县文庙大成殿。 | |
| 221 | 灵岩道南楼 | 1941年 | 武平县岩前镇灵岩村 | 1941年建,二层合院式方形楼房,土木结构。 | |
| 222 | 福兴堂 | 1943年 | 永春县岵山镇塘溪村 | 1943年建,坐西南朝东北,由大门、门厅、两侧厢房、正厅和左右护厝等组成。 | |
| 223 | 树海革命旧址 | 1945—1949年 | 南靖县南坑镇白咏村 | 抗日战争后期到解放战争时期,以大岭为中心的树海游击区是闽西南党组织的重要根据地之一。 | |
| 224 | 景胜别墅 | 1946年 | 石狮市宝盖镇龙穴村 24°43′5.86″N 118°39′24.89″E |
坐西朝东,四周带回廊,四层中西合璧式楼房,系1946年菲律宾华侨高祖景建。2019年第八批国保. | |
| 225 | 高阳楼 | 1947年 | 漳州市角美镇鸿渐村 | 1947年建,中西合璧式建筑,由门墙、前厅、过水廊道、后楼、两侧护厝等组成。 | |
| 226 | 围头“八·二三”炮战遗迹 | 1958年 | 晋江市金井镇围头村 | 1958年8月23日福建前线解放军与台湾金门驻军展开炮战,围头村作为炮战的主阵地,保留有许多战地遗迹。 | |
| 227 | 龙滩桥 | 1965年 | 政和县杨源乡龙滩村 | 1965年建,木拱廊屋桥,东北—西南走向。 | |
| 228 | 海峡之声黄岐广播站 | 1979—1997年 | 连江县黄岐镇海英村畚箕山东坡 | 1979年为加大对马祖乡亲的宣传力度,特在黄岐畚箕山上建造“海峡之声”广播站,1997年后作为历史见证保留下来。 |
关闭
Remove ads
六、其他(1处)
更多信息 序号, 名称 ...
| 序号 | 名称 | 年代 | 地址 | 图片 | 备注 |
|---|---|---|---|---|---|
| 229 | 瑞云祠李耕壁画 | 1917年 | 仙游县度尾镇池尾村 | 民国六年国画家李耕于瑞云祠内作壁画29幅,其中上厅两壁为“三一教”创始人林龙江生平事迹“林子行迹图”25幅等。 |
关闭
与第一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合并(1处)
更多信息 序号, 名称 ...
| 序号 | 名称 | 年代 | 地址 | 图片 | 备注 | 说明 |
|---|---|---|---|---|---|---|
| 230 | 梅山寺婆罗门佛塔 | 宋 | 厦门市同安区大同街道梅山寺念佛庵前 24°44′28″N 118°09′40″E |
原为建于宋元祐年间西安桥两端镇石塔之一,又称“西安桥塔”,1986年移至梅山寺。 | 并入第一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婆罗门佛塔 |
关闭
2016年12月5日增补(2处)
参考文献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