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简称第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于2020年5月22日至28日在北京召开。
会议时间及议程

您可以在维基文库中查找此百科条目的相关原始文献:

您可以在维基文库中查找此百科条目的相关原始文献:
根据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五次会议决定,第十三届全国人大第三次会议原定于2020年3月5日在北京召开[2],但因应2019冠状病毒病疫情影响,为集中力量应对疫情,以及避免因庞大人群连续聚集在人民大会堂与其他会场对疫情防控带来的重大压力,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四十七次委员长会议提出了《关于推迟召开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的决定(草案)》,于2020年2月24日提交常委会会议审议,以推迟该次会议的召开时间[3],此前路透社、共同社引述5名知情人士透露中国大陆已经在研究该次会议延迟召开一事。[4][5][6]最终在2020年2月24日举行的第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六次会议中决定,推迟召开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具体开会时间由全国人大常委会另行决定[7][8][9]。这是自1995年形成每年3月3日、5日开会的惯例以来首次延期[10],并促使了全国人大在之后的一年起草审阅《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对法》[11]。
根据路透社援引参与筹备工作的消息人士表示,中国大陆暂定计划在4月底或5月初召开第十三届全国人大第三次会议,但是国务院新闻办及人大常委会新闻部门并未给予回复[12],《星岛日报》获悉会期也将会缩短十天。[13]最终于2020年4月29日的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七次会议决定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于5月22日召开[1]。
为了确保两会顺利召开,2020年3月23日起所有到北京的国际客运航班,均须从天津、石家庄、呼和浩特、上海浦东等十二个指定第一入境点入境,旅客检疫符合条件并办理入境手续后,方可搭乘原航班入京。[14][15]5月15日,全国人大外事委员会主任委员张业遂表示,会议期间的参会记者名额大幅缩减,由原来的3000人左右缩小至几百名,除《人民日报》、新华社、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外,其余媒体参会记者名额减少,从外地进北京的记者还需提前做好核酸检测,提前隔离14天后才能参会。在采访方式上,本届会议所有参会记者取消面对面采访,全部通过网络采访,且记者和代表之间完全隔离,实行全程闭环式管理。[16][17][18]
在2020年5月21日晚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新闻发布会上,张业遂宣布大会共有九项议程:[19][20]
- 审议政府工作报告;
- 审查2019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202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的报告、202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
- 审查2019年中央和地方预算执行情况与2020年中央和地方预算草案的报告、2020年中央和地方预算草案;
- 审议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提请审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草案)》的议案;
- 审议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提请审议《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关于建立健全香港特别行政区维护国家安全的法律制度和执行机制的决定(草案)》的议案
- 审议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工作报告;
- 审议最高人民法院工作报告;
- 审议最高人民检察院工作报告;
- 其他。
会议日程
(依现场实况)[21]
日期 | 时间 | 内容 |
---|---|---|
2020年5月22日[22] | 09:03 | 开幕 |
09:05 | 为新型冠状病毒疫情罹难者[注 1]默哀一分钟[23] | |
09:07 | 听取国务院总理李克强的政府工作报告 | |
10:07 | 审查国务院关于2019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202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的报告 审查202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 | |
10:08 | 审查国务院关于2019年中央和地方预算执行情况与2020年中央和地方预算草案的报告 审查2020年中央和地方预算草案 | |
10:09 | 审议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提请审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草案)》的议案 审议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提请审议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关于建立健全香港特别行政区维护国家安全的法律制度和执行机制的决定的议案 听取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王晨就两案的说明 | |
10:33 | 休会 | |
15:00 | 代表团全体会议审议政府工作报告 | |
2020年5月23日[24] | 09:00 | 代表小组会议审议政府工作报告 |
15:00 | 代表小组会议审查计划报告和草案、预算报告和草案 | |
2020年5月24日 | 09:00 | 代表小组会议审查计划报告和草案、预算报告和草案 |
15:00 | 代表小组会议审议民法典草案 | |
2020年5月25日 | 09:00 | 代表小组会议审议民法典草案、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关于建立健全香港特别行政区维护国家安全的法律制度和执行机制的决定草案 |
15:00 | 代表大会第二次全体会议 | |
15:03 | 听取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栗战书关于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工作的报告 | |
15:36 | 听取最高人民检察院检察长张军关于最高人民检察院工作的报告 | |
16:22 | 听取最高人民检察院检察长张军关于最高人民检察院工作的报告 | |
2020年5月26日 | 09:00 | 代表小组会议审议全国人大常委会工作报告 |
15:00 | 代表小组会议审议民法典草案修改稿、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关于建立健全香港特别行政区维护国家安全的法律制度和执行机制的决定草案修改稿、最高人民法院工作报告、最高人民检察院工作报告 | |
2020年5月27日 | 09:00 | 代表小组会议审议最高人民法院工作报告和最高人民检察院工作报告 |
15:00 | 代表小组会议审议关于政府工作报告、年度计划、年度预算的三个决议草案 | |
2020年5月28日 | 09:00 | 代表小组会议审议关于政府工作报告、年度计划、年度预算、全国人大常委会工作报告、最高人民法院工作报告、最高人民检察院工作报告的六个决议草案、民法典草案建议表决稿、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关于建立健全香港特别行政区维护国家安全的法律制度和执行机制的决定草案建议表决稿、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接受冯忠华辞去第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等职务的请求的决定 |
15:00 | 代表大会第三次全体会议(闭幕会) 表决关于政府工作报告的决议草案 表决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草案 表决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关于建立健全香港特别行政区维护国家安全的法律制度和执行机制的决定草案 表决关于2019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202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的决议草案 表决关于2019年中央和地方预算执行情况与2020年中央和地方预算的决议草案 表决关于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工作报告的决议草案 表决关于最高人民法院工作报告的决议草案 表决关于最高人民检察院工作报告的决议草案 表决关于确认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接受冯忠华辞去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委员职务的请求的决定草案[25] |
主席团
法律/决议案表决结果
表决主题 | 赞成票 | 反对票 | 弃权 | 出席代表通过率[注 2] | 法定通过率 |
---|---|---|---|---|---|
国务院总理李克强的政府工作报告 | 2,882票 | 3票 | 1票 | 99.86% | 96.71% |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提请审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草案)》的议案 | 2,879票 | 2票 | 5票 | 99.76% | 96.61% |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提请审议《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关于建立健全香港特别行政区维护国家安全的法律制度和执行机制的决定(草案)》的议案 | 2,878票 | 1票 | 6票 | 99.76% | 96.58% |
2019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202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的报告、202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 | 2,855票 | 20票 | 11票 | 98.93% | 95.81% |
2019年中央和地方预算执行情况与2020年中央和地方预算草案的报告、2020年中央和地方预算草案 | 2,831票 | 39票 | 15票 | 98.13% | 95.00% |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工作报告 | 2,875票 | 9票 | 2票 | 99.62% | 96.48% |
最高人民法院工作报告 | 2,794票 | 76票 | 16票 | 96.81% | 93.76% |
最高人民检察院工作报告 | 2,811票 | 58票 | 16票 | 97.43% | 94.33% |
确认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接受冯忠华辞去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委员职务的请求的决定 | 2,853票 | 10票 | 21票 | 98.89% | 95.74% |
注释
参考文献
参见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