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索尼移动通信
索尼旗下的日本電信通訊公司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索尼公司移动通信事业本部(英语:Mobile Communications Business Group,日语:モバイルコミュニケーションズ事業本部)[3][4],简称索尼移动(Sony Mobile),前身是一家跨国性行动电话制造公司,在日本东京与瑞典隆德各设有联合总部,由索尼公司全资拥有。它设立于2001年10月1日,原本由索尼与瑞典电信装置公司爱立信合资成立,并以索尼爱立信作为公司名称。[5]
Remove ads
2012年2月16日,索尼并购爱立信的股权,改名“索尼移动通信”。 [6]
2021年4月1日,索尼宣布将总公司名称改为索尼集团(Sony Group),索尼电子(Sony Electronics)则在同日改名为索尼公司(Sony Corporation),及将索尼移动通信并入索尼公司成为“移动通信事业本部”,公司法人消灭。
索尼移动通信在日本东京、印度清奈、瑞典隆德、中国北京与美国硅谷设有研究发展基地。[7]索尼移动2016财年(2016年4月1日至2017年3月31日)智能电话出货量为1460万台[8],2016年年度出货量未能进入世界前十[9]。
Remove ads
历史
1990年代初期,爱立信与通用电气在美国合资成立爱立信移动通信(ECS),以求在美国市场立足,并建立品牌识别。
爱立信当时决定电话晶片均采用唯一的来源——飞利浦在墨西哥的一家工厂。2000年7月,[10]工厂的一场火灾污染无尘设施。飞利浦向爱立信与另一大客户诺基亚保证产品延迟交货不会超过一周。当生产状况导致明显要拖到数个月时,爱立信面临严重的缺货。[11]诺基亚已经开始由其他来源获得零件,而爱立信的处境则因现有机型的生产问题与新机型的延误而更为困难。[12]
爱立信当时已经投入行动电话市场数十年,是世界第三大手持行动电话的制造商,因此事而遭受巨大的损失。除了火灾的因素外,也与无法制造像诺基亚一样便宜的产品有关。为了减少损失,该公司考虑将生产委外给亚洲公司,以制造出低成本的行动电话。
爱立信出售行动电话部门的考量开始传播,然而公司总裁库尔特·赫尔斯持罗姆(Kurt Hellström)表示无此计划。他说:“行动电话是爱立信真正的核心业务,如果没有电话我们将无法保持(在网络上的)成功。”[13]
索尼在2000年的全球行动电话市场上仍是微不足道的角色,占有率不到百分之一。2001年8月,两家公司确认在4月间宣布的合并方案。爱立信投入爱立信移动通信的大多数资源,剩余的则成立派生公司爱立信手机技术平台;索尼则投入整个电话听筒部门。新公司命名为“索尼爱立信移动通信”(Sony Ericsson Mobile Communications,缩写SEMC),成立时拥有3,500位员工。
Remove ads

“索尼爱立信移动通信”简称“索尼爱立信”,创立于2001年10月,总部设于瑞典隆德。索尼爱立信希望透过爱立信于电讯方面的专业及索尼在消费性电子产品的优势互补,在移动通信领域创造出强大的品牌。索尼爱立信首要的任务是在全球建立起强大的品牌形象。索尼爱立信成立的半年内发表了绿色液体圆球(liquid identity),作为该公司品牌商标。
索尼爱立信成立之初,旗下产品销售不佳,并低于合并前的两家公司行动电话总销量。2003年,索尼爱立信在全球GSM市场上发表T610、T100以及日本市场发表SO505i三支行动电话,并在全球热卖。2003年10月,索尼爱立信首度获利。索尼爱立信以此为出发点,以成功的精致策略,旗下的移动通信产品持续热销。
2005年,配合索尼“Sony United”政策,索尼爱立信发表采用索尼Walkman品牌的音乐手机。2007年8月,索尼爱立信再次发表采用索尼Cyber-Shot品牌的照相手机。在软件应用面,索尼爱立信手机内建软件PlayNow可透过网络下载索尼音乐旗下艺人歌曲。在营销上,索尼爱立信与索尼影业合作采用置入性营销,索尼影业所出品的电影上不断出现索尼爱立信手机。索尼爱立信成功结合了索尼集团的电子、娱乐事业资源,也由精致路线转为多样化产品路线;索尼爱立信的行动电话市占率由全球第六大市占率扩大至全球第三大品牌。
2008至2009年,手机毛利下滑、新机发表时间拖延以及2007年-2008年2008全球金融危机的冲击等不利因素,索尼爱立信出现严重亏损,市占率退至全球第五大。2009年,索尼爱立信发表了“娱乐无限”(Entertainment Unlimited),未来手机以音乐体验、影像体验、Java游戏,以及资讯服务与其他服务和应用集成,并发表首款娱乐无限概念机型——Satio。
2011年10月,索尼宣布与爱立信达成协议,由索尼以10.5亿欧元收购爱立信所持有的索尼爱立信股份,预定于2012年元月完成手续;收购后索尼爱立信将成为索尼100%持股的子公司,公司品牌名称与标志暂时维持现状[14]。2012年起发售的部分新款手机如Xperia S则已经改挂SONY标志,而非Sony Ericsson标志。
2011年10月27日,索尼宣布出资10.5亿欧元收购爱立信所持有的50%股份,解除合资关系,将索尼爱立信并入集团旗下。2012年2月15日收购完成,索尼爱立信改名“索尼移动通信”(Sony Mobile Communications),品牌改为“索尼”(Sony)。

索尼移动通信成为索尼100%持股的子公司。2012年10月公司总部迁至东京[15]。裁员人数约占子公司全部员工的15%,2014年3月底前完成。
根据研究公司Gartner的统计,2012年第一财季,索尼手机的全球市场份额仅剩1.9%。[16] 2012年,Xperia系列手机已经挂上了“SONY”品牌,例如Xperia S。2012年下半年发表的Xperia V及Xperia J更取消了小绿球标志。
2019年3月,索尼宣布将关闭位于北京的智能电话工厂,将会把生产线移到泰国,以降低成本。[17]
2019年3月26日,索尼宣布将其影像产品及解决方案业务、家庭娱乐及声音产品业务和移动通信业务整合为电子产品和解决方案业务(Electronics Products & Solutions),于2019年4月1日起生效[18]。
2020年4月1日,索尼成立一家中间控股公司“索尼电子公司”(Sony Electronics Corporation)。索尼电子公司将整合构成其电子产品和解决方案(EP&S)部门的三项业务(影像产品与解决方案、家庭娱乐与音频、移动通信)及相关的全球销售和市场营销、制造、物流、采购和工程平台业务。[19][20]
2021年4月1日,索尼公司更名为“索尼集团公司”(Sony Group Corporation),索尼电子公司更名为“索尼公司”并合并索尼移动通信、索尼家庭娱乐及声音产品和索尼影像产品及解决方案。[21][22][23]
Remove ads
口号

2006年10月,索尼爱立信发表以全新品牌形象商标的推广计划,由品牌顾问公司Wolff Olins设计,形象包括全新色彩设计以及简单的核心概念为基础,Sony Ericsson绿色球体商标将搭配一段简短单字或消息加以围绕,投射的情境意象,呈现每个人、每一天的生活中,透过Sony Ericsson的产品、配件与服务所获得的不同体验。例如:我爱声视惊人。(以索尼爱立信标志代替爱字)
2009年,索尼爱立信发表娱乐无限(Entertainment Unlimited)口号,索尼爱立信表示希望回到了制造产品的原点,将Walkman音乐体验、Cyber-shot影像体验、Java 游戏,以及资讯服务与其他服务和应用集成;通过手机和其他家电装置的无缝集成,用户可以从电视、个人电脑和Wi-Fi系统在内的多种方式享受和分享顶级质量的娱乐内容。
产品
Remove ads
在正式更名为索尼移动通信后,其后产品均被赋予Xperia的名称。
参阅条目
参考资料
外部链接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