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圣士提反女子中学
香港中西區半山的女子英文中學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圣士提反女子中学(英语:St. Stephen's Girls College)是由英国海外传道会(该会为英国圣公会属下主要海外传道机构之一)于1906年在香港创办的一所英文女子学校。1924年加入成为香港补助学校议会22所成员学校之一,故被坊间称为香港教会主办的22间“传统名校”之一[1][2]。圣士提反女子中学是香港第一所以蓝色长衫作为校服的学校,学生穿着该颜色校服的概念起源自校友李曹秀群在校就读中学时,为消除学校的阶级观念,与同学们发起争取要有校服,是以主动设计了现在的蓝色长衫,并把计划书递到校方。
![]() | 本条目存在以下问题,请协助改善本条目或在讨论页针对议题发表看法。
|
Remove ads
历史
- 1905年至1915年:Miss W.M. Carden(嘉顿女士)
- 1915年至1924年:Miss W. I. Griffin
- 1924年至1929年:Miss E.M. Middleton-Smith
- 1929年至1949年:Miss E.S. Atkins
- 1949年至1961年:Miss K.D. Cherry
- 1961年至1991年:Dr. K.E. Barker(白居雅博士)
- 1992年至2003年:Mrs. K.C. Too(朱苏国珍女士) - 首位华人校长
- 2003年至2011年:The Revd Jenny Wong Nam(蓝黄珍妮牧师)
- 2011年2014年:Mrs. Christine Shain(盛洁端女士)
- 2014年至今:Miss Maggie Chau(周维珠女士)
校舍设施
学校原址在中环坚道27号,因1918年汕头大地震而受损,1923年迁往西营盘列堤顿道1-2号。校舍主楼的西翼和中央部分在1923年完成,东翼则在1928年加建。1940年,校舍曾改作临时医院,接收玛丽医院及那打素医院过多的病人。在1943年的香港日占时期,占领地政府为培育拥护大东亚共荣圈的华人,校舍被占用作为香港东亚学院的校址。
校舍面积约10,000平方米,包括三栋校舍,分别为主楼、徐大统楼及金禧楼。
建于1923年至1928年,于1992年定为香港法定古迹
楼高4层,呈米白色,斜尖的黑色屋顶为其标志。学校礼堂围拢于中央,校舍的设计概念和布局,与中国传统合院式建筑风格相类似。
位于附属小学原址,于1995年建成
- 礼堂:马会堂
- 图书馆
- 物理实验室
- 化学实验室
- 生物实验室
- 2个综合科学实验室
- 室外篮球场(徐大统操场)
- 停车场
1958年开始使用,2006年新翼落成
- 17个课室
- 1个教员室
- 缝纫室
- 家政室
- 2个美术室
- 体育馆
- 停车场
- Resource Room
- Careers Room
- General Purpose Room
- 操场
- 多媒体学习室
- 学生会室
公开考试佳绩
在历届香港中学会考及香港中学文凭考试,圣士提反女子中学是产生最多会考“10A状元”及文凭试“7科5**状元”(在甲类科目中至少3个选修科及4个核心科获得5**成绩)的学校之一。截至2024年,共有2位,其中1位会考“10A状元”及1位文凭试“7科5**状元”,排名全港第23。[3][4]
香港杰出学生选举
校友
注释
参考
外部链接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