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腸阻塞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腸梗阻
Remove ads

腸阻塞,(英語:intestinal obstruction,bowel obstruction[5],是各種原因引起的腸內容物不能順利通過腸道的病理狀況[2][6]。腸阻塞造成無法正常進行消化運動,發生部位可能是小腸或是大腸[1],屬於急腹症,臨床上常出現腹脹、腹痛、噁心、嘔吐、停止排氣排便等表現[1],嚴重者會繼發水電解質紊亂、酸鹼失衡,並發感染、腸穿孔。

快速預覽 腸阻塞 Bowel obstruction, 異名 ...

腸阻塞根據病因分為機械性、動力性、血運性腸阻塞;根據阻塞程度分為完全性、不完全性腸阻塞;根據起病緩急分為急性、慢性腸阻塞。嚴重到要送醫的突發性急腹症成因中,機械性阻塞約佔了 5-15%[1][2]

腸阻塞的成因如下:患有沾黏疝氣腸扭轉子宮內膜異位症發炎性腸道疾病闌尾炎憩室炎缺血性腸道疾病英語Ischemic colitis結核病腸套疊,長有贅生物,或是腸器質性病變纖維化[1][2]。小腸阻塞常見成因為沾黏和疝氣,大腸阻塞常見成因則為腫瘤和腸扭轉[1][2],可能的確診方式為照X光,不過照電腦斷層掃描更為精確[1],為孩童或孕婦確診時,照超聲波核磁共振成像較有幫助[1]

典型的治療方式為動手術[2],保守的治療方式為打針鼻胃管插管以緩解腸道症狀、給予止痛藥[2],也常使用抗生素[2]。小腸阻塞的病例中,約有 25% 需要動手術[7]。可能的併發症有敗血症、腸缺血腸穿孔[1]

2015 年約有 320 萬起腸阻塞病例,其中有 26.4 萬起死亡[3][4],腸阻塞發生在男女的比例均等,在任何年齡層都可能發生[7],早在西元前 1550 年,古埃及的埃伯斯草紙醫典英語Ebers Papyrus就記有詳細的病例[8]

Remove ads

參考資料

外部連結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