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兴化平话字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兴化平话字(莆仙语:Hing-hua̍ báⁿ-uā-ci̍)是一种用于书写莆仙语(兴化语)的罗马拼音系统,为教会罗马字之一。1890年由基督教美以美会传教士蒲鲁士夫妇发明并推行。兴化平话字是历史上第一套使用拉丁字母表记莆仙语的文字系统,为基督教在莆田传播发挥重要贡献。
Remove ads
历史
1867年,基督教在兴化府(今莆田市)正式设立牧区,1872年设教区。1890年,美以美会传教士蒲鲁士从福州教区调到兴化教区传教,当时兴化地区的基督徒只有一千多人,当地平民基本听不懂官话,成为蒲鲁士传教的最大障碍。为了克服这个障碍,蒲鲁士开始学习莆仙语。他在学习过程中,参照了闽南语白话字和福州话平话字,自创了一套罗马字表音系统辅助学习,不到一年时间竟学会了莆仙语。这套表音系统就是兴化平话字。此后,他在兴化的基督徒中推广兴化平话字。这套罗马字大大便利了传教,1917年,基督徒激增至三万余人。
1897年,蒲鲁士创办了第一份平话字刊物《奋兴报》(又名起信者)。1892年,第一部兴化平话字圣经《约翰福音》于首版于福州。此后至1900年,蒲鲁士陆续完成了《新约全书》的翻译。
与其他教会罗马字相似,兴化平话字始终没能走出教会圈子。至1950年12月《奋兴报》停刊之后,兴化平话字逐渐淡出视野,今日已然为世人所遗忘。
Remove ads
拼写方案
兴化平话字的编写完全忠于清末莆仙语的发音。但经过一百余年之后,今日莆仙语的发音已悄然发生变化。
兴化平话字一共有二十三个字母:
a a̤ b c ch d e e̤ g h i k l m n ng o o̤ p s t u ṳ
Remove ads
标号 | 1 | 2 | 3 | 4 | 5 | 6 | 7 |
调类 | 阴平 | 阳平 | 上声 (阴上) |
阴去 | 阳去 | 阴入 | 阳入 |
兴化平话字调号 (括弧内附注的是使用范例) |
不标调 (a) | ́ (á) | ˆ (â) | ˈ (a̍) | ¯ (ā) | 不标调 (ah) | ˈ (a̍h) |
莆田话音值 | ˥˧˧ (533) | ˩˧ (13) | ˦˥˧ (453) | ˦˨ (42) | ˩˩ (11) | ʔ˨˩ (ʔ21) | ʔ˦ (ʔ4) |
仙游话音值 | ˥˦˦ (544) | ˨˦ (24) | ˧˧˨ (332) | ˥˨ (52) | ˨˩ (21) | ʔ˨ (ʔ2) | ʔ˦ (ʔ4) |
例字 | 诗巴 | 时爬 | 始把 | 试霸 | 寺罢 | 湿北 | 实拔 |
参考资料
- 刘福铸:兴化话罗马字研究(载于莆田学院学报第9卷第4期,2002年12月)
- 高德矞:兴化话与罗马字(载于《莆田文史资料》第11辑)
外部链接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