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花蕊夫人 (前蜀)
花蕊夫人 (前蜀)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花蕊夫人(约883年—926年[1][2]),五代十国时期人物,成都人,徐耕之女[3][4],与其姊徐贤妃均为前蜀开国皇帝王建的妃子,封淑妃,又称小徐妃[1][2][5]。一说她是前蜀后主王衍姨母[1][3],一说她是王衍生母[2][4][6]。
生平
徐淑妃号花蕊夫人,唐末、前蜀官员徐耕之女,与其姊徐贤妃均为前蜀开国皇帝王建的妃子。一说其姊徐贤妃是王建之子——后主王衍的生母,王建死后,王衍尊姨母徐淑妃为翊圣皇太妃(徐太妃)[1][3],徐贤妃则尊为顺圣太后(徐太后)。一说被称为花蕊夫人的淑妃才是王衍生母及顺圣太后,贤妃才是翊圣皇太妃[6][2][4]。
她交结佞臣,专权受贿[1][2]。后随王衍归降后唐[5],一说为唐庄宗所杀[1][2],一说为入后唐途中遇害[3][5]。
王衍在位时,徐太妃、徐太后都爱出游及创作诗词[3],但传世的约九十余首至百余首《花蕊夫人宫词》是否前蜀徐妃之作,未有定论,详见下节。
花蕊夫人宫词争议
五代十国时期共有三位号称“花蕊夫人”的女性,包括本条目传主(前蜀王建的徐妃)、后蜀后主孟昶的慧妃徐氏(一说姓费),还有一位南唐宫人或称李煜妃,又被称为“小花蕊”[3][4],三人皆善诗词,由于时期相近,她们的事迹常被混淆,在后世记载中出现张冠李戴的情况[4]。
流传于世的约九十余首至百余首《花蕊夫人宫词》(多少首能确定为花蕊夫人作品亦有争议),最早为北宋官员王安国奉诏校定秦、蜀、楚三地献书时所得,自北宋以来绝大部分文献都称是后蜀慧妃所作[6]。至二十世纪,学术界开始出现《花蕊夫人宫词》实为前蜀徐妃所作的见解,否定传统观点,此说最早见于浦江清的论文《花蕊夫人宫词考证》[4][6],并已被一些书籍所采纳[1][2],但学术界对此一直存在质疑、反驳的声音,未有定论[4][6],亦有学者仅引用传统观点[3]。
参考文献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