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芜菁甘蓝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芜菁甘蓝(学名:Brassica napobrassica),又名蔓菁甘蓝、瑞典芜菁、洋芜菁、洋蔓菁、卜留克(俄语:брюква,罗马化:bryukva),是源自于卷心菜及芜菁的一种根茎类蔬菜。根可以有多种煮法,叶子当为叶菜类般食用。
Remove ads
历史

芜菁甘蓝最早是由加斯柏·鲍欣(Gaspard Bauhin)于1620年所记载,提述它们在瑞典的野外生长。它们一般被认为是源自斯堪的纳维亚或俄罗斯。[1]有记录指早于1669年芜菁甘蓝就已经在英格兰的皇家花园出现。它们于1700年在法国出现。约翰·辛克莱尔爵士(Sir John Sinclair)指约于1781年至1782年间它们被引进到苏格兰,期后于1790年被广泛引进到英格兰。它们于19世纪初被带到北美洲,约于1817年在伊利诺伊州种植。[2]
1753年,卡尔·林奈将芜菁甘蓝命名为甘蓝的变种。[3]期后它们被移至其他物种的变种或亚种。于1768年,苏格兰植物学家菲利普·米勒将芜菁甘蓝提升为物种层级,并一直沿用至今。[3]
煮食及用途
芬兰人食用芜菁甘蓝比其他根茎类蔬菜还多,也有多种煮食方法,包括烤、圣诞节菜色的主要材料、汤的调味料、沙拉、焗及蒸。
瑞典及挪威人会将芜菁甘蓝与马铃薯一同煮食,有时也会加入胡萝卜来调色,再与牛油及奶油或奶搅拌成蓉。也可以加入洋葱。这种菜色在挪威会伴多个节庆菜色。在威尔士也有相似的菜色。
苏格兰人会将芜菁甘蓝及马铃薯分开蒸熟及磨蓉,作为彭斯晚餐主菜肉馅羊肚的伴碟。于万圣节,芜菁甘蓝会被制作为灯笼。[4]在英国约克郡及林肯郡,芜菁甘蓝可以与甘荀一起磨蓉作为星期日烤肉的一部分。
药物化学
芜菁甘蓝及其他内含氰基糖的食物,如木薯、玉米、笋、番薯及小莱豆,是会释放氰化物。氰化物后来会脱毒成为硫氰酸盐。硫氰酸盐可以抑制甲状腺碘化物的转送,高剂量时更会在甲状腺组织内与碘化物竞逐有机化过程。当摄取硫氰酸盐过于碘化物时,就有可能引致甲状腺肿。[5][6][7][8]芜菁甘蓝内含约1%的葡萄糖异硫氰酸盐,是其苦味的原因,但未有证据显示摄取葡萄糖异硫氰酸盐对人体有害。[9]
从芜菁甘蓝煶取的几种植物抗毒素可以帮助抵抗植物病原体。[10]
参考
外部链接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