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西春寺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西春寺map
Remove ads

西春寺泰语วัดศรีชุม,英语:Wat Si Chum)位于泰国大城府素可泰遗迹公园

事实速览 西春寺วัดศรีชุม Wat Si Chum, 基本信息 ...
事实速览 外部视频链接 ...
Thumb
西春寺全景
Thumb
锡兰风格的石版画

西春寺的名字意译为“菩提树之寺”(英语:The Temple of the Bodhi Tree),因释迦牟尼佛曾于菩提树下证得无上正等正觉[1][2]菩提树被佛教徒视为圣树,泰国许多寺庙旁都有菩提树,故取名之。据传,西春寺是在14世纪末期由吕泰王(Mahathammaracha II)所建造的[3]

Remove ads

阿卡那佛

西春寺中有一尊巨大坐佛像,名“阿卡那佛”(Phra Atchana),意译为“无畏佛”(英语:Buddha who is not afraid),为素可泰府最大的坐佛像,高约十五米,两膝宽十一米、跏跌坐姿[4]。火焰状的发髻、颗粒状的发螺、两眼垂下悲悯芸芸众生。右手覆于右膝,纤长的镀金手指触地,结成触地手印,以示降伏魔众[5]。相传,释迦牟尼佛在修行成道时,波旬魔王派遗魔女及魔兵不断前来扰乱佛陀证道,释迦牟尼佛即以右手指触地,终于降伏波旬魔王,因而称其为“降魔印”。

阿卡那佛又称作Phra Poot Dai,意译为“言语佛”(英语:The Speaking Buddha[6],相传在十六世纪后半期,在素可泰王朝纳黎萱国王统治期间,泰国经常与柬埔寨发生战争,为了提升军队士气,国王悄悄命士兵进入狭窄的通道,登上佛龛顶部发表演讲,由于佛龛狭小,声音更显浑厚嘹亮,因看不见人说话,士兵们以为是佛陀在作开示[7]

一般相信这尊佛像原本是露天的,后来才加盖了泰式佛寺的方殿,泰文称为“蒙度”(Mondop)。这方殿长、宽各三十二米,高十五米,墙厚三米。

Remove ads

石版画

进入方形佛龛(Mandapa)后左方有一个狭窄的通道直通西春寺顶部,通道天花板上有超过五十幅的锡兰风格的石版画,皆以素可泰文字书写,具有重大的历史价值。石版画除了记载素可泰王朝的创立历史外,还描绘了《本生经》(梵语जातक,Jātaka)中释迦牟尼佛的转生公案及佛陀十次的转世事迹。大部分的石版画现已转移收藏在兰甘亨国家博物馆(The Ramkhamhaeng National Museum),目前西春寺的石版画已停止开放参观。

周边景点


参考来源

参见

外部链接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