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西藏寄宿学校争议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西藏寄宿学校制度争议,是指中华人民共和国西藏自治区及其他藏族聚居地区推行大规模寄宿制教育所引发的争议。[1][2]中国政府声称该政策旨在改善教育资源配置、提升少数民族受教育机会;然而,批评者及多家国际媒体、人权组织则认为,此制度实际是为藏族儿童灌输中国共产党无神论共产主义思想,[3][4]并旨在消灭藏语与西藏传统文化的传承,导致了学童与原生家庭之间开出现在语言障碍。这被美国之音华盛顿邮报西藏行动中心等人权团体与媒体评论为“强制同化”。[5][6][1][7][3][4][8][9]:9该议题引起联合国专家、[5]流亡藏人组织与国际舆论的广泛关注与批评。[10][11][9]

指控

2021年12月,西藏行动中心在一份调查报告中公布称,西藏教育体系已大幅转向寄宿制,约有80至90万名6至18岁的藏族儿童被安置于中国政府经营的寄宿学校。后来基于在西藏内部的调查,至少还有10万名4至6岁儿童被安置于学前寄宿学校。[4][9]:2

2022年11月11日,三位联合国人权理事会特别报告员联名致函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部部长王毅,表达对中国在西藏自治区与其他藏区推行寄宿制教育与语言文化政策是大规模的“同化”。并认为其在透过限制藏语教育、关闭藏人自行创办的学校、强制以普通话授课,以及要求儿童自幼进入寄宿制学校等措施,系统性地削弱藏族语言、文化与宗教传承。报告员认为,这些做法违反了藏人享有的宗教信仰自由、文化权利以及受教育权。[12][5]

2025年5月,西藏行动中心的报告依据西藏境内或近期逃亡藏人的亲身经历,发现在中国政府设立的寄宿学校中,藏人儿童极易遭受忽视和虐待;在偏乡,学前寄宿可先从四岁开始;即使在学校放假期间,学生也被禁止参加藏语课程或从事宗教活动;由于藏语授课和藏语课程被关闭,藏族儿童正在失去母语;藏人儿童与家庭的分离以及刻意重塑身份,正在造成情感和心理伤害,包括依恋创伤和疏离感。[5][4][9]:1

信中还提2001年1月1日,《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的实施,使藏语逐步被边缘化。到截止2019年,约有78%的藏族儿童必须在寄宿制学校就读,比例远高于全国平均的22%;[12]:6

Remove ads

参见

参考来源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