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让·佩兰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让·巴蒂斯特·佩兰ForMemRS[1](法语:Jean Baptiste Perrin),1870年9月30日—1942年4月17日),法国物理学家,研究液体中细小悬浮粒子的布朗运动,验证了阿尔伯特·爱因斯坦对此现象的解释,进而确认了物质的原子本质。他也因此成就于1926年获颁诺贝尔物理学奖。[2]
Remove ads
传记

让·巴蒂斯特·佩兰出生于法国里耳,读过巴黎高等师范学院,一座位于巴黎的顶尖高等专业学院,他在学校当助理的那段期间(1894-1897),研究了阴极射线和X射线,之后他被授予博士学位(docteur ès sciences )(1897),在同一年,他被任命为巴黎大学的物理化学讲师,1910年他成了教授,他持有这个职位,直到二战爆发德国占领法国。
1895年,让·佩兰证明,阴极射线本质上是带负电荷的微粒。他透过数种方法计算了亚佛加厥数(现为亚佛加厥常数),他也解释了太阳能是来自于氢的热核反应。
1905年爱因斯坦发表他的理论:以原子解释布朗运动后,佩兰开始以实验测试和验证爱因斯坦的理论,因此解决了道尔顿原子说的百年之争。Carl Benedicks争论佩兰应该拿诺贝尔物理奖,佩兰因此在1926年获得此奖,贡献为物质的不连续结构研究,为分子的物理实体为何的长久争论画下句点。[3]
佩林著作了一些书籍和论文,最引人注目的是他的出版物:Rayons cathodiques et rayons X、Les Principes、Electrisation de contact、Réalité moléculaire、Matière et Lumière以及Lumière et Reaction chimique。
佩兰也曾经获得许多杰出的奖项,包括皇家学会的焦耳奖(1896)和法国科学院的La Caze奖。他曾两度获选为索尔维会议的成员(1911、1921)。他不但是英国伦敦皇家协会成员,也是多个科学学院的成员,包括了比利时、瑞典、杜林、拉格、罗马尼亚和中国。1926年,他荣获指挥官级法国荣誉军团勋章,以及比利时的指挥官级利奥波德勋章。
1919年,佩兰提议核反应可以做成恒星的能量来源,他注意到氦原子的质量小于四个氢原子的质量,且爱因斯坦的质能等价暗示了核聚变(4 H → He)可以产生足以让恒星闪耀亿年的能量。[4]美国化学家William Draper Harkins在1915年首先提出类似的理论。[5][6] 之后汉斯·贝特及卡尔·冯·魏茨泽克在1930年代决定了恒星核合成的详细机制。[7]
1927年,他与化学家 André Job以及生理学家André Mayer联合创办了物理化学生物研究院(Institut de Biologie Physico-Chimique),经费由埃德蒙·德·罗斯柴尔德赞助。1937年,佩兰创立了发现宫,一座位于巴黎的科学博物馆。
佩兰被认为是法国国家科学研究中心(CNRS)的创立者,在佩兰与八十多位科学家(包含了八位诺贝尔奖得主)签名请愿后,法国教育部长在1933年四月,成立了Conseil Supérieur de la Recherche Scientifique(法国国家研究中心)。1936年,已当上研究次长的佩兰,成立了Service Central de la Recherche Scientifique(法国中央科学研究局)[8],两个机构在1939年10月19日整合到CNRS之下。[9]
他的学生包括著名的Pierre Victor Auger。佩兰的儿子Francis Perrin也是一个物理学家。
佩兰是无神论者及社会主义者。[10]他曾在一战时期担任工程部队的军官。
1938年,在佩兰妻子Henriette去世后,Nine Choucroun (1896–1978)成为了佩兰的伴侣。1940年6月,德军入侵法国,佩兰与Choucroun及部分法国政府官员搭乘远洋邮轮Massilia,逃到了卡萨布兰卡。1941年11月,他们搭上SS Excambion,并于11月23日抵达纽约[11]
一战结束后,佩兰的遗体于1948年由巡洋舰Jeanne d'Arc运回法国后葬于先贤祠。
参考资料
外部链接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