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资讯月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资讯月(英语:Information Technology Month,英语旧称:Information Month,英语简称:IT Month)是台湾一个由官方与民间合办的资讯工艺展览活动。
活动演变
在1980年首创时[2]被外界称呼为“资讯周”,以依据类型的不同,于台北世界贸易中心进行不同种类的展览,以及在相关的技术院校进行技能竞赛。但民国72年(1983年),主管机关中华民国经济部在参观日本的资讯周展览后,认为台湾的资讯周必须要针对不同产业与类型进行改善;加上经济部于次年(1984年)的“资讯周”检讨会议时,有部分主管认为相关类型系列活动以“月”这个周期来命名会更好;因此,于民国74年(1985年),正式确立该系列活动为“资讯月”。
2002年起,为了要使展览完全民营化,资讯月主办单位进行易手,由信息产业策进会与经济部转移到中华民国资讯月筹备委员会。资讯月筹备委员会是由台北市电脑公会结合国内八大公会所筹组而成,再依照分区的差异,由各分区主要领导之公/协会负责展览的承办;目前,这项展览主要分成台北、台中、台南、高雄等四区。
历年主题
活动以创意为主轴,结合“科技理性”与“人文情愫”,透过实际应用于生活面的资讯工艺为题材,并集合全国民众的创意巧思,评选出当年度最具代表性之资讯产业宣传视觉,为台湾资讯产业宣传与推广,并同步预告当年资讯月已热烈展开 。
Remove ads
相关活动

早期在展出前,各分区都会依照地域性质的差异,举办各种类型的技能竞赛,资讯时代以前,则是以机械技术竞赛为主轴,而在进入资讯时代后,因为讲求个人资讯技能,故走向更加明确,也因而设计出许多类型的比赛,如“打字竞赛”、“文字处理竞赛”、“程式设计竞赛”。近年来,技能竞赛也从原本的大众化,转变成挖掘潜在人才的校园化,并从个人竞赛的形式,逐渐转变成校园团体对抗赛。
另外,为了配合每年的主题设计,主办单位也号召全国的绘图高手参与“大会海报设计竞赛”,冠军得主之作品将会在全国各巡回展览时出现。
展区规模演变
资讯月在台北是历史最悠久之展区,民营化之前,展览区域都会固定于台北世界贸易中心展览一馆展出。资讯月活动委员会接手之后,针对每年科技的趋势进行不同的专区规划,使得资讯月展示内容更加丰富。2015年更是主打观展全攻略,引导参观民众用各种不同的角度参观展会,形成一年一度的资讯嘉年华会。
1999年,资讯月扩增展区至台北世贸中心展览二馆,同时成为该展馆的开馆展之一;后来,因为世贸三馆于2003年下半年激活之故,资讯月也自当年起,将原本的第二展区由二馆改为三馆,并延续至今。
现时,除少数配合主题馆之活动外,大多数的主题活动或技术讲座,多半集中于三馆进行。

台中区的展地问题,向来在多个展会中层出不穷,当然资讯月亦是其一;一直到2011年大台中国际会展中心正式落成,资讯月由过往的台中水湳机场旧址搬移后,才获得纾缓。
2015资讯月台中区开幕时,台中市市长林佳龙希望在乌日与水湳分别建构产业、消费导向等不同机能的展馆[4];因此,未来资讯月台中区是否能回归台中水湳经贸生态园区,仍待观察。
2018资讯月台中区于台中国际展览馆举办。
台南资讯月最初展览区域固定于台南世贸展览中心展出,2009年停办。2013年1月资讯月台南区恢复(2012资讯月台南区),展览地点改为南纺世贸展览中心[5]。
2018年资讯月台南区于台糖嘉年华购物中心展出。
2018年资讯月高雄区于高雄国际会议中心举办。
1986年资讯月高雄区于高雄中正技击馆举办。
脚注
相关条目
外部链接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