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赖清德政府

賴清德的中華民國(臺灣)總統任期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賴清德政府
Remove ads

赖清德政府(通称赖政府)是指2024年5月20日迄今,赖清德担任第16任中华民国总统期间所领导的中华民国政府民主进步党(下称“民进党”)提名的赖清德与萧美琴2024年总统大选以558万票胜出,打破台湾自1996年总统直选以来执政两届即政党轮替的惯例,民进党迈向第三个连续执政任期;惟民进党于2024年立法委员选举中未能取得过半席次,使赖政府成为行宪以来的第二个少数派政府

事实速览 赖清德政府, 建立日期 ...

赖清德政府上任至今共历经一个内阁,即卓荣泰内阁。与扁政府时代相似,在野的中国国民党台湾民众党在多数政治议题上合作,导致国会自2024年2月开议以来,朝野双方在审议法案及政府预算方面陷入激烈对抗,并且引发了后续的大罢免潮[1]

Remove ads

政府人事

副总统

更多信息 次序, 肖像 ...

五院首长

更多信息 行政院, 立法院 ...

内阁

更多信息 内阁 次序, 阁揆肖像 ...

其他人事任命

更多信息 头衔, 肖像 ...
Remove ads

内政

住房政策

为减轻青壮年世代购房压力,行政院于2024年至2026年间实施“青年安心成家购屋优惠贷款精进方案”(简称“新青安贷款”)专案,放宽房贷利率优惠并提高宽限期[2]。该政策原先的目标系为协助18岁以上青年缓解购房压力以实现居住正义,然而政策发布后却反而掀起房市热潮,更造成投机者利用政策漏洞炒房中央银行只得祭出“限贷令”,优先贷款给无自用住宅者,以确保能够满足首购族的贷款需求[3]

此外,内政部亦公告租屋电费新制,明订房东收取电费不得超过当期每度平均电价,并要求电费资讯公开,若违规将重罚最高新台币50万元。[4]

转型正义

延宕多年的中正纪念堂转型正义议题,过去蔡政府时代文化部曾规划转型,但最终未有下文;赖政府上任一年后,行政院转型正义会报通过转型为“民主教育园区”的方案,惟后续如何执行仍有待观察。

此外,中正纪念堂的铜像大厅的三军仪队撤除问题,则在赖政府首位非军系背景出身的国防部部长顾立雄上任后,终于在2024年7月起撤出大厅[5];而国安局营区内的蒋中正铜像也即将全数移除,落实清除独裁者个人崇拜图腾的目标[6]

能源

永续能源

Thumb
赖清德总统主持“国家气候变迁对策委员会”会议

赖政府于上任之初即成立“总统府国家气候变迁对策委员会”,宣示继续朝净零碳排永续再生的目标前进。总统赖清德在会议期间表态,不排除未来新的、安全的核能技术;但也同时强调“非核家园”是早已获得朝野共识的政策目标,不会改变。[7]

外交

台湾-美国关系

赖政府上任后,美方维持过去的友好态度,对其就职表示欢迎[8]拜登政府并公告了其任内第14~18度的对台军售美国财政部也宣布将就双重课税英语Double taxation问题与台湾展开双边租税协定的正式谈判[9],赖清德总统出访关岛期间更是创下访问总督官邸、议会,官方并演奏《中华民国国歌》欢迎到访的首例[10]

第二次川普政府上台后,全世界逾百个国家均面临美国“对等关税”的惩罚性措施、台湾亦遭到加征32%的关税。对此,赖政府则以支持台积电赴美扩大投资换取关税减免[11],成功列入与美贸易磋商的优先谈判国家之列[12],争取到期限内暂时将关税降至10%[13]

台湾-日本关系

随着近年来台日关系不断升温,加之北京不断进行海上扩张的灰色地带侵扰所衍生的共同防卫需求,2024年7月日本海上保安厅巡逻船日语巡視船“相模号”(さがみ)与海巡署巡护船“巡护九号”首度在房总半岛以南海域进行联合演训,被视为是针对“台湾有事”的因应措施[14][15];而海上自卫队护卫舰更是打破惯例开始穿越台湾海峡航行[16],足见日方涉足台海事务的积极程度正逐步提升。

台湾-欧洲关系

蔡英文政府时期台湾与欧洲的关系便获得了很大程度的提升,赖政府在此基础上更戮力促进双边往来。2024年10月,前总统蔡英文在赖政府全力支持下出访欧洲,除在捷克获得礼遇并与捷克总统帕维尔会面外,也获邀前往法国参议院欧洲议会,创下卸任元首访问欧盟总部的纪录[17]。此外,经济部部长郭智辉亦于同年12月访问欧盟贸易总署英语Directorate-General for Trade并与总署长魏恩德英语Sabine Weyand举行双边经贸对话,是台湾与欧盟贸易首长的首次实体对话[18]

两岸

两岸方针

赖清德总统在其就职演说中明确提及“中华民国与中华人民共和国互不隶属[19][20],此后便以此为基础反复重申;而其论述也不再局限于两岸之间,而是将之全面提升至国际层次以将台海问题国际化,包括针对《联合国大会第2758号决议》展开国际法论战[21],直接指出北京当局曲解该决议的真正目的系为挑战现行“以规则为基础的国际秩序[22];以及首度公开纪念欧战胜利日,呼吁各国团结对抗侵略势力,争取合纵连横抗衡北京[23]。并提出包括“祖国论”[注 3]、“俄占领土说”等论述[24][25]

而北京方面则是指责其大搞“新两国论”,除在经济上再次宣布中止ECFA早收清单关税减免优惠之外[26]国台办亦联合其他党政机关大动作公布《惩独二十二条意见》,进一步限缩当局认定的“台独”范围[27];军事上更是频繁发动围岛军事演习,企图常态化其在台湾海峡周边的军事活动[28]

中配除籍

陆委会在2025年4月宣布全面清查领有中华民国身份证大陆配偶及后来转入台湾户籍的中配子女,是否如实办理除籍,若未有证明文件则需在3个月内向中国大陆方面申请除籍证明。[29]但有时程过赶,行政怠惰之批评。[30]

制度化反统战

2024年末中华人民共和国部分统战工作遭YouTuber揭露后,赖政府开始全面检讨反制渗透的政策、法规;并于《反分裂国家法》施行20周年之际召开敞厅谈话,正式将中华人民共和国定调为“境外敌对势力”、提出了17项国安因应策略[31],陆续实施以下措施:

国防

国舰国造

赖清德在选后即承诺将延续“蔡英文路线”,继续推动国防自主和潜舰国造计划

国防改革

国军过去争议多时且为人诟病的踢正步刺枪术和休假回报制度等等多项措施,在赖政府首位文人国防部部长顾立雄上任后,在以实用主义取代形式主义的政策导向之下全数废除,改为符合现代战争型态的近身搏击[36]。此外,国防部也证实将仿效美军设立国防创新单位英语Defense Innovation Unit,为部队提供新的科技与作战概念,以符合当代的战争需求[37]

全民防卫

为因应习近平统治之下中国大陆武力犯台可能性逐年升高[38],赖政府上任后即成立“总统府全社会防卫韧性委员会”,由总统赖清德亲自出任召集人,将国家安全民防灾害防救等各项资源进行系统性的整合,并将万安演习与民安演习重新整并为“城镇韧性演习”,以无剧本、小规模的方式进行战事救灾演练。

军事审判

由于共谍案趋于频繁,为因应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渗透及间谍活动威胁,总统赖清德宣示将恢复军事审判制度,但将适用范围限缩于现役军人触犯叛乱通敌、泄密、抗命英语Insubordination和废弛职务等军事犯罪行为。[39]

美国军售

赖政府上任后,拜登政府连续公告了五波对台军售案,包括Switchblade 300和Altius 600M型无人机先进地对空导弹系统等在内的“猎鸮专案”。此外,拜登总统也批准了有史以来规模最大、价值5.67亿美元的军事援助,授权国务卿直接提取美国国防部的军事物资、装备协助台湾[40]

第二次川普政府上任后,美国计划售出比第一次川普政府更多军武以遏制台海战争。同时美方官员认为台湾在野党删减总预算以阻挡国防开支,故警告在野党这并非政党之争,而是台湾是否能存活。[41]

交通

台铁涨价

台铁公司铁路局时代以来已经近30年未曾调涨票价,导致营运亏损愈发严重。公司化之后董事会终于通过决议平均调涨26%,并采“距离越近、涨幅越大”的原则,经交通部核准后,于2025年6月起正式实施。

劳动

最低工资

赖政府上任后,劳动部宣布将延续前届政府每年调涨最低工资的趋势,拍板2025年起时薪由新台币183元调升至190元,调幅达4.08%;月薪则自27,740元调升为28,590元,调幅约3.83%。[42]

施政满意度调查

  • 就职百日:满意约五成四,高于不满意三成三。[43]
  • 就职一周年:满意、不满意皆在四成上下。[44][45]

参见

外部链接

前任:
蔡英文政府
行宪以后的中华民国政府
2024年5月20日—
现任

注释

参考资料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