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郭正一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家世
唐高宗年间
郭正一年轻时与刘祎之、孟利贞、高智周都以文藻知名,时人号为刘、孟、高、郭。[3]唐高宗年间,郭正一作为寒门俊才被黄门侍郎薛元超表荐,[4]以才闻名当时。[5][6]
仪凤三年(678年),宰相李敬玄率领的唐军遭吐蕃将领论钦陵大败,工部尚书、左卫大将军彭城公刘审礼被俘。九月,唐高宗因此召侍臣商议对吐蕃之策。郭正一建议继续严设守备,重聚民力,而不深入击敌,给事中刘齐贤、皇甫文亮等也都赞同,[7]唐高宗也采纳了。[1][2][3][8]
永隆二年(681年),迁秘书员外少监、检校中书侍郎,永淳元年(682年)四月,授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为实质宰相。高宗对宰相崔知温说:“郭待举等资任尚浅,且令预闻政事,未可与卿等同名。”宰相授平章事名义也是从郭正一等人开始的。[9][10]弘道元年(683年),正除中书侍郎。因郭正一在中书省多年,熟悉运作,诏敕多出其手,被认为称职。[1][2]十一月,唐高宗病重,命他和裴炎、刘景先(即刘齐贤)兼东宫平章事助皇太子李哲处理重要国政。[3][8][11][12][13]
Remove ads
武太后摄政年间
十二月,高宗崩,李哲继位,就是唐中宗,但高宗妻武皇后为摄政皇太后。中宗继位不久,当月,武太后就任郭正一为国子祭酒,罢相。[1][2][13][14]嗣圣元年(684年)二月,中宗显示出独立意图,被武太后废黜,中宗弟豫王李旦代立为唐睿宗。
后数年,郭正一出为晋州刺史,入为麟台监,又任检校陕州刺史。永昌元年(689年),于光宅元年(684年)反叛武太后失败的英国公徐敬业的弟弟徐敬真在躲藏数年后被捕。徐敬真及助其藏身的洛阳令张嗣明在受审时为了免死,攀诬大量官员。郭正一和内史张光辅、秋官尚书张楚金、凤阁侍郎元万顷、洛阳令魏元忠都在其中,酷吏周兴也诬告他们。八月,张光辅被诛,郭正一等其余四人免死流放岭南,众人本已临刑,太后派凤阁舍人王隐客骑马传声赦免他们,他们都皆喜跃欢呼,宛转不已,只有魏元忠以为虚实未知,安坐自如。当天阴云四塞,官员们被释放后,天晴了。[15][16]郭正一与妻儿都被流放,本人在流放中死去,[14][17]家产被没收,文章无存。[1]
作品
- 《对鄽肆策》
轶闻
- 《隋唐嘉话》载:郭正一为李𪟝征辽管记,李𪟝班师后说自己此行录郭正一可笑事,写满了十卷都没写完。
- 《太平广记》卷一百七十一引张𬸦《朝野佥载》卷五载:郭正一以中书舍人随军征讨高句丽,攻破平壤,俘获高丽婢女玉素。玉素极其美艳动人,郭正一令她专管财物库。他每天晚上需要浆水粥,必须让玉素煮。玉素下了毒给他。郭正一急了说:“此婢药我。”索土浆甘草服下,很久才解毒,找不到玉素,还丢了金银器物十余件。郭正一上奏,唐高宗敕令长安万年县令抓捕,为此打烂了不良捕快的脊背,找了三天也没找到。不良主帅魏昶有策略,从郭正一的家奴中找了三个年少端正的,用布衫裹住头上街;绑缚四个卫士,问十日内以来有谁在找郭正一的家。卫士说有归顺唐朝的高丽人写信给郭正一的养马奴,此书信还在。不良人去搜查,发现信上只写着金城坊中有一空宅。不良人去金城坊空宅搜索,到其中一宅,封锁甚密,破锁而入,玉素和高丽人都在内。拷问得知是高丽人和养马奴窝藏玉素,奉敕于东市斩杀。
- 《朝野佥载》卷三、刘肃《大唐新语·谐谑》:枣强尉张怀庆因喜好剽窃名士文章,被讥讽为“活剥王昌龄,生吞郭正一”。
Remove ads
子女
- 郭忠,同流放,后为通事舍人。
- 郭氏,嫁成州刺史崔嘉裕,有《大唐使持节成州刺史博陵崔府君夫人太原郭氏祔志文》
注释及参考文献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