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阮玲玉

中国默片时代女演员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阮玲玉
Remove ads

阮玲玉(1910年6月3日—1935年3月8日),原名阮凤根学名阮玉英,祖籍广东省香山县,生于上海中国默片时代演员。[1]

事实速览 阮玲玉, 女演员 ...

简历

Thumb
少女时期的阮玲玉

阮玲玉籍贯广东省香山县[2]宣统二年三月十七日[3][4][5]生于上海虹口朱家木桥[6]祥安里[7],乳名凤根[8]。父亲阮用荣为上海浦东亚细亚火油栈的机器部工人。母亲何氏在张姓人家做帮佣,于二十五岁时生下阮玲玉。阮玲玉未来的丈夫张达民就是张姓人家的小孩[9]。阮用荣在她6岁时病故,她与母亲二人相依为命,在张姓人家的帮助下[10],阮玲玉在上海崇德女子中学就读。

1926年1月4日,16岁的阮玲玉与张达民在北四川路鸿庆坊同居。同年,阮玲玉和张达民结婚,婚后搬入海宁路18号东德兴里。

1926年时,经张达民兄长张慧冲介绍[11],考入明星影片公司,开始其电影艺术生涯,主演《挂名夫妻》等5部电影。1928年转入大中华百合影片公司,主演《情欲宝鉴》等6部电影。1930年转入黎民伟罗明佑创办的联华影业公司,主演《野草闲花》(饰演卖花女)一举成名,奠定她在影坛的地位,一生共主演29部电影。

阮玲玉的作品风格可分为前后两期。

  • 前期(明星、大中华百合时期)多主演通俗社会片,甚至神怪片,饰演低下阶层的堕落女性,如妓女一类人物;或者是在旧社会受欺压而不反抗的弱女子。后期(联华时期)受新兴电影运动(又称左翼电影运动)影响,表演风格有所转变,转捩点是在卜万苍导演的《三个摩登女性》中饰演对旧社会觉悟的女工周淑贞。
  • 其后主演的作品如《香雪海》(饰演农村妇女、 尼姑)、《小玩意》(饰演抗日的农村手工艺人)、《神女》(饰演妓女)、《再会吧,上海》(饰演女教师)等,演活了社会各阶层不同的女性形象。有人赞誉她为中国的嘉宝褒曼
Remove ads

逝世

1933年,阮玲玉与张达民分居[11]。同年8月,阮玲玉带着母亲和养女小玉,搬进新闸路1124弄沁园村9号。这是她新男友唐季珊用10根金条顶下的住宅。

阮唐同居后,唐季珊的妻子张织云正式提出离婚。丈夫张达得知两人同居后,委托律师提起诉讼。官司历经数年。而张唐之争使三人之间的关系,成为当时轰动的绯闻[12]:103

阮玲玉在拍摄《国风》后,于1935年3月8日妇女节当天半夜两点钟,在新闸路沁园村住宅服安眠药自杀,当时同居男友唐季珊发现阮玲玉吃了过量的安眠药,唐担心自己名誉受损而拒绝送入邻近的大医院,反将她送到偏远的日本福民医院,但夜间医院没有急诊,更没有医生。接着又送到一家朋友邹医生的私人医院,但医院不愿收留。隔日上午11时,送往中西疗养院洗胃。相隔多个小时,已错过最佳抢救时间,阮玲玉终究在下午6时38分在中西疗养院宣告不治身亡[13][14][15]

唐季珊称,阮生前留下“人言可畏”、“我很对不起你,令你为我受罪”之语的两封遗书,发表于1935年4月1日联华影业公司出版的《联华画报》上。不过在2001年,沈寂证实这些遗书为假[16]

国内外电影界人士和广大观众均表哀痛和惋惜,各方唁电、挽联不可胜数,遗体在上海万国殡仪馆举行公祭。当天有三位阮玲玉女影迷为她自尽,留下“阮玲玉既然已去,我们也没有理由活在这世上”的遗书[17]:205

Thumb
阮玲玉的葬礼

3月14日殡葬,有约30万民众到场吊唁,送葬队伍长达3里。金焰孙瑜费穆等12位电影人扶棺。[11]美国《纽约时报》在第二天以“近代国际上之最大葬礼”为题在头版头条报道了她的葬礼[18]:16。葬礼相片由当时在联华影业公司、教过阮唱歌的老师关华石负责拍摄。其墓地位于上海闸北联义山庄[19]

关于阮玲玉自杀的原因,外间众说纷纭。鲁迅曾写下《论人言可畏》一文指:“她的自杀,和新闻记者有关,也是真的。”一般的说法认为阮因为陷于前夫张达民和唐季珊的名誉诬陷纠纷案件中,又被新闻界广泛报道,心力交瘁而自杀,但真正原因是张达民无耻的行为,加上唐季珊始乱终弃,还一次又一次的殴打阮玲玉,使其心灰意冷,萌生决绝的念头。[20]

在阮玲玉去世后的同年4月26日《思明商学报》上,登载了一篇题为《真相大白唐季珊伪造遗书》一文。文中揭露,阮自杀当晚,确实写了遗书,但不是唐季珊拿出来的那两封。而发表在《联华画报》上的两封遗书,是唐季珊指使女星梁赛珍的妹妹梁赛珊写的。梁赛珊后为良心谴责,说出真情,并将原遗书交出。原遗书极短,文字不甚流畅,而且涂改多处,文中强烈表示自己看清了张达民和唐季珊的丑恶。

文革时阮玲玉之墓墓碑上的黑白瓷照被砸碎,尸骨被随处丢弃。一位办事处的阮玲玉同乡将几块阮玲玉遗骨藏了起来,并深埋在一家工厂的车间地下室,这些遗骨后来埋葬在上海阮玲玉新墓[21]

Remove ads

遗书

Thumb
1930年代的阮玲玉
Thumb
1930年代的阮玲玉

疑似唐季珊提供的造假遗书

Remove ads

《思明商学报》刊登的可能为真正的遗书 (1935年4月26日出版)

Remove ads

作品

Thumb
《古都春梦》剧照
Thumb
《野草闲花》剧照
Thumb
中国1930年代女影星阮玲玉

由于早年电影拷贝使用易燃的硝基胶片拍摄,十分容易损毁,加上经历战乱时期,阮玲玉主演的电影仅有《恋爱与义务》、《桃花泣血记》、《小玩意》、《再会吧,上海》、《神女》、《新女性》、《一翦梅》、《归来》、《国风》9部至今仍存拷贝。其中原以为已散佚的《恋爱与义务》在1990年代于乌拉圭寻回。

阮玲玉主演的电影作品如下:

  • 1927年 《挂名夫妻》
  • 1927年 《杨小真》(又名《北京杨贵妃》)
  • 1927年 《血泪碑》
  • 1928年 《蔡状元建造洛阳桥》
  • 1928年 《白云塔》
  • 1929年 《珍珠冠》
  • 1929年 《情欲宝鉴》
  • 1929年 《劫后孤鸿》
  • 1929年 《大破九龙山》
  • 1929年 《火烧九龙山》
  • 1929年 《银幕之花》
  • 1929年 《妇人心》
  • 1930年 《故都春梦》
  • 1930年 《自杀合同》
  • 1930年 《野草闲花
  • 1931年 《恋爱与义务
  • 1931年 《一剪梅
  • 1931年 《桃花泣血记
  • 1931年 《玉堂春》
  • 1932年 《续故都春梦》
  • 1933年 《三个摩登女性
  • 1933年 《城市之夜》
  • 1933年 《小玩意
  • 1934年 《人生》
  • 1934年 《归来
  • 1934年 《再会吧,上海》
  • 1934年 《香雪海》
  • 1934年 《神女
  • 1935年 《新女性
  • 1935年 《国风》
Remove ads

阮玲玉研究与传记作品

由于阮玲玉在影坛的地位、个人历史的传奇性和自杀原因的疑团,在她死后陆续有学者对其生平、电影艺术表现手法作研究讨论。1985年3月20日,中国电影家协会中国电影艺术研究中心在北京召开《纪念阮玲玉逝世五十周年学术讨论会》;香港大学专业进修学院亦有开办“阮玲玉与中国电影”的短期课程。至于有关其生平的专书研究,及渗入创作成分、各种形式的传记作品共计有10余项。

生平研究

专书

  • 黄维钧(1985)《阮玲玉传》。北方妇女儿童。
  • 舒琪等(1992)《阮玲玉神话》。香港,创建出版社。
  • 朱剑(1997)《无冕影后:阮玲玉》。兰州市:兰州大学出版社。ISBN 7311011221
  • 夏丏尊(1998)《阮玲玉的死》。北京:华文出版社。ISBN 7507507068
  • 沈寂(1999)《一代影星阮玲玉》。上海:上海书店。ISBN 7806224459
  • 戴彦(2005)《一个真实的阮玲玉》。东方出版社。ISBN 7506021536
  • 刘澍(2011)《无冕影后阮玲玉》。北京:中国文史出版社。ISBN 978-7-5034-2814-2

电视节目

小说

  • 文晞 《阮玲玉》(1992) 香港:明窗 ISBN 9623574126
  • 安克强 《阮玲玉:关锦鹏的电影,安克强的小说》(1992) 香港:皇冠 ISBN 9624510431

电影

话剧

戏曲

  • 《阮玲玉自杀》(沪剧)。编剧:宋掌轻、石筱英(据《玲玉香消记》改编 )。主要演员:石美英。福英社,1935年首演于国货商场申曲场。1996年努力沪剧团曾再次整理上演;
  • 《一代艺人》(粤剧),张月儿独唱,1939年‘胜利(Victor)唱片公司’出品留声唱片。

电视剧

参考文献

相关

延伸阅读

外部链接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