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青云宫 (台北市)

位於臺灣臺北市大同區的神農廟,分靈自瑞芳九份青雲殿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青雲宮 (台北市)
Remove ads


台北青云宫(台湾台语:Tâi-pak-tshing-hûn-kiong) ,是位于台湾台北市大同区双连地区的庙宇,主祀五谷仙帝神农大帝)。 庙址为台北市大同区民权里民权西路160巷30弄7号[1][2],系一砖造平房建筑[2]

事实速览 台北青云宫, 基本信息 ...

沿革

台北青云宫,庙址为于台北市民权西路一百六十巷三十弄七号,主祀五谷仙帝(又称神农大帝),信士泛称“仙帝公”(台湾台语:Sian-tè-kong),始建于民国五十五年农历闰三月十二日,为民房改建而成。[a]

青云宫由福州人士张文清创办,起因张文清久病不愈,其夫人张李惜求祷于瑞芳镇青云殿五谷仙帝;并于神前许诺:发愿效劳五谷仙帝,担任五谷仙帝之乩身;张文清最后也逐渐康愈。[3]

为了答谢神灵护佑,张文清与张李惜雕塑五谷仙帝神像,于自宅供奉,早晚膜拜。尔后仙帝托梦与张李惜,指示神灵意欲下降,因此张文清暨夫人遵照神谕,创办“青云宫”设坛济世。[2][b]

祀神

Thumb
台北青云宫主祀“五谷先帝”,神像端坐于神龛正中位置。

五谷仙帝

主神为五谷仙帝(神农大帝),位处于神龛正中位置 (粉面、童子相,惯称“五谷王”或“仙帝公”)

Thumb
开基神农老祖神像,由张文清请祀,现安座于神龛最高位

神农老祖

神龛最顶端为 神农老祖 ,身披神袍,顶戴皇帽;其神像样貌与武安尊王近似:采武将盔装为主,面目峥嵘(俗称“恶面”),手持九节金鞭。

另有神农老祖之分身(神农二帝、神农三帝),造像上与老祖大同小异,或有文武甲之服装差异。

其他祀神

镇殿两侧祀有伏羲大帝、药王仙公、 另配祀有神农二帝、神农三帝、五谷仙帝等分灵神尊。

龛内另同祀有观音佛祖、三教圣人、关圣帝君、玄天上帝、清水祖师、普庵祖师、九天玄女、文昌帝君、福德正神等众多神祇。

部将与胁侍

五谷仙帝与神农老祖前祀有两对协侍童子:五谷仙童、制药仙童;前棹案祀奉齐天大圣中坛元帅两位部将

兴宫轶事

神人赐法

Thumb
青云宫神龛近照,内祀有五谷仙帝(中)、药童、福德正神等诸神,后方匾额书有“青云寺”“众善信所立”字样

青云宫创立之前,据传有一位身披袈裟,自称“峨嵋山人”者路过屋前,见张文清夫妇,指称:“此屋再过一年半载,必定大兴。”并向张氏索要方形红布,于布上画八卦图一幅,并赠与符咒二十四张,嘱咐张氏夫妇晨起悬挂八卦图时,需在炉内焚香五柱,连续三天;并且每天饮下一张化水符令,剩余则留以存救善士。

张文清夫妇特以晚膳招待,并致赠酬金四十元,“峨嵋山人”临行时曾言:“年半后再重逢。”但此去便再无踪迹,众人认为是神人下凡指点。[c][d]

青云寺

青云宫于创立之初,宫名曾一度为“青云寺”[4],目前仍留存有木匾以及炉件留有相关字样

设坛济世

早年系由住持张李惜女士担任神农大帝乩身,每逢神农大帝降驾皆会手持令旗与大剑,替信众消灾解厄;时有信众求取“血令”,附于张李惜之身的神农大帝即以“大剑”剑刃割划舌头,以舌上之血沾印于符纸上,以供信众携回保身护命,或遭逢厄运、病恙之时烧化于水后饮用,每有效验。

近年来因张李惜女士年岁已高,神灵体恤其辛劳,逐少降凡济世。张李惜女士与五谷仙帝因求祷得治所订定百年之约,于2022年期满,享耆寿九十有九仙逝回天,现惟有旧时法器等物可供纪念。

Thumb
瑞芳青云殿五楼神农殿。主庙建筑多由青云宫善信捐募兴建

其他

赞助兴建

九份青云殿早年因地处偏僻,导致建庙经费筹措不易,庙宇兴建陷入困难,直至民国五十五年间,建庙经费悉由青云宫策划兴建,范围包含中殿、前殿、钟鼓楼、后殿神农殿等。[e]

大事记

更多信息 时间, 事记 ...

制度

民国83年(1994年)时此庙的组织型态为管理人制,至今由创始人张文清之后代主持。

祭典

更多信息 活 动, 日 期 ...

参考资料

出版品

注解

外部链接

参见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