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青衣市政大厦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青衣市政大厦(英语:Tsing Yi Municipal Services Building)又称青衣综合大楼(英语:Tsing Yi Complex),是香港新界葵青区一座多用途的市政大楼,位于青衣青绿街38号。市政大厦占地4,900平方米,耗资2.92亿港元兴建,为区域市政局解散之前最后一次建成的市政大厦。现时分别由食物环境卫生署及康乐及文化事务署管理。
青衣市政大厦由香港政府建筑署 联同吴享洪建筑师有限公司设计,荣获1999年香港建筑师学会优异奖,以及香港工程师学会结构分部2000年度卓越结构嘉许奖。
Remove ads
历史
区域市政局计划在青衣一块邻近青怡花园及海悦花园,占地0.49公顷的土地,兴建一座集街市、地区图书馆、体育馆及地区办事处一身的市政大楼,并于1993年3月15日升级为局方建设工程计划“最优先工程”[1]。其目的是基于“地尽其用”原则,为岛上居民提供文娱及市政服务之外,亦需要分别重置旧青衣街市及上高滩街的摊贩,以及原位于长康邨的小型图书馆[1]。该设施明细于1994年7月获得局方各个专责委员会通过,并升级至“第三类工程”[2]。
随后1995年3月,区域市政总署呈上市政大厦的设计草图,并建议区域市政局升级至“第二类工程”[2]。整座大楼由吴享洪建筑师有限公司及建筑署负责设计,楼高4层,地下设有一个空调街市,合共各类摊档75个,附有洗手间及垃圾收集站;1楼设有公共图书馆,占地1,970平方米,以及葵青区地区办事处分处,并预留天桥接驳位;2楼及3楼为附有空调的体育馆,设有380个固定座位的观众席,机房及消防水缸则位于3楼[2]。
市政大厦建筑工程于1997年1月展开,总高度26.8米,由中国路桥工程有限责任公司承建[3]。整个工程斥资超过2.9亿港元,1999年3月完工[4]。最终体育馆于1999年8月6日率先启用[5][6],街市于9月1日开放[7],图书馆则于2000年1月31日启用[8]。
Remove ads
设计


整座市政大厦由香港政府建筑署联同吴享洪建筑师有限公司设计,建筑楼高4层,总楼面面积8,400平方米,外墙以铝板组成[9]。结构设计部分由建筑署负责,以空间、光线及几何图案线条造成对比效果,突显各部分的功能 [10]。
地下街市设计为高楼底营造通透感,室内特别以玻璃墙分隔家禽档位,配以独立空调系统及空气洗涤器,减少异味产生;1楼以天桥延伸都市空间至大楼半露天长形中庭,并从天窗了引入自然光线,沿着中庭可到达图书馆入口[9]。室内体育馆横跨两层,外墙铺设巨型玻璃,主场顶部采用四支钢桅的拉力屋面结构,形成一个不设支柱的大跨度空间[10][9]。另外中庭部分设有帐篷屋面结构,营造轻巧及采光效果之外,亦加强外观上的美感[10]。俯视建筑时如“具时代感的雕塑”[9]。
市政大厦分别获得1999年香港建筑师学会年奖的优异奖,以及香港工程师学会结构分部2000年度卓越结构嘉许奖[11][12][13]。
临时区域市政局推行公众艺术计划,并于1999年2月26日举办公开比赛,邀请香港艺术家为辖下设施,包括青衣市政大厦创作公共艺术品[14][15]。局方为青衣市政大厦预留140万港元购置该作品[16]。最终采用香港陶瓷艺术家罗汉华的作品“兰亭集”[17]。
设施
| 楼层(号码) | 用途/设施 |
| 3楼(3/F) | 青衣体育馆、机房(不对外开放) |
| 2楼(2/F) | 青衣体育馆 |
| 1楼(1/F) | 青衣公共图书馆、康乐及文化事务署葵青康乐事务办事处青衣分处、港铁特惠站[18] |
| 地下(G/F) | 青衣街市 |

青衣街市(英语:Tsing Yi Market )位于市政大厦地下,现时由食物环境卫生署管理[19]。街市于1999年9月1日启用[7],占地2,035平方米,为区域市政局辖下,第三间设有中央空调系统的街市[20][21]。
街市内设有76个摊档,首次于1999年8月公开招租,当中有约90平方呎的烧腊档位以65,000港元,超出底价14倍承租[22]。随后一年空置率曾超过30%,食环署亦因此重新公开竞投空置档位[22]。当时部分档户称街市面对大型超级市场的竞争,导致生意不及预期,但认为街市设有空调系统及地方宽敞,加上附近住宅相继落成,亦能吸引顾客[23][24][25]。

青衣公共图书馆(英语:Tsing Yi Public Library)位于市政大厦1楼,规模上属于分区图书馆[26]。2000年1月31日开幕,为康乐及文化事务署成立以来首座启用的文化设施[8]。开幕典礼由时任民政事务局局长蓝鸿震、康乐及文化事务署署长梁世华及葵青区议会主席周奕希主持[8]。该馆取代原本位于长康邨康盛楼地下的小型图书馆[27]。
馆内设有成人借阅图书馆、儿童图书馆、多媒体图书馆、电脑资讯中心、推广活动室、报刊阅览室及学生自修室[28]。启用时设有藏书及视听资料约14万项[29]。

青衣体育馆(英语:Tsing Yi Sports Centre),原英文名称(英语:Tsing Yi Indoor Recreation Centre)位于市政大厦2楼,于1999年8月6日启用,占地3,235平方米[30][31]。2002年修订《公众卫生及市政条例》后,其英文名称更改为现名[32]。
场馆内设有一个多用途主场,可分划为两个篮球场、排球场或八个羽毛球场,并设有285个固定观众席及80个活动观众席[33]。另外设有四间占地62平方米的壁球室(其中3间设有乒乓球台);一间面积86平方米的健身室;一间面积137平方米的舞蹈室;一间面积165平方米的多用途活动室,以及辅助设施(救护室、洗手间/更衣室、储物柜及广播系统)[33]。
青衣体育馆曾于2007年3月至7月翻新,包括更换地砖、假天花及翻新地板,但受到时任葵青区议会主席周奕希批评,工程噪音影响1楼图书馆自修室的考生[34]。
公共交通
Remove ads
轶事
大厦设施利用状况
此外,青衣有不少人居住,特别是儿童,因此在假期有不少的人前往青衣公共图书馆。区内附近有不少居屋,故青衣体育馆的场地经常订满,青衣西南体育馆落成后情况稍有改善,有不少团体的活动因此要转往其他体育馆进行。
参考资料
外部链接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