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青霉胺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青霉胺,以Cuprimine品牌销售,是一种主要用于治疗威尔逊氏病的口服药物[1] [2],还用于患有尿胱氨酸水平高、类风湿性关节炎以及各种重金属中毒的肾结石患者[1][2]。
![]() | 此条目的引用需要清理,使其符合格式。 (2021年10月18日) |
Remove ads
医疗用途
美国 1970 年批准青霉胺用于医疗用途,并且在世界卫生组织的基本药物清单上[1] [3]。
青霉胺可以用作螯合剂于:
在胱氨酸尿症(一种遗传性疾病,其中高尿胱氨酸水平导致胱氨酸结石形成)中,青霉胺可以与半胱氨酸结合产生比胱氨酸更易溶解的混合二硫化物。[7]
对常规疗法的充分试验没有反应的严重活动性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青霉胺可用作缓解疾病的抗风湿药(DMARD) 进行治疗 [9]。尽管由于 TNF 抑制剂、托珠单抗和托法替尼的使用,青霉胺如今已经较少使用。青霉胺通过减少T淋巴细胞数量、抑制巨噬细胞功能、减少IL-1 、减少类风湿因子和防止胶原交联来起作用。
不利影响
骨髓抑制、味觉障碍、厌食、呕吐和腹泻是最常见的副作用,约 20-30% 接受青霉胺治疗的患者会产生, 青霉胺常见的副作用还包括皮疹以及白细胞减少。[10][11][1]其他严重的副作用包括肝病、闭塞性细支气管炎和重症肌无力,[1]并且不建议红斑狼疮患者使用青霉胺, [2]怀孕期间使用也可能会对婴儿造成伤害[2]。
其他可能的不良反应包括:
化学结构
青霉胺是一种三官能有机化合物,由硫醇、胺和羧酸组成,结构上类似于 α-氨基酸半胱氨酸,但在硫醇上有孪生二甲基取代基。像大多数氨基酸一样,是一种无色固体,在生理pH值下以两性离子的形式存在。
青霉胺是一种手性药物,具有一个立体中心,以一对对映异构体的形式存在,如图所示。 (S)对映异构体,具有抗关节炎作用,L-青霉胺(R绝对构型)是有毒的,因为它会抑制吡哆醇(即维生素B6 )起作用。[18] [19]该对映异构体是青霉素的代谢物,但本身没有抗生素特性。 [20]多种青霉胺-铜复合结构已知。 [21]
历史
John Walshe于1956年首次描述了青霉胺在威尔逊病中的使用。 [22]他在服用青霉素的患者(包括他自己)的尿液中发现了这种化合物,并通过实验证实它通过螯合作用增加了尿铜的排泄。他最初难以说服当时的几位世界专家(丹尼·布朗和卡明斯),因为其他人认为威尔逊病的主要问题不在于铜稳态,而是氨基酸代谢问题,并且应该使用二巯基丙醇作为螯合剂。后来经研究证实了以铜-中心理论和D-青霉胺的功效。 Walshe 还率先在 Wilson 开创了其他的螯合剂如三亚乙基四胺和四硫代钼酸盐。 [23]
青霉胺首先由约翰·康福斯在罗伯特·罗宾逊的监督下合成。 [24]
1964 年出现第一个成功案例以来,青霉胺一直用于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 [25]
成本
在美国,Valeant在2016年将药物成本从每月约500美元提高到24,000美元。 [26]
参考文献
外部链接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