饶州,隋朝时设置的州。
开皇九年(589年)置,治所在鄱阳县(今属江西省)。大业三年(607年)改为鄱阳郡;唐朝武德初年,复为饶州,辖境相当今江西省鄱江、信江两流域(婺源县、玉山县除外);天宝元年(742年)复为鄱阳郡,乾元元年(758年)仍为饶州,辖境缩小,仅限今鄱江流域及信江下游地区;两宋属江南东路。
元朝至元十四年(1277年)升为饶州路;明朝初改鄱阳府,不久又改饶州府;1912年废。
- 唐朝饶州刺史
- 独孤瑛(639年—641年)
- 薛怀昱(贞观年间)
- 崔确(贞观年间)
- 韦弘楷(贞观年间)
- 窦普行(唐高宗初年)
- 薛元超(656年—661年)
- 杜正伦(龙朔年间)
- 豆卢玄俨(669年)
- 庞同福(唐高宗时)
- 李思文(682年)
- 王美畅(693年)
- 康希铣(武周末年)
- 杨元祎(景龙年间)
- 来景晖(唐中宗、睿宗时)
- 冉祖雍(710年)
- 祝钦明(710年)
- 张栖贞(715年)
- 韦玢(716年)
- 张庭珪(727年)
- 郑杳(开元年间)
- 张某(734年)
- 吴兢(735年)
- 张均(738年)
- 鄱阳郡太守
|
- 颜真卿(758年—759年)
- 崔论(760年)
- 韦伦(762年—763年)
- 卢某(唐代宗时)
- 封渐(永泰年间)
- 裴谞(大历初年)
- 裴倩(768年—769年)
- 裴士淹(770年)
- 刘福游(771年—772年)
- 第五琦(773年—778年)
- 李复(779年—781年)
- 任佶(781年)
- 杜佑(782年—784年)
- 卢愖(784年—785年)
- 卢杞(785年,未任)
- 韦涤(786年)
- 郑珣瑜(787年)
- 李端(790年—792年)
- 元谊(794年,未任)
- 崔适(796年—798年)
- 韦颂(贞元年间)
- 李吉甫(803年—805年)
- 李夷简(805年—807年)
- 元洪(812年—814年)
- 齐推(元和年间)
|
- 元藇(820年)
- 齐㷡(821年)
- 吴丹(825年)
- 张蒙(宝历、大和年间)
- 裴弘泰(831年)
- 马植(大和年间—836年)
- 孙公乂(839年—842年)
- 侯洪(开成、会昌年间)
- 曹确(845年)
- 萧濬(大中年间)
- 蔡京(咸通初年)
- 韩某(咸通年间)
- 卢知猷(咸通年间)
- 程道卿(874年)
- 虞鼎(875年)
- 颜标(877年—878年)
- 彭令璋(878年)
- 沈牢(乾符年间)
- 詹端(880年)
- 刘汾(885年)
- 陈儒(887年)
- 危仔倡(景福年间)
- 唐宝(906年—907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