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香港大专学界国际事务代表团
香港社會運動組織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香港大专学界国际事务代表团(英语:Hong Kong Higher Institutions International Affairs Delegation),简称“HKIAD”或“学界代表团”,是在香港反对逃犯条例修订草案运动期间由12所香港大专院校学生会成员共同成立的社会运动组织[1],成员包括张崑阳、邵岚、彭家浩、方仲贤、苏浚锋等学生政治领袖,目的是透过公民外交方式,将香港反修例运动延伸至国际层面,在其他国家进行游说、演讲和民间示威活动,唤起世界各地关注香港示威者的诉求。代表团在2020年6月30日港区国安法生效前夕宣布解散。
Remove ads
历史
香港大专学界国际事务代表团于2019年7月26日宣布成立,并由其中十名代表于香港大学学生会大楼召开记者会[2][3][4]。代表团成立目的是希望透过公民外交方式将示威扩充至国际层面,唤起世界各地对五大诉求和反修例运动的关注和支持,以及推动各国通过《香港人权与民主法案》[2][5]。该代表团独立于香港专上学生联会,但由于代表团未有注册成为合法社团,因此没有独立银行账户,资金寄存于学联的银行账户[6],代表团亦须定期提供工作汇报予各院校的时委会和评议会[6]。而代表团的营运资金则是在英国网站gogetfunding.com上发行公开众筹所得[7][8]。
2019年8月16日,香港大专学界国际事务代表团与我要揽炒团队发起英美港盟主权在民集会[9]:92[10][11][12],并邀请了黄之锋、练乙铮和陈浩天等社运人士担任嘉宾,目的是争取国际社会对香港局势的关注,包括促请英国政府宣布中国单方面违反《中英联合声明》,以及促请美国通过《香港人权与民主法案》[11][13]。代表团又在9月2日号召全港罢课,并在香港中文大学百万大道举行集会[14]:22,最终有过万人响应参与[15]。
2019年9月3日,香港大专学界国际事务代表团出访澳洲[16],与里察·迪纳塔莱等澳洲联邦参议员会面,并到墨尔本大学演说[17][18]。成员之一的时任香港浸会大学学生会外务副会长梁兆玉在墨尔本机场入境时,一度遭执法人员截查,并要求她解锁手机查阅,理由是怀疑她与香港的“暴动”(Riot)有关[17][19][20]。梁在随后接受澳洲广播公司的访问时表示对此感到愤怒,认为澳洲执法部门对香港反修例运动有政治立场,并试图限制她的行动自由,感觉被刁难和针对。澳洲学者韩美敦亦表示对此“感到震惊”,形容扣查是“如恐怖份子般的对待”,并指梁受到这般对待使其对国家感到羞耻[21][22]。澳洲边境保护署随后发表声明指他们没有针对香港旅客,只是随机抽查行李及手机[17]。
2019年9月9日,张崑阳、邵岚和梁耀霆到访英国,出席在西敏寺国会大楼举行的“香港的未来:英国该做什么?”会议,促请英国尽快通过《香港人权法案》和给予香港人“第二公民”身份和居留权[23][24]。翌日,代表团与前港督彭定康会面[25][26]。张、邵、梁三人以及流亡社运人士黄台仰于9月13和14日转到德国与来自五个政党的国会议员会面[27],包括德国联邦议院议员盖德·延森、巴伐利亚州议员玛格丽特·鲍斯、勃兰登堡州议员马丁·帕策尔特等人,讨论《香港人权法案》和香港毕业生留德工作许可等议题[28][29][30]。随后代表团于9月16日到联合国日内瓦办事处发表演说讲述香港面对的情况,并与联合国人权理事会讨论联合国对香港警察被指使用过分武力等问题进行调查的可能性和程序[31][32]。9月17日,代表团到美国国会山庄出席听证会,并由张崑阳进行演说,探讨香港人权问题以及即将通过的《香港人权及民主法案》[33][34][35]。9月26日,代表团与时任美国副总统彭斯以及吉姆·麦克高文等美国国家安全委员会委员会面,争取美方官员对《香港人权与民主法案》的支持[36][37][38]。

2019年10月初,香港大专学界国际事务代表团到台湾国立中山大学、暨南大学、国立政治大学等大学进行“愤怒之夏:香港人为何站出来”巡回演讲,分享有关反修例运动的资讯[39][40]。10月15至19日,邵岚等成员一同出访到德国法兰克福与莱因哈德·比蒂科夫等欧洲议会议员会面,讨论香港人权问题的跟进措施[41] 。
2019年11月7日,邵岚接受德国之声访问,谈及反修例运动中双方使用的武力和缺乏具号召力的“大台”等问题[42][43],然而她的言论惹来不少批评,指其纵容违法和暴力行为[44][45]。11月9日,香港大专学界国际事务代表团出访台湾,与民进党立委尤美女、民进党党团秘书长李俊俋等政客会面,主要讨论香港难民法草案[46]。
2019年12月2日,方仲贤、陈颖茵、梁耀霆、梁兆玉等代表团成员到访台湾[47],与时代力量主席徐永明、人权律师童文薰等人会面,并在立法院召开记者会,呼吁台湾政府通过《难民法》,庇护受政治迫害的香港社运人士到台[48][49][50]。随后因方仲贤在社交网站上失言而惹来非议[9]:79,方与张崑阳和吕天忻后于12月12日再度访台接受访问并公开道歉[9]:79[51][52]。12月12至17日,苏浚锋等代表团成员前往英国伦敦,到伦敦大学亚非学院进行学术会议和演说,分享反修例运动期间的见闻和谈及英国国民(海外)护照平权问题[53]。
2020年2月,香港大专学界国际事务代表团到访乌克兰首都基辅,与当地的学生领袖与社运人士会面[54]。同年3月,代表团与香港众志发起联署行动,并向美国国务卿蓬佩奥发送公开信,促请美国在《香港人权法案》首次年度认证中要求港府落实全面民主化的进度以及制裁与反修例运动有关的中国和香港官员[55][56]。该行动最终获得15万个签名[55][57],社运人士李宇轩和朱牧民曾协助将制裁名单转交给美国的参议员[58]。同年6月初,邵岚以香港大专学界国际事务代表团发言人身份加入对华政策跨国议会联盟,成为目前唯一一位香港代表[59][60]。
2020年6月30日,港区国安法生效前夕,发言人邵岚宣布退出代表团,避免因政治立场连累家人和好友[61][62]。同日,两所院校的学生会亦宣布退出[63][64]。香港大专学界国际事务代表团遂于当晚发表声明宣布解散,并由全体代表共同处理善后工作[65][66]。解散后,其中四个有参与代表团事务的大学学生会相继被校方拒绝承认[67],部分成员如前发言人张崑阳和邵岚则流亡海外[68][69]。
2022年,612人道支援基金的五位信托人被控“勾结外国势力罪”,审讯中提到该基金会曾多次资助香港大专学界国际事务代表团到国外进行游说,而代表团的目的是与他国议会成员交流和要求他国制裁港府官员[70][71],被指有支持外国势力之嫌[72][73][74]。
成员
香港大专学界国际事务代表团由香港大学、香港中文大学、香港理工大学、香港演艺学院、香港浸会大学、香港恒生大学、香港城市大学、香港教育大学、香港科技大学、岭南大学、香港树仁大学和香港公开大学十二所香港大专院校的学生会各派出两名代表组成,并设有两名发言人[1][75]。
Remove ads
争议
香港大专学界国际事务代表团于2019年9月27日发起众筹计划,目标筹集300万,作为外访经费以及支援本地示威活动[82][83],并在10月31日宣布众筹达标,亦称会公开其财务报告,然而代表团直至解散仍未有公布[84]。此外,于2019年12月,有网民在网上公开了其财务报告的截图,显示代表团到台湾、澳洲等数次行程仅花了20万,与筹款目标300万相差甚远[85],令部分捐款人士和网民质疑众筹款项的用途以及对代表团不透明的财政状况感到不满[85][86]。
香港大专学界国际事务代表团成员、香港浸会大学学生会会长方仲贤于2019年12月8日出访台湾后在Facebook发文批评台湾总统蔡英文日前表示拒绝设立《难民法》的言论,指民进党无意救援受政治迫害的香港社运人士,只是想利用香港人的鲜血来换取台湾人的选票[87][88][89]。言论引起部分港台网民不满,台湾网民认为方的言论非常不尊重,且把其他国家的支援视作理所当然,直斥“台湾不欠香港什么”[90][91]。
方于12月9日公开道歉,指他的贴文用词失当,并承认自己错判政治形势,只是“救人心切”,没有控制好情绪[90][92],并重申“对于台湾人关注香港反送中运动一直心存感激”,亦没有认为台湾的援助是理所当然[93]。香港大专学界国际事务代表团亦于翌日发表声明致歉,重申台湾对香港示威运动的付出和贡献有目共睹,希望台湾人民包容和谅解代表团的不足,并应团结抗争[94]。
蔡英文于12月10日回应指台湾一直支持香港的示威运动,期望香港能在未来享有民主自由,强调民进党没有消费香港示威者,只是目前未适宜立《难民法》[92][95]。黑色岛国青年阵线部长黄燕茹亦撰文回应,表示明白港人的焦虑和不满,但台湾《难民法》和《香港澳门关系条例》自2016年起仍尚未正式完成立法,台湾当局亦很难因为香港的情况而绕过程序[96]。
Remove ads
2019年12月18日,在香港大学学生会评议会第八次常务会议上讨论了两位港大代表张崑阳和彭家浩的请辞以及香港大学是否退出香港大专学界国际事务代表团两个议题。张以未有妥善监管财政报告和有成员失言造成外交风波或会影响港大学生会公信力为由而提出问责辞职,并以二十五票赞成、零票反对、一票弃权通过其请辞[6][85];彭则因获选为区议员,为避免利益冲突而辞任代表团港大代表一职,并以二十四票赞成、零票反对、一票弃权通过[6]。而评议会最终因代表团未有宪章或与各院校学生会确立关系,难以监察代表团,以及受外交风波、财政不透明等争议影响,最终以二十七票赞成、三票反对、两票弃权通过即时退出代表团[6][85]。
《文汇报》、《大公报》、中国评论通讯社等部分亲中媒体曾多次报导前香港大学学生会会长叶芷琳为香港大专学界国际事务代表团成员[97][98][99][100]。《文汇报》亦曾在早前误指学生动源召集人锺翰林为代表团成员,以及代表团仅由浸大、岭大、教大的学生会组成[101]。
参见
参考资料
外部链接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