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香港市区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香港的市区是常见的九龙和港岛北之区域总称。跟中国大陆及台湾不同,香港人习惯以市区形容已经高度发展的市中心,及以郊区及新市镇来分辨不同地方。
此条目需要补充更多来源。 (2012年6月16日) |

主要定义

香港市区的范围在约定俗成下,有以下数个不同定义:
- 常用定义(一):香港岛和九龙(不包括新九龙[注 1]),是根据于1842年及1860年割让予英国的范围作定义,亦即1935年市政局正名时管辖范围[1](尽管市政局管辖范围后来亦包括新九龙),故有“港九市区”之称,亦是英属香港时期最早开发的地区(维多利亚城位于此范围)。这一定义与于半个世纪后即1898年才租借予英国的新界相对。
- 常用定义(二):维多利亚港两旁之香港岛北部和九龙半岛(包括已高度发展的新九龙),此定义的范围比(一)的稍为北移;是香港最繁华、人口最稠密的地段,政治、经济与行政中心;最重要的商业区,包括中环、尖沙咀等均位于这个范围,是香港的“城市中心”。此地区由于中间没有高山阻隔,在社会及经济有特别紧密的关系,例如电视广播只需一个在慈云山的发射站即可全面覆盖[2]。而这区亦有类似社会问题,如空气污染、居住环境狭窄、绿化地带不足等。港岛南区被剔出此名单是因为浅水湾、赤柱和石澳等因地理环境较贴近郊区,难以视作“市区”。
- 常用定义(三):纯粹以香港行政区划的界线来划分,包括整个九龙(连同新九龙)和香港岛(连同港岛南区),亦即(一)及(二)总合起来的范围,也是市政局解散前的管辖范围。
还有一种较为宽松的定义,就是指香港境内以连绵密集现代化楼宇为主,有一定商业活动的地方(通常是香港岛北岸、九龙〔包括新九龙〕,再加上各新市镇的中心地带);或可笼统称之为“已建区(Built-up Area)”。这是因为香港境内(包括香港岛和九龙)有七成面积为郊区[3];若单计郊野公园面积则占四成。
Remove ads
不同定义的范围



Remove ads
参见
注释
参考来源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