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黑人剥削电影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黑人剥削(英语:Blaxploitation,或blacksploitation)是于1970年代初在美国出现的一种电影类型,即剥削电影的分支,这些电影虽然受欢迎,但由于其电影角色常表现出不合理的动机或犯罪行径而备受影评人批评。因主流电影中的黑人经常扮演配角、恶人或受害者的非主角角色,但这种类型的黑人角色能在电影中扮演着英雄定位,而广受粉丝欢迎[1]。该类型的创立与1970年代种族关系的重新思考相吻合。

黑人剥削电影的受众对象原本只有非裔美国人[2],但这种类型的观众吸引力很快就跨越了种族和民族。好莱坞也意识到了在不同种族之间扩大客群的潜在利益而开始愿意投资黑人剥削电影。
《综艺》将此归功于独立电影《史威特贝克之歌》及好莱坞资助的《黑街神探》(均于1971年发行),其中后者发明了此类型[3]。黑人剥削电影也是在电影原声带中使用放克和灵魂乐的先驱[4]。
Remove ads
定义
含有哈林的超级夸张、夸张、粗话、极度美化的剧情及皮条客、私探和贩毒者,这些或多或少地让黑人皮条客、黑人私家侦探和黑人贩毒者在白人的腐败世界中看来相对地安全。
黑人剥削电影以美国东北部和西岸为背景时,大多设定于在贫困的城市社区,且时常含有对白人角色的贬义词,如白饼干、白鬼。而以美国南部为背景的黑人剥削电影常常涉及奴隶制度和种族歧视[6][7]。该类型的电影通常会大胆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并利用暴力、性、毒品交易和其他冲击性元素来吸引观众[1]。这类电影通常描绘黑人主角如何战胜“当权者”("The Man"),或挑战由白人主宰并压迫黑人社群的体制象征。
参考资料
外部链接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