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K型主序星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橙矮星,也称橙色主序星,即K型主序星(KV),是主序带(以氢为燃料)上光谱类型为K、亮度分类为V的恒星。这些恒星的大小介于M型主序星和G型主序星之间,质量是太阳质量的0.5至0.9倍,表面温度在3,900至5,200K。[1]
这种恒星是部分学者在寻找在地球之外的生命时最感兴趣的,因为它们停留在主序星阶段上稳定的时间很长(多数为150亿至300亿年左右,某些K/M边界处且高金属丰度的恒星甚至能达到700亿年左右[2],相比较之下太阳只有约105亿年且常简化为100亿年[3]),使环绕其运行的类地行星有更充足的机会产生具备适居性的环境[4]。但是K型主序星的主要问题在于其紫外辐射太弱,可见光宜居带与紫外光宜居带难以重合[5],而能够孕育生命的有机大分子的合成却必须依赖足够强度的紫外辐射驱动[5],且K型主序星的恒星风对宜居带的破坏也比F型主序星和G型主序星要严重[6][7][8][9]。尤其是靠近K/M边界的K型主序星,虽然其寿命大多已经超过400亿年,但是其不仅有紫外辐射驱动过少、宜居带的恒星风过于严重的问题,而且其耀斑活动的剧烈程度也开始接近于红矮星的水平[10][11],以及极易引发对宜居带行星的潮汐锁定[9],环境不容乐观。仅一些靠近G/K边界的K型主序星,依靠耀斑活动等方式额外增加紫外线辐射因素,使得紫外光宜居带外延至与可见光宜居带有所相交,或许可以提高孕育生命的可能性。[5]
Remove ads
参考资料
相关条目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
